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和自然遗产绽放新光彩(评论员观察)
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向世界生动展示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文化中国、大美中国增添了独特魅力

让文化和自然遗产绽放新光彩(评论员观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2-06-10

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向世界生动展示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文化中国、大美中国增添了独特魅力

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才能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江苏,“牢记初心使命·赓续匠心传承”迎接党的二十大非遗主题展引人关注;在四川,“千村万户,非遗圆梦”乡村振兴成果展、“非遗新实践,献礼二十大”系列非遗社区实践活动精彩纷呈;在天津,“健康生活”传统中医药文化互动展、“美好生活”振兴传统工艺展看点颇多……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各地积极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生动诠释了“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的主题。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多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6项。泰山、黄山、武夷山、武陵源、神农架……神州大地上,遍布各地的自然景观奇崛壮丽;长城、故宫、曲阜三孔、龙门石窟、福建土楼、良渚古城遗址……历史长河中,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亘古亘今。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向世界生动展示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文化中国、大美中国增添了独特魅力。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文化和自然遗产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不仅是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必然要求,也事关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灿若星辰的文化和自然瑰宝,在历史烟云里铭刻辉煌的过去,在世代传承下见证精彩的现在,更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的未来。近期,“云游非遗·影像展”上,2000余部非遗长视频影像及多个热门的短视频话题、线上挑战赛、非遗音乐歌单、国风直播音乐会等轮番上演;“非遗购物节”里,产品销售结合了当下流行的直播、秒杀、闪购等方式,并通过“舌尖上的非遗”“指尖上的非遗”“针尖上的非遗”“时间中的非遗”等主题,全方位展示非遗产品的魅力。实践表明,文明的赓续,既需要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才能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所在。城市规划建设,怎样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保存好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推进乡村振兴,如何保留乡土味道、乡村风貌,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其实,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就是守护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通过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就能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体味“品类之盛”的生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还能再做一个面人冰墩墩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摩纳哥嘉宾被面塑技艺深深吸引,相关场景令人记忆犹新。剪纸、京剧脸谱、年画、风筝、中国结……浓浓的中国味道,彰显着中国文化的魅力。文化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把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推动遗产资源融入社会生活,就一定能让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让文化和自然遗产绽放新光彩(评论员观察)

2022-06-10 16:23:00 来源:

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向世界生动展示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文化中国、大美中国增添了独特魅力

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才能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江苏,“牢记初心使命·赓续匠心传承”迎接党的二十大非遗主题展引人关注;在四川,“千村万户,非遗圆梦”乡村振兴成果展、“非遗新实践,献礼二十大”系列非遗社区实践活动精彩纷呈;在天津,“健康生活”传统中医药文化互动展、“美好生活”振兴传统工艺展看点颇多……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各地积极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生动诠释了“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的主题。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化多样,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6项。泰山、黄山、武夷山、武陵源、神农架……神州大地上,遍布各地的自然景观奇崛壮丽;长城、故宫、曲阜三孔、龙门石窟、福建土楼、良渚古城遗址……历史长河中,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亘古亘今。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向世界生动展示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文化中国、大美中国增添了独特魅力。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文化和自然遗产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不仅是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必然要求,也事关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灿若星辰的文化和自然瑰宝,在历史烟云里铭刻辉煌的过去,在世代传承下见证精彩的现在,更在历久弥新中孕育美好的未来。近期,“云游非遗·影像展”上,2000余部非遗长视频影像及多个热门的短视频话题、线上挑战赛、非遗音乐歌单、国风直播音乐会等轮番上演;“非遗购物节”里,产品销售结合了当下流行的直播、秒杀、闪购等方式,并通过“舌尖上的非遗”“指尖上的非遗”“针尖上的非遗”“时间中的非遗”等主题,全方位展示非遗产品的魅力。实践表明,文明的赓续,既需要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才能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底蕴所在。城市规划建设,怎样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保存好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推进乡村振兴,如何保留乡土味道、乡村风貌,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其实,保护好文化和自然遗产,就是守护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通过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就能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体味“品类之盛”的生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还能再做一个面人冰墩墩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摩纳哥嘉宾被面塑技艺深深吸引,相关场景令人记忆犹新。剪纸、京剧脸谱、年画、风筝、中国结……浓浓的中国味道,彰显着中国文化的魅力。文化和自然遗产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隐藏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把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完整地留给子孙后代,推动遗产资源融入社会生活,就一定能让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 邓旻璐]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