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答卷|近悦远来,重庆凭什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的“重庆观察”

神州答卷|近悦远来,重庆凭什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的“重庆观察”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2-02-25

新华网重庆2月25日电 题:神州答卷|近悦远来,重庆凭什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的“重庆观察”

“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这是晚清诗人赵熙笔下商业繁盛、活力涌动的重庆城。

“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夜经济影响力城市首位。”

——这是瞭望智库联合相关机构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中堪称“顶流”的重庆城。

璀璨的重庆城市夜景。(2016年4月4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消费活力的重要标志。2021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5%,增速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一大批国际消费资源落地重庆,全年吸引国际知名品牌首店203家。

2021年7月,商务部宣布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正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庆,抓住契机积极作为,培育富有巴渝特色、彰显中国风范、引领国际时尚、辐射西部、面向全球的国际都市,在融入双循环中书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

这里的消费“很重庆”

站在国内首座“横向摩天楼”——位于250米高空的重庆来福士水晶连廊上,长江、嘉陵江交汇奇观尽收眼底。赏景之余,游客还可体验酒吧、餐饮、5D体感火星主题展等休闲消费业态。

这样依托摩天大楼诞生的“云端经济”,正在成为重庆消费的新时尚。近年来,重庆将城市地理视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催生出一批“防空洞经济”“江岸经济”“步道经济”等消费新场景。

工作人员在利用防空洞改造的酒吧内整理桌面。(2021年11月11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关键在于发挥超大市场优势,挖掘内需潜力。”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远明智库创办人、首席研究员莫远明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消费资源集聚地,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也有望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抓手。

翻开地图,重庆所在的成渝地区处于我国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周边人口超过1亿,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具消费潜力的区域之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认为,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城市商圈应该成为集聚中高端消费、承载服务体验类消费、展示城市国际化形象的重要载体。

来福士所在的解放碑-朝天门商圈,曾诞生了西部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步行街,目前正在向打造世界知名商圈的目标迈进。

“组团式发展”的商圈文化,是重庆一张独具特色的“消费名片”,商圈人气也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重庆逐步构建起以中央商务区为龙头、城市核心商圈为主体、社区便民商圈(乡镇商圈)为补充的三级商圈发展格局,60%以上的消费在商圈内完成。

按照规划,重庆将建成2个世界级商圈、10个高品质商圈、100个特色名街名镇和若干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集聚区。

“在推动解放碑-朝天门打造世界知名商圈过程中,我们将坚持国际化、紧盯中高端,深入推进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商圈建设。”重庆市渝中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茂军表示,活化利用片区80余处历史遗迹、优秀建筑,建设重庆航运、筑城、地名博物馆等展览馆群落,使其成为“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客厅”。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弹子石老街利用灯饰丰富夜间消费体验。(2021年6月28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研究表明,超六成以上的消费集中在夜间。璀璨魔幻的夜景,也是重庆开辟消费新业态的重要场景。“我们依托‘两江四岸’资源优势,突出‘山、水、城、桥’四大元素,聚焦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五夜’业态,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培育‘不夜重庆’品牌,做靓城市消费新名片。”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主任章勇武表示。

这座内陆之城有“国际范”

虎年春节,一批泰国糯米通过中老铁路入境后,搭乘陆海新通道班列驶抵重庆。

“这是中老铁路开通以来,泰国首次通过老挝将农产品运往中国。”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陆海新通道联运班列运输仅需3天,而传统海运需要四倍以上的时间。

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陆海新通道,是重庆近年来完善出海出境大通道体系,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消费供给国际化水平的生动缩影。

“纵观全球领先的消费中心城市,大多也都是物流商贸枢纽。” 戴德梁行重庆公司总经理魏晓龙表示,通达的国际物流通道、辐射力强的集散功能,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重庆城市因水而生,因贸易而兴。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重庆早在开埠时期就曾是全国四大洋货交易中心之一,拥有深厚的开放文化积淀。

无人机视角下的中欧班列(成渝)发车地——重庆团结村站。(2020年8月5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2011年,全国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开出,让中国西部内陆与欧洲的时空距离从40多天缩短至15天左右。

时至今日,中欧班列开行量已突破5万列,成为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钢铁驼队”。

据统计,作为中欧班列的始发地,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共计开行超4800列,开行量在全国占比超过三成,开行线路可通达欧洲上百个城市。

近年来,依托中欧班列的开行经验,重庆率先发起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通西部内陆最近出海通道,并通过与中欧班列接驳,实现了“一带”和“一路”牵手;向北开行“渝满俄”班列深入俄罗斯乃至中东欧广袤腹地,串联中俄蒙经济走廊。

