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评论员观察)

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评论员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2022-06-27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

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让救助更有力度、识别更有精度、帮扶更有温度,就一定能为困难群众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可为临时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统筹运用发放实物、现金和提供服务等方式……前不久,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部署各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有关要求。从扎实做好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到加强对未参加失业保险的无生活来源失业人员的救助帮扶,再到简化优化救助程序、逐步推行社会救助全流程线上办理,一系列务实举措,为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一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对困难群众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方此之时,尤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这既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存权、发展权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兜住兜牢各类困难群众民生底线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有关部门出台政策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1546.8亿元已全部下达,多个省份加大兜底力度、持续帮扶困难群众……近期,更多人感受到支持与温暖,增强了面对困难的信心。

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可及性、时效性十分重要。比如,江苏省民政部门落实“救急难”机制,对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存在困难的家庭及人员开展先行救助,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吉林长春强化临时救助,及时为全市范围内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临时补贴,努力保障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事实证明,统筹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等手段,简化优化救助程序,提高办理落实速度,才能让帮扶更及时、更高效。

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也需增加覆盖面、提高精准性。在确保低保制度持续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关注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低保边缘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大摸排力度、加强动态管理、及时发现救助需求,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不落一人。实践中,一些地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和资源,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消除了救助保障盲区,推进了精准救助。同时,也要瞄准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实施分类化、差异化救助,在解燃眉之急的同时,帮助他们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今天,我国已建立起一整套社会救助制度,实现了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让救助更有力度、识别更有精度、帮扶更有温度,就一定能为困难群众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在新征程上凝聚“一起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何 娟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评论员观察)

2022-06-27 08:32:06 来源: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

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让救助更有力度、识别更有精度、帮扶更有温度,就一定能为困难群众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可为临时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统筹运用发放实物、现金和提供服务等方式……前不久,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部署各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有关要求。从扎实做好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到加强对未参加失业保险的无生活来源失业人员的救助帮扶,再到简化优化救助程序、逐步推行社会救助全流程线上办理,一系列务实举措,为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一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对困难群众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方此之时,尤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这既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存权、发展权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兜住兜牢各类困难群众民生底线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有关部门出台政策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预算1546.8亿元已全部下达,多个省份加大兜底力度、持续帮扶困难群众……近期,更多人感受到支持与温暖,增强了面对困难的信心。

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可及性、时效性十分重要。比如,江苏省民政部门落实“救急难”机制,对受疫情影响基本生活存在困难的家庭及人员开展先行救助,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吉林长春强化临时救助,及时为全市范围内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以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临时补贴,努力保障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事实证明,统筹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等手段,简化优化救助程序,提高办理落实速度,才能让帮扶更及时、更高效。

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也需增加覆盖面、提高精准性。在确保低保制度持续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关注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低保边缘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大摸排力度、加强动态管理、及时发现救助需求,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不落一人。实践中,一些地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和资源,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消除了救助保障盲区,推进了精准救助。同时,也要瞄准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实施分类化、差异化救助,在解燃眉之急的同时,帮助他们增强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今天,我国已建立起一整套社会救助制度,实现了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持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让救助更有力度、识别更有精度、帮扶更有温度,就一定能为困难群众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在新征程上凝聚“一起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何 娟

[责任编辑: 李辉]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