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带动中欧合作驶入快车道——记中欧班列(重庆)重箱折列“破万”
参考消息网7月15日报道(文/单玮怡 朱晟)
在德国杜伊斯堡市联运码头场站,一个个标有“中欧班列”的集装箱被机械臂夹起,整齐码放,等待下一步运输。这些集装箱来自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中欧班列(重庆)的第10000列重箱折列(即41个40尺重箱折算为1个折算列),满载着货物,更承载着中欧发展的动能。
2011年3月,从中国重庆直达德国杜伊斯堡的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正式开通运营,到如今迎来第10000列重箱折列,中欧班列已成为中国与德国、中国与欧洲合作发展的重要桥梁。
杜伊斯堡成功转型
位于“德国工业心脏”鲁尔区的杜伊斯堡市是欧洲最大的内陆港城市,欧洲中部的铁路、水路和公路交通枢纽,集“煤矿、钢铁、港口”三大特点于一身。杜伊斯堡经历产业转型后,自钢铁之都转变为运输港口城市。近年来,面对竞争压力和能源转型挑战,杜伊斯堡遭遇发展瓶颈,期待释放潜力。
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渝新欧)抵达杜伊斯堡,开启了亚欧陆路运输的新篇章。杜伊斯堡与重庆、武汉、西安、深圳等中国多地连通,中欧班列带来的多元化商品和中间产品,有效拉动了当地交通运输、仓储、批发零售、租赁商业和服务业需求。
根据德国杜伊斯堡港口集团数据,2021年,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9%,净利润增长超30%。其中,与中国相关业务持续发展,当年往返于杜伊斯堡和中国城市之间的中欧班列达到单周最高70列,创下杜伊斯堡港中欧班列运输量新纪录。
杜伊斯堡港口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库斯·班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班列发展迅速,势头良好。德中之间的成功合作令双方均受益,期待今后双方不断拓展合作。
架起中德合作桥梁
随着中国与欧洲国家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杜伊斯堡正逐步被打造成为德国的“中国城”。
中欧班列为杜伊斯堡带来商业投资、人文旅游发展和更高国际知名度,而杜伊斯堡将自身定位为中国通往德国的门户和德国了解中国的窗口。
早在1982年,德国杜伊斯堡和中国武汉就结为一对友好城市,这是德中之间结成的第一对友好城市。两城间的深厚友谊,即使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也未经历“停摆”。
疫情初期,杜伊斯堡积极向武汉赠送急需的防疫物资,是第一个向武汉捐赠的德国城市。在杜伊斯堡捐赠的物资集装箱上,贴着杜伊斯堡送给武汉的鼓励标语“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德国杜伊斯堡市支持你们!”让人很是动容。武汉“重启”后,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恢复活力。在得知杜伊斯堡面临防疫压力时,武汉及时通过中欧班列向杜伊斯堡赠送防疫物资。两国友城民众互援互助、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深情厚谊。
杜伊斯堡作为德国“中国城”的美誉和对中国的深厚友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供应商和客户落地于此。中国元素切切实实地在这里生根发芽。穿行在华人较为集中的诺伊多夫城区,亚洲面孔、中国餐馆和商店随处可见,还有当地居民围坐在亚洲奶茶店前,不时传来朗朗谈笑声。
杜伊斯堡市政府中国事务专员马库斯·托伊贝尔对记者说,2014年至今,在杜伊斯堡落户的中国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目前有超过百家中国企业在此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中国留学生和蓬勃发展的中式餐馆,为这座德国城市带来更多的中国元素,也奠定了中德之间相互了解的基石。
在中国企业工作的安德烈娅在鲁尔都市孔子学院报了中文课,她说:“中文很难学,但很有意思。我能听明白中国同事的话,感觉很棒。”
向外辐射协同发展
10多年来,中欧班列在杜伊斯堡深耕厚植,多点开花,不仅推动了杜伊斯堡由工业向服务业城市的成功转型,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也愈发明显。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远说,中欧班列显著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中欧班列既能带来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直接就业,又能帮助当地企业与海外市场有效对接,创造了内陆城市难以获取的商机。
德国小伙马塞尔的家乡在杜伊斯堡北部下莱茵地区弗尔德市,来到杜伊斯堡工作生活超过八年,如今他在杜伊斯堡莱茵花园酒店工作。马塞尔说,正是因为这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发展机遇,这里的生活更加丰富多样,他才选择来到杜伊斯堡发展。
来自越南的女生云告诉记者,她在杜伊斯堡读完了高中,如今正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进出口贸易专业就读。她亲眼见证了杜伊斯堡进出口贸易在近些年不断繁荣,充满机遇,她憧憬着自己能够在进出口相关的领域工作。
数据显示,中欧班列不仅创造了劳动力向节点城市杜伊斯堡的汇聚,更具有正向的辐射效应,杜伊斯堡相邻区域的就业率也相应增高。
李远介绍,由于贸易和运输成本高,作为内陆城市的杜伊斯堡原本不具有汽车整车出口的优势。中欧班列(重庆)开通平行进口汽车专列的线路,可以直接从欧洲腹地到达中国,相比海运和公路运输大大节省了转运时间和成本。中欧班列在给中国消费者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吸引了许多中德企业合作开发商机。
风驰电掣,通行万里。中欧班列不仅仅是贸易线路,更是互联互通、共同发展之路。杜伊斯堡及沿线欧洲节点“搭乘”中欧班列后,推动中欧合作驶入快车道,奔向更繁荣的未来。(参与记者:黄燕、王平平、任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