位于两江新区的寸滩国际新城是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承载区。多条国际物流大通道交汇重庆,也让这里实现全球商品集聚,成功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

不久前,寸滩国际新城时尚消费区步行街正式开街亮相,为市民提供了一处沉浸式消费体验场景。不远处的“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也为市民提供了消费选择。

保税港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目前已引进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馆,经营进口商品6万余种,涵盖酒水饮料、服饰箱包、家具家居、化妆品、保健品、工艺品等。

在两江环绕的渝中半岛上,陆海新通道国际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商场也采取“国家馆+专业馆”的方式,配套重庆开埠文化长廊等互动体验场景,享受保税政策,展示销售来自各个国家(地区)及陆海新通道“13+1”省(市)有代表性的优质特色商品。

此外,重庆市近年来还积极发挥作为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运营中心、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优势,创新引入医疗、教育、法律等国际优质资源,让消费者在重庆就能享受到全球优质的消费服务。

这份高品质生活“很带感”

夕阳晚照的紫薇路上,随处可见拖着行李箱,直接从机场、高铁站赶来“打卡”的年轻人。

大约三年前,这条以汽修店为主的后街,一度衰败拥挤。如今,随着众多高品质、多业态、风格化特色小店集聚,这里在实现社区商业提档升级的同时,转身成为年轻人和外地游客的新选择,被称为“小巷里长出的消费新地标。”

经过改造紫薇路成为特色小店集聚地。(2021年8月19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像紫薇路这样的“后街经济”,被学者认为拥有城市更新提升、消费场景培育、都市旅游延伸等多重效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重庆要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推动城市更新、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是一次重要机遇。” 魏晓龙表示,事实上,重庆近年来在消费空间、消费环境、消费供给等方面的确取得了长足进步。

去年以来,“总要去趟重庆吧”成为各大社交和短视频平台的热门话题。围绕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国际消费中新城市,重庆持续推动包括全域旅游在内的城市提升,当地人通勤出行的轻轨成了旅游景点、游客观光的滨江步道成了市民家门口的“健身房”。

“本地人的生活场景变成旅游场景,市民也仿佛生活在景区里,主客共享的城市格局是都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高品质生活的生动案例。”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旗表示。

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内游人如织。(2021年9月30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错落有致的吊脚小楼,中国风满满的虎年灯饰,虎年春节假期,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内游人如织,市民与游客纷纷来此感受属于“老重庆的年味”。

十八梯,曾是重庆中心城区最著名的棚户区。2017年,以“老重庆、真山城、新生活”为特征的十八梯城市更新启动。通过利用传统建筑材料和营造方式,重新开放的十八梯重现了巴渝山城的建筑特征和风情特色,成为传承城市文脉的新地标,也成为山城夜经济的代表。

在解放碑步行街刚刚投用的全域旅游智慧服务展示中心,一台机器人正在为过往的游客服务。这是重庆推进智慧商圈建设的一项成果,目前解放碑商圈已构建起集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等智能化创新应用为一体的城市智慧生态圈,一系列智能应用在服务商业需求的同时,也为周边百姓和游客带来了众多便利。

像这样的智慧商圈,重庆还将建设10个,同时试点建设30个智慧菜场。同时大力发展网上商场(店)、网上超市、网上餐厅、云家政、云旅游、云教育等业态。

去年9月,全国30个城市(区)入选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重庆两江新区入选。

按照试点方案,到2025年,两江新区将实现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数量超过25个,便民生活圈覆盖率80%以上,这意味绝着大多数社区将实现15分钟内满足基本生活购物便利。

火锅是重庆打造“美食之都”的重要名片,图为重庆一火锅店上菜区。(2021年2月9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深度影响着重庆的美食名片——火锅的转型升级。日本和加拿大的牛肉、新西兰鲜毛肚、印度的辣椒以及东南亚的香料,正不断扩容重庆火锅的配料与食材范围,在提升重庆火锅竞争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夯实着“美食之都”的地位。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坚持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激发市场消费活力,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章勇武表示。

按照规划,到2025年,重庆将基本建成辐射西部、面向“一带一路”且“近悦远来”的特色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

策划:李勇 刘健 钱彤

监制:王金涛 周红军

执行:刘刚 朱永磊

记者:王龙博 伍鲲鹏

统筹:李元元 翟子赫

视频:黄俊辉 朱清

海报:王可 李海岚

摄影:耿骏宇

编辑:曹滢 汪亚

新华社重庆分社 新华网 联合出品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神州答卷|近悦远来,重庆凭什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的“重庆观察”

2022-02-25 12:07:10 来源:

