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会丨牵挂

学习故事会丨牵挂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2-05-12

“我一直牵挂着灾区群众,今天到山西第一站就来到这里,是要实地看一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去年10月,山西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第一站就冒雪来到临汾市,专程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受灾村民家看望。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多次深入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传递党中央对灾区群众的亲切关怀,表达对灾区恢复重建的殷切期望、对灾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责任。

2020年入汛以后,全国多地出现严重洪涝灾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安徽,巢湖在经历水位突破历史极值的汛情考验之后,重现安澜。然而,连续奋战96小时救出2600多人的消防员陈陆、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作防汛“活地图”的镇干部甘磊、汛期每天徒步30多公里巡堤的“80后”村干部帖克艳等,牺牲在抗洪一线。

2020年8月19日,巢湖大堤上,正在安徽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在防汛抗洪中不幸牺牲的同志的亲属。他动情地说,你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是祖国的亲人,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都会崇敬他们。

2022年4月7日,四川宜宾地震导致幼儿园教学楼受损,救援人员协助转运幼儿园内的物品。

越是雨急浪高,越需中流砥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救援队伍全体指战员要做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力量。

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此前一天,一场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在甘肃张掖等地展开。重型直升机呼啸而至,高空抢险、危化品火场攻坚先后展开,无人机、机器狗、智能水炮车集中亮相,5000名应急尖兵紧急集结协同救援。

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全国50多万名“应急人”牢记总书记嘱托,时刻准备着为人民“逆行”。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走进临汾市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村民师红兵家。

小院敞亮整洁,在政府补助和各方援助下重建的两间装配式住房暖和又温馨。

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我今天到山西来,主要是关心去年灾情对大家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虽然这次灾害很严重,但在党和政府关心帮助下,有你们的自力更生,很快把灾后重建和秋冬补种工作抓了起来,我心里有了底。一定要把这个年过好!”

“天灾无情人有情。”总书记多次走访受灾群众、考察灾后重建工作,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和关怀。

一张照片,传递无限温暖。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顶帐篷,慰问受灾群众,捧起一个孩子的脸,轻轻一吻。

一年多后,这个孩子全家搬进了灾后建起的新家。

2020年7月8日,消防救援人员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鸣山乡石峰村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2014年8月,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安置好没?能不能吃上一口热饭?孩子有没有学上?生病能不能治疗?现在我特别关心你们越冬和灾后重建情况,能不能尽早搬进新居?”“党中央始终惦记着大家,祝愿大家克服困难,生活一定会更好。”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云南鲁甸地震灾区。

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地震是一次考验,你们辛苦了。希望再接再厉,做好越冬工作,保质保量重建家园!”

一句句问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灾区人民生活冷暖的牵挂;一声声叮嘱,汇聚起灾区人民重拾生活信心的无限力量。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时强调,要树立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观念。他讲起东南沿海地区防范台风洪涝的经验,“宁可十防九空”,也要增强生命的保险系数。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我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到映秀灾区看望受灾群众。10年后的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映秀,为当地百姓送来温暖,“我很牵挂这个地方!十年了,这里的变化我也很欣慰。”

2018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强调,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2020年12月12日,江西省遂川救援队进行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十三五”时期,我国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山洪灾害防治、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城乡灾害设防水平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到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推动下,我们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用双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人民家园。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刘欣颜

视觉丨杨丽璇

校对丨栾熙彦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学习故事会丨牵挂

2022-05-12 16:41:26 来源:

“我一直牵挂着灾区群众,今天到山西第一站就来到这里,是要实地看一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

去年10月,山西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调研,第一站就冒雪来到临汾市,专程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受灾村民家看望。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多次深入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传递党中央对灾区群众的亲切关怀,表达对灾区恢复重建的殷切期望、对灾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责任。

2020年入汛以后,全国多地出现严重洪涝灾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安徽,巢湖在经历水位突破历史极值的汛情考验之后,重现安澜。然而,连续奋战96小时救出2600多人的消防员陈陆、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作防汛“活地图”的镇干部甘磊、汛期每天徒步30多公里巡堤的“80后”村干部帖克艳等,牺牲在抗洪一线。

2020年8月19日,巢湖大堤上,正在安徽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在防汛抗洪中不幸牺牲的同志的亲属。他动情地说,你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是祖国的亲人,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都会崇敬他们。

2022年4月7日,四川宜宾地震导致幼儿园教学楼受损,救援人员协助转运幼儿园内的物品。

越是雨急浪高,越需中流砥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救援队伍全体指战员要做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力量。

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此前一天,一场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在甘肃张掖等地展开。重型直升机呼啸而至,高空抢险、危化品火场攻坚先后展开,无人机、机器狗、智能水炮车集中亮相,5000名应急尖兵紧急集结协同救援。

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全国50多万名“应急人”牢记总书记嘱托,时刻准备着为人民“逆行”。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走进临汾市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村民师红兵家。

小院敞亮整洁,在政府补助和各方援助下重建的两间装配式住房暖和又温馨。

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我今天到山西来,主要是关心去年灾情对大家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虽然这次灾害很严重,但在党和政府关心帮助下,有你们的自力更生,很快把灾后重建和秋冬补种工作抓了起来,我心里有了底。一定要把这个年过好!”

“天灾无情人有情。”总书记多次走访受灾群众、考察灾后重建工作,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和关怀。

一张照片,传递无限温暖。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顶帐篷,慰问受灾群众,捧起一个孩子的脸,轻轻一吻。

一年多后,这个孩子全家搬进了灾后建起的新家。

2020年7月8日,消防救援人员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鸣山乡石峰村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2014年8月,云南鲁甸6.5级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安置好没?能不能吃上一口热饭?孩子有没有学上?生病能不能治疗?现在我特别关心你们越冬和灾后重建情况,能不能尽早搬进新居?”“党中央始终惦记着大家,祝愿大家克服困难,生活一定会更好。”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就来到云南鲁甸地震灾区。

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地震是一次考验,你们辛苦了。希望再接再厉,做好越冬工作,保质保量重建家园!”

一句句问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灾区人民生活冷暖的牵挂;一声声叮嘱,汇聚起灾区人民重拾生活信心的无限力量。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时强调,要树立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观念。他讲起东南沿海地区防范台风洪涝的经验,“宁可十防九空”,也要增强生命的保险系数。

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我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曾到映秀灾区看望受灾群众。10年后的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映秀,为当地百姓送来温暖,“我很牵挂这个地方!十年了,这里的变化我也很欣慰。”

2018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致信强调,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2020年12月12日,江西省遂川救援队进行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十三五”时期,我国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山洪灾害防治、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城乡灾害设防水平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

“到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对“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推动下,我们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有信心、有能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用双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人民家园。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刘欣颜

视觉丨杨丽璇

校对丨栾熙彦

[责任编辑: 曾家琪]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