一位南开学子的抗疫日记:那晚,我看见了天狼星

一位南开学子的抗疫日记:那晚,我看见了天狼星

我叫王皓程,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21级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也是学校新闻中心新媒体中心的一名学生记者。1月8日中午,我正在津南校区拍摄一期新媒体中心的选题,手机里突然收到一条来自化学学院年级群的消息:所有学生马上向辅导员汇报自己的行程。

这才知道津南区这边出现了新冠疫情。

在和辅导员雷航老师确认之后,我在津南校区原地待命。

1月8日晚上7点,我们接到通知,所有在津南校区的师生需要进行全员核酸大筛查。在排队等候时,我的心情还是比较放松的,还和津南的朋友讨论着是不是今晚就可以回去,回去之后需不需要再隔离。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次战疫会来得如此迅速。

1月8日晚上9点,在做完核酸检测之后,辅导员通知我们,津南校区实行封闭管理,滞留在此的人员搬入专家公寓。晚上浏览着津南区和家乡安阳疫情的最新情况,我在忐忑中开启了在津南校区的滞留生活。

在那一瞬间,我的内心是焦虑的:一方面担心自己实验室的实验进度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担心没办法继续执行9号学校新闻中心在八里台的拍摄任务。但在听到搬入专家公寓后,又感到一丝庆幸:还好有落脚的地方。那一刻,内心真的感谢学校妥善安置了我们滞留的同学。

1月9日上午8点,手机闹铃照常响起,我在探索中开启了在津南滞留的第一天。

来到食堂,大家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手里端着的是熟悉美味的早餐;走在路上,依然可以看到坚守在寒风中的保安,这里的一切都在正常运转着,我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也一步步得到缓解。

1月9日下午1点,我到超市去采购时,正好遇到超市在补货。那满满的货架,让人心里觉得踏实,也撑起了大家战胜疫情的决心。

1月10日下午5点,看到学校微信推送的我,早早来到食堂,准备尝尝后勤为我们准备的腊八粥。从文科食堂排起的长队中,似乎可以看到大家在疫情的艰难时刻,依然保持着生活的仪式感。无论这一天的心情如何,相信拿到这碗腊八粥时,内心都会充满暖意。

1月11日凌晨,辅导员通知我们前往体育馆进行第二次核酸大筛查。到了现场后发现,这次筛查学校安排了不同学院和部门的人员分批前往检测,大大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等待之余,我拿起随身的相机,记录了这些真实且暖心的场景。

前一班志愿者工作时,下一班志愿者正在进行着紧张有序的培训。

1月12日下午4点半开始,津南校区迎来第三次全员核酸大筛。

零下6度的低温,5级的西北寒风,现场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冻得不行

镜头之下,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充满勇气和信心。

喜悦在于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喝到食堂的免费腊八粥。在疫情的冲击下,可能有万般不顺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南开人依旧热爱生活。

温暖在于坚守在冬夜中的志愿者拿到暖宝宝的时刻,纵然寒风凛冽,我们的心仍然紧紧地在一起。

从1月8日到现在,这似乎是我23岁的人生历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时间。这期间,焦虑、担忧、忐忑、感动、坦然、笃定、有信心,这是我一名南开普通学子的真实心路历程。

想起滞留津南的第一个夜晚,我和当时一起排队做核酸的朋友说:“今天津南校区的夜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那里是猎户座,那里是天狼星。”

那些让我充满信心和勇气的瞬间,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志愿者,那些给予我关爱与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就是我在津南滞留这段时间看到的星星。他们在寒冷的冬夜里,闪烁着微光,指引着方向。

未来我们的津南校区会怎样,我坚信,汇聚点滴“微光”,终将迎来曙光。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一位南开学子的抗疫日记:那晚,我看见了天狼星

2022-01-14 17:22:58 来源: 0 条评论

我叫王皓程,是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21级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也是学校新闻中心新媒体中心的一名学生记者。1月8日中午,我正在津南校区拍摄一期新媒体中心的选题,手机里突然收到一条来自化学学院年级群的消息:所有学生马上向辅导员汇报自己的行程。

这才知道津南区这边出现了新冠疫情。

在和辅导员雷航老师确认之后,我在津南校区原地待命。

1月8日晚上7点,我们接到通知,所有在津南校区的师生需要进行全员核酸大筛查。在排队等候时,我的心情还是比较放松的,还和津南的朋友讨论着是不是今晚就可以回去,回去之后需不需要再隔离。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次战疫会来得如此迅速。

1月8日晚上9点,在做完核酸检测之后,辅导员通知我们,津南校区实行封闭管理,滞留在此的人员搬入专家公寓。晚上浏览着津南区和家乡安阳疫情的最新情况,我在忐忑中开启了在津南校区的滞留生活。

在那一瞬间,我的内心是焦虑的:一方面担心自己实验室的实验进度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担心没办法继续执行9号学校新闻中心在八里台的拍摄任务。但在听到搬入专家公寓后,又感到一丝庆幸:还好有落脚的地方。那一刻,内心真的感谢学校妥善安置了我们滞留的同学。

1月9日上午8点,手机闹铃照常响起,我在探索中开启了在津南滞留的第一天。

来到食堂,大家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手里端着的是熟悉美味的早餐;走在路上,依然可以看到坚守在寒风中的保安,这里的一切都在正常运转着,我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也一步步得到缓解。

1月9日下午1点,我到超市去采购时,正好遇到超市在补货。那满满的货架,让人心里觉得踏实,也撑起了大家战胜疫情的决心。

1月10日下午5点,看到学校微信推送的我,早早来到食堂,准备尝尝后勤为我们准备的腊八粥。从文科食堂排起的长队中,似乎可以看到大家在疫情的艰难时刻,依然保持着生活的仪式感。无论这一天的心情如何,相信拿到这碗腊八粥时,内心都会充满暖意。

1月11日凌晨,辅导员通知我们前往体育馆进行第二次核酸大筛查。到了现场后发现,这次筛查学校安排了不同学院和部门的人员分批前往检测,大大减少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等待之余,我拿起随身的相机,记录了这些真实且暖心的场景。

前一班志愿者工作时,下一班志愿者正在进行着紧张有序的培训。

1月12日下午4点半开始,津南校区迎来第三次全员核酸大筛。

零下6度的低温,5级的西北寒风,现场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冻得不行

镜头之下,总有一些瞬间,让我们充满勇气和信心。

喜悦在于带着身边的人一起喝到食堂的免费腊八粥。在疫情的冲击下,可能有万般不顺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南开人依旧热爱生活。

温暖在于坚守在冬夜中的志愿者拿到暖宝宝的时刻,纵然寒风凛冽,我们的心仍然紧紧地在一起。

从1月8日到现在,这似乎是我23岁的人生历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时间。这期间,焦虑、担忧、忐忑、感动、坦然、笃定、有信心,这是我一名南开普通学子的真实心路历程。

想起滞留津南的第一个夜晚,我和当时一起排队做核酸的朋友说:“今天津南校区的夜空可以看到很多星星,那里是猎户座,那里是天狼星。”

那些让我充满信心和勇气的瞬间,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志愿者,那些给予我关爱与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就是我在津南滞留这段时间看到的星星。他们在寒冷的冬夜里,闪烁着微光,指引着方向。

未来我们的津南校区会怎样,我坚信,汇聚点滴“微光”,终将迎来曙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