新华网重庆2月25日电 题:神州答卷|近悦远来,重庆凭什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的“重庆观察”

“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这是晚清诗人赵熙笔下商业繁盛、活力涌动的重庆城。

“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夜经济影响力城市首位。”

——这是瞭望智库联合相关机构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中堪称“顶流”的重庆城。

璀璨的重庆城市夜景。(2016年4月4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消费活力的重要标志。2021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5%,增速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一大批国际消费资源落地重庆,全年吸引国际知名品牌首店203家。

2021年7月,商务部宣布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正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庆,抓住契机积极作为,培育富有巴渝特色、彰显中国风范、引领国际时尚、辐射西部、面向全球的国际都市,在融入双循环中书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

这里的消费“很重庆”

站在国内首座“横向摩天楼”——位于250米高空的重庆来福士水晶连廊上,长江、嘉陵江交汇奇观尽收眼底。赏景之余,游客还可体验酒吧、餐饮、5D体感火星主题展等休闲消费业态。

这样依托摩天大楼诞生的“云端经济”,正在成为重庆消费的新时尚。近年来,重庆将城市地理视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独特优势,催生出一批“防空洞经济”“江岸经济”“步道经济”等消费新场景。

工作人员在利用防空洞改造的酒吧内整理桌面。(2021年11月11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关键在于发挥超大市场优势,挖掘内需潜力。”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远明智库创办人、首席研究员莫远明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消费资源集聚地,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也有望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抓手。

翻开地图,重庆所在的成渝地区处于我国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周边人口超过1亿,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具消费潜力的区域之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认为,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城市商圈应该成为集聚中高端消费、承载服务体验类消费、展示城市国际化形象的重要载体。

来福士所在的解放碑-朝天门商圈,曾诞生了西部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步行街,目前正在向打造世界知名商圈的目标迈进。

“组团式发展”的商圈文化,是重庆一张独具特色的“消费名片”,商圈人气也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重庆逐步构建起以中央商务区为龙头、城市核心商圈为主体、社区便民商圈(乡镇商圈)为补充的三级商圈发展格局,60%以上的消费在商圈内完成。

按照规划,重庆将建成2个世界级商圈、10个高品质商圈、100个特色名街名镇和若干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集聚区。

“在推动解放碑-朝天门打造世界知名商圈过程中,我们将坚持国际化、紧盯中高端,深入推进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商圈建设。”重庆市渝中区委副书记、区长黄茂军表示,活化利用片区80余处历史遗迹、优秀建筑,建设重庆航运、筑城、地名博物馆等展览馆群落,使其成为“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客厅”。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的弹子石老街利用灯饰丰富夜间消费体验。(2021年6月28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研究表明,超六成以上的消费集中在夜间。璀璨魔幻的夜景,也是重庆开辟消费新业态的重要场景。“我们依托‘两江四岸’资源优势,突出‘山、水、城、桥’四大元素,聚焦夜味、夜养、夜赏、夜玩、夜购‘五夜’业态,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培育‘不夜重庆’品牌,做靓城市消费新名片。”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主任章勇武表示。

这座内陆之城有“国际范”

虎年春节,一批泰国糯米通过中老铁路入境后,搭乘陆海新通道班列驶抵重庆。

“这是中老铁路开通以来,泰国首次通过老挝将农产品运往中国。”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陆海新通道联运班列运输仅需3天,而传统海运需要四倍以上的时间。

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陆海新通道,是重庆近年来完善出海出境大通道体系,打造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升消费供给国际化水平的生动缩影。

“纵观全球领先的消费中心城市,大多也都是物流商贸枢纽。” 戴德梁行重庆公司总经理魏晓龙表示,通达的国际物流通道、辐射力强的集散功能,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重庆城市因水而生,因贸易而兴。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重庆早在开埠时期就曾是全国四大洋货交易中心之一,拥有深厚的开放文化积淀。

无人机视角下的中欧班列(成渝)发车地——重庆团结村站。(2020年8月5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2011年,全国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开出,让中国西部内陆与欧洲的时空距离从40多天缩短至15天左右。

时至今日,中欧班列开行量已突破5万列,成为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钢铁驼队”。

据统计,作为中欧班列的始发地,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共计开行超4800列,开行量在全国占比超过三成,开行线路可通达欧洲上百个城市。

近年来,依托中欧班列的开行经验,重庆率先发起建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通西部内陆最近出海通道,并通过与中欧班列接驳,实现了“一带”和“一路”牵手;向北开行“渝满俄”班列深入俄罗斯乃至中东欧广袤腹地,串联中俄蒙经济走廊。

