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为了这个“永恒的课题”,总书记走进毕业季的校园

一见·为了这个“永恒的课题”,总书记走进毕业季的校园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022-06-10

当凤凰花开满了路口,当青春纪念册写满了回忆,六月初的校园,夏至未至,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如约而至。

8日,正在四川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学院,在学校招聘大厅内向教师、学生、企业负责人了解企业招工的需求和毕业生签约率等情况。

就业是民生之本,总书记称它为“永恒的课题”。“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好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嘱托毕业生:转变择业就业观念

就业,事关青年的人生选择。在宜宾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对同学们说,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一颗平实之心,一双勤劳的手,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做出契合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的选择。

“得知你们118名同学毕业后将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立志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我支持你们作出的这个人生选择。”2020年7月7日,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

半个月后,总书记前往吉林考察,在一汽集团研发总院同几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亲切交流,勉励广大高校毕业生“改变择业观、就业观,找到自己的定位,投入踏踏实实的工作中”。

择业中有家国情怀,就业中有远大理想。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习近平同志,用实干的青春做出表率。

1984年夏,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邀请暑期返乡的正定籍大学生座谈,谈到大学生报效国家的多种选择时,他表示,“基层更需要大学生,更需要人才”“我觉得在基层很充实,有干头儿”。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

“同学们要有正确的择业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端正择业观念,精准定位,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一次次交流,一句句嘱托,承载深情与厚望。

要求高校:但求适应社会需要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毕业与就业,一头连着院校,一端连着职场,既牵动千家万户的生活,也关乎经济运行的稳定。

“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学院考察调研时深刻指出。

向前追溯,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时间,却是影响深远,他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成为治校兴校的根本遵循。

“十四五”时期,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成为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让供给与需求更匹配,才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为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宜宾学院川茶学院、竹学院等特色学院先后成立。去年7月,宜宾学院召开2021学教研产城一体化创新发展大会,有效衔接起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走出一条“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融通创新、共建共享”的发展之路。

“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增强毕业生适应市场和社会实际需要的能力,高校是桥梁,也是纽带。

希望用人单位:努力稳定就业岗位

当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宜宾学院招聘大厅时,民营企业招聘宣讲会正在举行。

总书记曾说:“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经济发展。

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20年3月,在浙江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家中小型民营制造业企业,听取生产经营及复工复产情况介绍,他指出“企业正常生产就能保障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就能给大家创造就业机会”。

关爱员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2020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给很多市场主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希望:“要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关心员工健康,同员工携手渡过难关。”

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不仅要巩固存量,还要扩大增量。

2020年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现场,总书记强调:“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突如其来。对此,我们要顺势而为,让其顺其自然、脱颖而出。”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到把“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持续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正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新选择、新机遇。

新的赛道,青春潮涌,奋斗正当时。

统筹:崔士鑫

撰文:邝西曦

策划:杜尚泽

编辑:卫然

图片来源:新华社(摄影:李学仁、谢环驰,视觉:赖向东、毕晓洋)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一见·为了这个“永恒的课题”,总书记走进毕业季的校园

2022-06-10 15:52:44 来源:

当凤凰花开满了路口,当青春纪念册写满了回忆,六月初的校园,夏至未至,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如约而至。

8日,正在四川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学院,在学校招聘大厅内向教师、学生、企业负责人了解企业招工的需求和毕业生签约率等情况。

就业是民生之本,总书记称它为“永恒的课题”。“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好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嘱托毕业生:转变择业就业观念

就业,事关青年的人生选择。在宜宾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对同学们说,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一颗平实之心,一双勤劳的手,坚持从实际出发,才能做出契合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的选择。

“得知你们118名同学毕业后将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立志同各族群众一起奋斗,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我支持你们作出的这个人生选择。”2020年7月7日,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

半个月后,总书记前往吉林考察,在一汽集团研发总院同几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亲切交流,勉励广大高校毕业生“改变择业观、就业观,找到自己的定位,投入踏踏实实的工作中”。

择业中有家国情怀,就业中有远大理想。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习近平同志,用实干的青春做出表率。

1984年夏,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邀请暑期返乡的正定籍大学生座谈,谈到大学生报效国家的多种选择时,他表示,“基层更需要大学生,更需要人才”“我觉得在基层很充实,有干头儿”。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

“同学们要有正确的择业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端正择业观念,精准定位,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一次次交流,一句句嘱托,承载深情与厚望。

要求高校:但求适应社会需要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毕业与就业,一头连着院校,一端连着职场,既牵动千家万户的生活,也关乎经济运行的稳定。

“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学院考察调研时深刻指出。

向前追溯,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曾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6年时间,却是影响深远,他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成为治校兴校的根本遵循。

“十四五”时期,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成为我国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让供给与需求更匹配,才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为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宜宾学院川茶学院、竹学院等特色学院先后成立。去年7月,宜宾学院召开2021学教研产城一体化创新发展大会,有效衔接起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走出一条“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融通创新、共建共享”的发展之路。

“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增强毕业生适应市场和社会实际需要的能力,高校是桥梁,也是纽带。

希望用人单位:努力稳定就业岗位

当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宜宾学院招聘大厅时,民营企业招聘宣讲会正在举行。

总书记曾说:“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经济发展。

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20年3月,在浙江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一家中小型民营制造业企业,听取生产经营及复工复产情况介绍,他指出“企业正常生产就能保障国家经济正常运行,就能给大家创造就业机会”。

关爱员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2020年7月,新冠肺炎疫情给很多市场主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希望:“要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关心员工健康,同员工携手渡过难关。”

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不仅要巩固存量,还要扩大增量。

2020年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现场,总书记强调:“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突如其来。对此,我们要顺势而为,让其顺其自然、脱颖而出。”

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到把“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持续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正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新选择、新机遇。

新的赛道,青春潮涌,奋斗正当时。

统筹:崔士鑫

撰文:邝西曦

策划:杜尚泽

编辑:卫然

图片来源:新华社(摄影:李学仁、谢环驰,视觉:赖向东、毕晓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