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一举一动都被公司监控,"黑科技"不是这样用的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因为在上班时间向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在领导约谈后被裁员。据悉,该公司采用一种行为感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监控员工怠工情况、离职风险等。具体可提供离职倾向员工详情,包含员工姓名、所属岗位、IP等详细内容;员工访问求职网站次数、聊天关键词、简历投递次数等,通过该系统可一目了然。

员工一举一动都被公司监控,"黑科技"不是这样用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17

据上游新闻等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因为在上班时间向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在领导约谈后被裁员。据悉,该公司采用一种行为感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监控员工怠工情况、离职风险等。具体可提供离职倾向员工详情,包含员工姓名、所属岗位、IP等详细内容;员工访问求职网站次数、聊天关键词、简历投递次数等,通过该系统可一目了然。

公司的如此做法,遭到了网友的普遍反感和抵制。虽然这些“黑科技”看起来很牛,但它没有用在正经地方,反而有侵犯员工隐私之嫌。长远来看,这对公司恐怕也没多少好处。

平心而论,员工在上班时完成本职工作,是理所应当的事。个别员工利用工作时间在网上搜索与工作不相关的信息,甚至在上班期间寻找其他工作机会,于情于理都不妥。不少公司也在管理章程中,明确禁止员工的消极怠工行为。

但是,一些公司利用不合理的手段监控员工,侵犯员工的隐私,也是非常不可取的。之前,就有媒体曝光,有公司甚至用所谓的“智能坐垫”来监控员工,它不仅能让公司管理者实时掌握员工的在岗情况,还能收集员工的心跳、呼吸、坐姿等数据。这些数据属于个人隐私,企业管理者根本无权掌握。至于利用相关信息迫使员工离职,更是违反底线的操作。

不论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还是《个人信息保护法》,都明确保护个体的合法权益。一家公司不管是出于加强管理的目的,还是为了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都不应动用“黑科技”侵犯员工隐私。任何知法懂法、有长远发展打算的公司管理者,都需谨慎借助“黑科技”的力量,合理使用技术,而不是在任性妄为中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伤害。

公司管理是一门专业而深刻的学问,并不是靠“拍脑袋”或简单的“技术操控”完成的。管理者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探索真正合适的管理模式。比如,公司管理者要想知道员工是否有离职倾向,与其用“黑科技”暗中“探查”,不如多多关心员工,通过更加人性化的谈心、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关怀。如果员工对公司的运行机制存在不满,却始终得不到及时反馈,便很容易与公司离心离德。如果员工得知自己被“黑科技”监控,也容易使不满累积,导致更多人产生离职或消极怠工的想法。如此一来,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也极其不利。

从本质上说,公司管理者与员工并非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基于契约精神形成的合作关系。那些不讲规则、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造成公司管理混乱,损害公司的长远利益。

员工对公司有怨言,或者工作中存在消极心态,说明公司的管理可能存在漏洞。对此,公司管理者应从实际出发,了解员工的切身利益和真实感受,而不是试图利用“黑科技”掌控员工。管理需要科学,也需要弹性。员工希望看到的,是有人情味的管理者和有温度的管理方式。一家公司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真正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团队中各方的共赢。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员工一举一动都被公司监控,"黑科技"不是这样用的

2022-02-17 11:37:40 来源:

据上游新闻等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因为在上班时间向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在领导约谈后被裁员。据悉,该公司采用一种行为感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监控员工怠工情况、离职风险等。具体可提供离职倾向员工详情,包含员工姓名、所属岗位、IP等详细内容;员工访问求职网站次数、聊天关键词、简历投递次数等,通过该系统可一目了然。

公司的如此做法,遭到了网友的普遍反感和抵制。虽然这些“黑科技”看起来很牛,但它没有用在正经地方,反而有侵犯员工隐私之嫌。长远来看,这对公司恐怕也没多少好处。

平心而论,员工在上班时完成本职工作,是理所应当的事。个别员工利用工作时间在网上搜索与工作不相关的信息,甚至在上班期间寻找其他工作机会,于情于理都不妥。不少公司也在管理章程中,明确禁止员工的消极怠工行为。

但是,一些公司利用不合理的手段监控员工,侵犯员工的隐私,也是非常不可取的。之前,就有媒体曝光,有公司甚至用所谓的“智能坐垫”来监控员工,它不仅能让公司管理者实时掌握员工的在岗情况,还能收集员工的心跳、呼吸、坐姿等数据。这些数据属于个人隐私,企业管理者根本无权掌握。至于利用相关信息迫使员工离职,更是违反底线的操作。

不论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还是《个人信息保护法》,都明确保护个体的合法权益。一家公司不管是出于加强管理的目的,还是为了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都不应动用“黑科技”侵犯员工隐私。任何知法懂法、有长远发展打算的公司管理者,都需谨慎借助“黑科技”的力量,合理使用技术,而不是在任性妄为中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伤害。

公司管理是一门专业而深刻的学问,并不是靠“拍脑袋”或简单的“技术操控”完成的。管理者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以人为本、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探索真正合适的管理模式。比如,公司管理者要想知道员工是否有离职倾向,与其用“黑科技”暗中“探查”,不如多多关心员工,通过更加人性化的谈心、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关怀。如果员工对公司的运行机制存在不满,却始终得不到及时反馈,便很容易与公司离心离德。如果员工得知自己被“黑科技”监控,也容易使不满累积,导致更多人产生离职或消极怠工的想法。如此一来,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也极其不利。

从本质上说,公司管理者与员工并非人身依附关系,而是基于契约精神形成的合作关系。那些不讲规则、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造成公司管理混乱,损害公司的长远利益。

员工对公司有怨言,或者工作中存在消极心态,说明公司的管理可能存在漏洞。对此,公司管理者应从实际出发,了解员工的切身利益和真实感受,而不是试图利用“黑科技”掌控员工。管理需要科学,也需要弹性。员工希望看到的,是有人情味的管理者和有温度的管理方式。一家公司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真正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团队中各方的共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