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字出现了76次

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字出现了76次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2022-03-07

把一揽子“稳”的目标与举措落到实处、干出实效,我们就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杨兴东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被列为明确的政策取向;“稳增长”被要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出口要“保稳提质”,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字出现76次,贯穿全篇。这个字,究竟有何深刻内涵?

“稳”,首先是一种战略思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现实而言,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不少。基于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把“稳增长”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稳”,彰显的是我们的战略定力,既不因眼前的不确定因素而自乱阵脚,又始终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坚信“时与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基础越“稳”,“海拔”越高。“稳”,还是一种底线思维。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稳”串联起了一个个小目标。如“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在去年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基础上,今年将实施减税退税并举的组合政策,规模达2.5万亿元”。这些目标,涵盖不同领域,筑起了民生底线、提振了发展底气。有了一揽子政策工具对“稳”的落实,市场主体的信心稳,老百姓的生活稳,14多亿人就能形成合力,用奋斗持续筑牢“稳稳的幸福”。

“稳”不是原地踏步。“稳中求进”,“稳”是大局,只有确保稳定的大局,才能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持久地推动各项事业的前进;“进”是方向,唯有具备前进的动能和效果,才能凝聚力量同心同向,在更高的水平保持稳定。经济学上有个“自行车理论”:要想自行车骑得稳稳当当,就得向前蹬,不前进自行车难以稳定。骑自行车如此,经济发展亦是如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稳”的同时,也坚持用发展的、全局的眼光,看大局、谋长远,比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做好“稳与进”“立与破”紧密结合的文章,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前进基础。

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中国经济一年净增13万亿元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第一次;按美元折算,增量达到3万亿美元,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后劲很强,韧性很强,市场主体活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强,这是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信心和基础所在。把一揽子“稳”的目标与举措落到实处、干出实效,我们就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字出现了76次

2022-03-07 11:49:45 来源:

把一揽子“稳”的目标与举措落到实处、干出实效,我们就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杨兴东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被列为明确的政策取向;“稳增长”被要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出口要“保稳提质”,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字出现76次,贯穿全篇。这个字,究竟有何深刻内涵?

“稳”,首先是一种战略思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现实而言,今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不少。基于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把“稳增长”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稳”,彰显的是我们的战略定力,既不因眼前的不确定因素而自乱阵脚,又始终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坚信“时与势”始终在我们这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基础越“稳”,“海拔”越高。“稳”,还是一种底线思维。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稳”串联起了一个个小目标。如“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在去年减税降费超1万亿元基础上,今年将实施减税退税并举的组合政策,规模达2.5万亿元”。这些目标,涵盖不同领域,筑起了民生底线、提振了发展底气。有了一揽子政策工具对“稳”的落实,市场主体的信心稳,老百姓的生活稳,14多亿人就能形成合力,用奋斗持续筑牢“稳稳的幸福”。

“稳”不是原地踏步。“稳中求进”,“稳”是大局,只有确保稳定的大局,才能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持久地推动各项事业的前进;“进”是方向,唯有具备前进的动能和效果,才能凝聚力量同心同向,在更高的水平保持稳定。经济学上有个“自行车理论”:要想自行车骑得稳稳当当,就得向前蹬,不前进自行车难以稳定。骑自行车如此,经济发展亦是如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求“稳”的同时,也坚持用发展的、全局的眼光,看大局、谋长远,比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做好“稳与进”“立与破”紧密结合的文章,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前进基础。

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14.4万亿元,中国经济一年净增13万亿元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第一次;按美元折算,增量达到3万亿美元,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后劲很强,韧性很强,市场主体活力和抗风险能力都很强,这是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信心和基础所在。把一揽子“稳”的目标与举措落到实处、干出实效,我们就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 李辉]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