位于两江新区的寸滩国际新城是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承载区。多条国际物流大通道交汇重庆,也让这里实现全球商品集聚,成功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

不久前,寸滩国际新城时尚消费区步行街正式开街亮相,为市民提供了一处沉浸式消费体验场景。不远处的“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也为市民提供了消费选择。

保税港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目前已引进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新西兰、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等30个国家馆,经营进口商品6万余种,涵盖酒水饮料、服饰箱包、家具家居、化妆品、保健品、工艺品等。

在两江环绕的渝中半岛上,陆海新通道国际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商场也采取“国家馆+专业馆”的方式,配套重庆开埠文化长廊等互动体验场景,享受保税政策,展示销售来自各个国家(地区)及陆海新通道“13+1”省(市)有代表性的优质特色商品。

此外,重庆市近年来还积极发挥作为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运营中心、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优势,创新引入医疗、教育、法律等国际优质资源,让消费者在重庆就能享受到全球优质的消费服务。

这份高品质生活“很带感”

夕阳晚照的紫薇路上,随处可见拖着行李箱,直接从机场、高铁站赶来“打卡”的年轻人。

大约三年前,这条以汽修店为主的后街,一度衰败拥挤。如今,随着众多高品质、多业态、风格化特色小店集聚,这里在实现社区商业提档升级的同时,转身成为年轻人和外地游客的新选择,被称为“小巷里长出的消费新地标。”

经过改造紫薇路成为特色小店集聚地。(2021年8月19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像紫薇路这样的“后街经济”,被学者认为拥有城市更新提升、消费场景培育、都市旅游延伸等多重效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重庆要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推动城市更新、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是一次重要机遇。” 魏晓龙表示,事实上,重庆近年来在消费空间、消费环境、消费供给等方面的确取得了长足进步。

去年以来,“总要去趟重庆吧”成为各大社交和短视频平台的热门话题。围绕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国际消费中新城市,重庆持续推动包括全域旅游在内的城市提升,当地人通勤出行的轻轨成了旅游景点、游客观光的滨江步道成了市民家门口的“健身房”。

“本地人的生活场景变成旅游场景,市民也仿佛生活在景区里,主客共享的城市格局是都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高品质生活的生动案例。”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旗表示。

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内游人如织。(2021年9月30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错落有致的吊脚小楼,中国风满满的虎年灯饰,虎年春节假期,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内游人如织,市民与游客纷纷来此感受属于“老重庆的年味”。

十八梯,曾是重庆中心城区最著名的棚户区。2017年,以“老重庆、真山城、新生活”为特征的十八梯城市更新启动。通过利用传统建筑材料和营造方式,重新开放的十八梯重现了巴渝山城的建筑特征和风情特色,成为传承城市文脉的新地标,也成为山城夜经济的代表。

在解放碑步行街刚刚投用的全域旅游智慧服务展示中心,一台机器人正在为过往的游客服务。这是重庆推进智慧商圈建设的一项成果,目前解放碑商圈已构建起集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生态宜居等智能化创新应用为一体的城市智慧生态圈,一系列智能应用在服务商业需求的同时,也为周边百姓和游客带来了众多便利。

像这样的智慧商圈,重庆还将建设10个,同时试点建设30个智慧菜场。同时大力发展网上商场(店)、网上超市、网上餐厅、云家政、云旅游、云教育等业态。

去年9月,全国30个城市(区)入选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重庆两江新区入选。

按照试点方案,到2025年,两江新区将实现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数量超过25个,便民生活圈覆盖率80%以上,这意味绝着大多数社区将实现15分钟内满足基本生活购物便利。

火锅是重庆打造“美食之都”的重要名片,图为重庆一火锅店上菜区。(2021年2月9日摄)新华网 耿骏宇 摄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深度影响着重庆的美食名片——火锅的转型升级。日本和加拿大的牛肉、新西兰鲜毛肚、印度的辣椒以及东南亚的香料,正不断扩容重庆火锅的配料与食材范围,在提升重庆火锅竞争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夯实着“美食之都”的地位。

“下一步,我们还将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坚持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激发市场消费活力,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过程中不断创造高品质生活。”章勇武表示。

按照规划,到2025年,重庆将基本建成辐射西部、面向“一带一路”且“近悦远来”的特色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

策划:李勇 刘健 钱彤

监制:王金涛 周红军

执行:刘刚 朱永磊

记者:王龙博 伍鲲鹏

统筹:李元元 翟子赫

视频:黄俊辉 朱清

海报:王可 李海岚

摄影:耿骏宇

编辑:曹滢 汪亚

新华社重庆分社 新华网 联合出品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