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面临“高物价破产”冲击
记者 陈益彤
据日本信用调查机构帝国数据银行统计,从2018年1月份至2022年7月份,日本企业“高物价破产”累计558例,其中2022年1月份至7月份达116例,仅7月份单月就出现31例,同比增长82.4%。帝国数据银行预测,8月份相关数据可能再创新高。“高物价破产”已经成为日本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物价破产”是指在原油、燃料、原材料等“进货价格上涨”的推动下,企业迫于客户压力无法顺利转嫁成本,从而出现“涨价难”现象,无法维持收益并最终破产的情况。从行业类别看,根据帝国数据银行统计,2022年“高物价破产”的企业中,受燃料价格上涨影响较大的运输业数量居首位,达33例,约占30%;占比较高的还有受到木材等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的建筑业和批发业,以及受世界小麦和油脂价格上涨影响较大的饮料食品相关企业。值得关注的是,“高物价破产”企业中约八成是负债不足5亿日元的中小企业。
分析认为,日本企业出现“高物价破产”现象,是高物价背景下经营成本高企与民众生活压力增加共同作用于中小企业的结果。今年以来,受乌克兰危机、美联储加息等事件影响,日本能源短缺,日元大幅贬值,燃料、原材料、物流费用暴涨。去年以来,世界小麦和油脂价格持续上升,高油价引起的物流费、包装材料和电费的上涨,本身就极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不仅如此,今年日本上调最低时薪,又进一步增加了中小企业的人工成本。此外,伴随日元贬值、能源短缺,普通民众生活压力相应增加,并不支持企业因经营成本上涨而涨价,中小企业为确保经营,只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转嫁。经营成本不断提升,涨价却寸步难行,最终闭门谢客实属无奈之举。
面对“高物价破产”的冲击,日本政府采取措施予以应对,但实际效果仍有待检验。据日本媒体报道,政府日前召开了“物价、工资、生活综合对策本部”会议,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相关阁僚下达了维持进口小麦出售价格不变、遏制10月份以后燃料价格等指示。岸田文雄表示,“将采取不间断的大胆措施”。在成本转嫁对策方面,通过每年3月份和9月份两次“价格协商促进月”,促进订货之间的价格协商,对成本上升部分进行适当的成本转嫁。经济产业省中小企业厅以约15万家转包的中小企业为对象,实施有关价格交涉、转嫁的跟进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存在不顾转包商的成本转嫁要求、单方面维持价格不变等问题的发货方进行行政指导。
然而,中小企业厅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实施的调查显示,转包中小企业中,实现将近6个月成本上升部分“全部成本转嫁”的企业比例仅为13.8%,“一成至三成”左右的企业占22.9%,占比最高;有22.6%的企业“完全无法实现成本转嫁”。调查结果证明,政府虽然在加强应对举措,但成本转嫁不畅现象仍未能得到缓解。关于企业间交易中成本转嫁无法推进的本质原因,经产省干部指出:“‘降低成本才是日本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源泉’的思想根深蒂固。”
对于“高物价破产”,帝国数据银行信息统括部部长上西伴浩表示担忧,他认为,“这还只是序章。从今年秋天到年末,由于原材料和能源成本高企等因素,这种现象还将持续”。此外,除“高物价破产”外,由于日本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等原因,员工离职和招聘难造成的企业破产案例也创下新高,帝国数据银行称,今后“人手不足破产”现象可能也会层出不穷。然而,通过提升人工费保障劳动力的方式又会反过来增加企业运营成本。日本政府的各项措施如何统筹好民众和企业的共同利益,已经成为解决“高物价破产”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