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镜头丨“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近镜头丨“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来源:新华网2022-07-08

“老同志,你就是去国际上领奖的那位吧?”

“你是什么时候到场里的?”

“你们现在生活怎么样?住在哪里?”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在同林场三代职工代表交流时,总书记一下子就说出了第一代退休职工代表陈彦娴的情况。

2017年,陈彦娴代表林场职工领回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

“总书记那么忙,还记着我这个普通的工人,让我们觉得非常亲切。”年过七旬的陈彦娴回忆,总书记说他之前没有来过承德,也没有来过塞罕坝,但总书记对塞罕坝非常了解。

早在此次考察的4年之前,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林场的建设者们“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承德我是头一回来,一直心向往之。这里的很多事都想了解、实地看一看。”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承德之行,第一站就来到这片绿意盎然的林海。

塞罕坝位于河北北部,半个多世纪前还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如今这里已建成百万亩林场,成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如同一只展翅雄鹰,塞罕坝扼守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守卫着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沧桑巨变背后,是三代塞罕坝人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

新华社记者拍摄这张照片的地方——尚海纪念林,正是百万亩绿色林海的起源地,旁边有一块写着“绿之源”的石碑。

“尚海”二字指的是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

60年前的塞罕坝,除了寒冷,就是风沙,生活环境异常艰苦。王尚海带领着一支369人、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队伍在茫茫荒原上开始造林。

一开始,林场的造林成活率不足8%,大家的热情劲儿被狠狠泼了冷水。王尚海的倔劲儿却上来了,他骑着马跑遍了林场的山山岭岭,决定带领百余人开展“造林大会战”。

纪念林里的展板上,一张老照片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照片上,王尚海正蹲在地上同职工一起研究造林技术。

“这就是当年‘造林大会战’的情景吧?”凝视照片,总书记询问。

“对。”林场场长陈智卿指着一张张老照片向总书记介绍:当时造林要一个人插苗,两个人在上面把土踏实,防止苗木失水;老一代塞罕坝人是骑马护林,当时要住马架子,喝水靠化积雪。

“当时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把林子造起来了!”总书记感慨地说,并问起王尚海同志的有关情况。

“他始终放不下这片林子,1989年去世后,家人遵从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了这里,与这里的一草一木永远相伴。”陈智卿介绍。

沿着木栈道,总书记步入林中。在一棵落叶松前,总书记仰头看了看高大的树干,还特地用手丈量了一番:“长得很好,树干很直。”

“森林怎么抚育的”“林子里生物多样性怎样”“有没有上层生物链的动物”……总书记一路走一路问,详细了解林场生态环境的情况。

“我告诉总书记,这里经常出现黑琴鸡、狍子,这些年还发现了狼。总书记听了很高兴,笑着说这个很好。”陈智卿回忆说。

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意气风发的青年,守林护林人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面对三代林场职工,习近平总书记说:“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总书记说,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经历了建场初期的困难,陈彦娴老人对总书记这句话感触良多,“我们要将塞罕坝精神代代相传,不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把自己全部的力量付出给脚下的这片土地。”

如今,塞罕坝精神已经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绿色正将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近镜头丨“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2022-07-08 08:55:57 来源:

“老同志,你就是去国际上领奖的那位吧?”

“你是什么时候到场里的?”

“你们现在生活怎么样?住在哪里?”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在同林场三代职工代表交流时,总书记一下子就说出了第一代退休职工代表陈彦娴的情况。

2017年,陈彦娴代表林场职工领回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

“总书记那么忙,还记着我这个普通的工人,让我们觉得非常亲切。”年过七旬的陈彦娴回忆,总书记说他之前没有来过承德,也没有来过塞罕坝,但总书记对塞罕坝非常了解。

早在此次考察的4年之前,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林场的建设者们“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承德我是头一回来,一直心向往之。这里的很多事都想了解、实地看一看。”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承德之行,第一站就来到这片绿意盎然的林海。

塞罕坝位于河北北部,半个多世纪前还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如今这里已建成百万亩林场,成为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如同一只展翅雄鹰,塞罕坝扼守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守卫着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沧桑巨变背后,是三代塞罕坝人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

新华社记者拍摄这张照片的地方——尚海纪念林,正是百万亩绿色林海的起源地,旁边有一块写着“绿之源”的石碑。

“尚海”二字指的是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

60年前的塞罕坝,除了寒冷,就是风沙,生活环境异常艰苦。王尚海带领着一支369人、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队伍在茫茫荒原上开始造林。

一开始,林场的造林成活率不足8%,大家的热情劲儿被狠狠泼了冷水。王尚海的倔劲儿却上来了,他骑着马跑遍了林场的山山岭岭,决定带领百余人开展“造林大会战”。

纪念林里的展板上,一张老照片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照片上,王尚海正蹲在地上同职工一起研究造林技术。

“这就是当年‘造林大会战’的情景吧?”凝视照片,总书记询问。

“对。”林场场长陈智卿指着一张张老照片向总书记介绍:当时造林要一个人插苗,两个人在上面把土踏实,防止苗木失水;老一代塞罕坝人是骑马护林,当时要住马架子,喝水靠化积雪。

“当时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把林子造起来了!”总书记感慨地说,并问起王尚海同志的有关情况。

“他始终放不下这片林子,1989年去世后,家人遵从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了这里,与这里的一草一木永远相伴。”陈智卿介绍。

沿着木栈道,总书记步入林中。在一棵落叶松前,总书记仰头看了看高大的树干,还特地用手丈量了一番:“长得很好,树干很直。”

“森林怎么抚育的”“林子里生物多样性怎样”“有没有上层生物链的动物”……总书记一路走一路问,详细了解林场生态环境的情况。

“我告诉总书记,这里经常出现黑琴鸡、狍子,这些年还发现了狼。总书记听了很高兴,笑着说这个很好。”陈智卿回忆说。

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意气风发的青年,守林护林人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面对三代林场职工,习近平总书记说:“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总书记说,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经历了建场初期的困难,陈彦娴老人对总书记这句话感触良多,“我们要将塞罕坝精神代代相传,不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把自己全部的力量付出给脚下的这片土地。”

如今,塞罕坝精神已经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绿色正将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

[责任编辑: 杜漩]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