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画里话丰收
眼下,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山东省的夏收已结束,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孙庄村的“草艺斋”工作室,孙玉荣等七八个村民忙着挑选用于制作麦秆画的麦秆。

麦秆画里话丰收

来源:新华社2022-07-03

新华社济南7月2日电 题:麦秆画里话丰收

新华社记者王志

眼下,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山东省的夏收已结束,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孙庄村的“草艺斋”工作室,孙玉荣等七八个村民忙着挑选用于制作麦秆画的麦秆。

“麦收刚过的麦秆长、亮、薄、软,非常适合做大幅的麦秆画。我家6亩多麦子,今年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比去年每亩多收将近200斤,一亩增收了300多元。我用自家地里种的麦秆做成的《三牛图》,还能再卖两千多元,真是双丰收。”60岁的孙玉荣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看到,这幅全部用农业废弃物麦秆做成的《三牛图》,耕牛浑身金黄,牛角高昂,牛蹄有力,与丰收的麦浪浑然一体,栩栩如生。

高唐是种粮大县,受去年秋汛影响,全县冬小麦大面积晚播,苗情整体偏弱。高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杜立芝说,当地开展科技壮苗行动,对农民进行小麦追肥、镇压等促弱转壮关键技术指导。今年全县收获小麦78.4万亩,平均亩产1058.5斤,比上年亩均增产25.5斤,小麦总产量达到41.5万吨,实现夏粮大丰收。

“在普通人眼里没什么用处的麦秆,经过我们这些农民‘画师’之手,被制作成一幅幅题材各异的麦秆画,成了能生钱的‘金麦穗’。”高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传承人李志海说。

祖辈几代人传承下来的麦秆画制作工艺,过去李志海一直把它作为自娱自乐的手艺留存。从2018年起,高唐县文联与三十里铺镇政府扶持他成为乡村文化带头人,推动麦秆画产业化,逐渐在当地打造起农民足不出户的“指尖经济”。

三十里铺镇在孙庄村为李志海安排了两间工作室,免费向村民们传授麦秆画制作工艺。

“麦秆画融入国画、版画还有烙画、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想要制作一幅完整的作品,需要经过选材、剪段、浸泡、剖开、压平等12道工序。”李志海说。

挑选麦秆是最关键的第一道工序。每年麦收时节,孙庄村的农民“画师”们都会在麦地里仔细挑选上成的麦秆,储备一年的创作用量。

记者看到,选中的麦秆被一根根剖开,然后用刮刀将麦秆上的瓤反复刮除,使其光滑、厚薄适中。刮开后的麦秆还保持原先的卷曲度,再用熨斗彻底熨烫平整,用于粘贴使用。

“学个手艺,不收学费,还给工钱。”60岁的村民曲广芹从去年起跟随李志海学习麦秆画,如今已能根据图样自己创作牡丹、雄鹰等作品。“农闲时在这里剪秸秆、贴个画,一天能挣50多元,心情甭提多好啦。”

花鸟虫鱼、人物风景,皆是麦秆画的创作主题。“现在,小幅麦秆画的价格一般在百元左右,中幅的在千元左右,最贵的大幅作品价格在3000元至6000元。借助网络直播展示制作工艺和作品,今年孙庄村的麦秆画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李志海说。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麦秆画里话丰收

2022-07-03 10:08:36 来源:

新华社济南7月2日电 题:麦秆画里话丰收

新华社记者王志

眼下,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山东省的夏收已结束,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孙庄村的“草艺斋”工作室,孙玉荣等七八个村民忙着挑选用于制作麦秆画的麦秆。

“麦收刚过的麦秆长、亮、薄、软,非常适合做大幅的麦秆画。我家6亩多麦子,今年平均亩产达到1200斤,比去年每亩多收将近200斤,一亩增收了300多元。我用自家地里种的麦秆做成的《三牛图》,还能再卖两千多元,真是双丰收。”60岁的孙玉荣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看到,这幅全部用农业废弃物麦秆做成的《三牛图》,耕牛浑身金黄,牛角高昂,牛蹄有力,与丰收的麦浪浑然一体,栩栩如生。

高唐是种粮大县,受去年秋汛影响,全县冬小麦大面积晚播,苗情整体偏弱。高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杜立芝说,当地开展科技壮苗行动,对农民进行小麦追肥、镇压等促弱转壮关键技术指导。今年全县收获小麦78.4万亩,平均亩产1058.5斤,比上年亩均增产25.5斤,小麦总产量达到41.5万吨,实现夏粮大丰收。

“在普通人眼里没什么用处的麦秆,经过我们这些农民‘画师’之手,被制作成一幅幅题材各异的麦秆画,成了能生钱的‘金麦穗’。”高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传承人李志海说。

祖辈几代人传承下来的麦秆画制作工艺,过去李志海一直把它作为自娱自乐的手艺留存。从2018年起,高唐县文联与三十里铺镇政府扶持他成为乡村文化带头人,推动麦秆画产业化,逐渐在当地打造起农民足不出户的“指尖经济”。

三十里铺镇在孙庄村为李志海安排了两间工作室,免费向村民们传授麦秆画制作工艺。

“麦秆画融入国画、版画还有烙画、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想要制作一幅完整的作品,需要经过选材、剪段、浸泡、剖开、压平等12道工序。”李志海说。

挑选麦秆是最关键的第一道工序。每年麦收时节,孙庄村的农民“画师”们都会在麦地里仔细挑选上成的麦秆,储备一年的创作用量。

记者看到,选中的麦秆被一根根剖开,然后用刮刀将麦秆上的瓤反复刮除,使其光滑、厚薄适中。刮开后的麦秆还保持原先的卷曲度,再用熨斗彻底熨烫平整,用于粘贴使用。

“学个手艺,不收学费,还给工钱。”60岁的村民曲广芹从去年起跟随李志海学习麦秆画,如今已能根据图样自己创作牡丹、雄鹰等作品。“农闲时在这里剪秸秆、贴个画,一天能挣50多元,心情甭提多好啦。”

花鸟虫鱼、人物风景,皆是麦秆画的创作主题。“现在,小幅麦秆画的价格一般在百元左右,中幅的在千元左右,最贵的大幅作品价格在3000元至6000元。借助网络直播展示制作工艺和作品,今年孙庄村的麦秆画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李志海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