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新论·非凡十年】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实践新论·非凡十年】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2-09-15

作者:谢波(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研究员)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主动适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要从前提、目标、路径等维度把握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深刻内涵,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主动权,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一、前提维度: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尽管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但不可否认世界仍然是一个整体,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所趋。在这个普遍联系的世界中,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与之相伴生的则是全球性安全问题凸显,人类面临着更多的共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重要论断,构成在新时代理解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基本前提。

首先是“联动性”,强调影响安全的诸多“个体”因素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而“整体”的安全问题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其他问题亦密切关联。因此,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全面、关联、动态地认识和把握安全问题,避免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困境。

其次是“跨国性”,强调安全问题是超越国界的,特别是在日益数字化、网络化的世界,安全问题的无国界性表现得更加明显。正是受安全风险跨国流动的影响,安全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形成风险“洼地效应”或“溢出效应”。从这一层面来看,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他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完全可能演变为本国的安全挑战。

最后是“多样性”,强调安全问题的内涵外延随时代发展不断拓展,表现形式也走向多元化、复杂化。当前,随着政治、国土、军事等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全球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风险持续上升,安全威胁来源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安全领域几乎涵盖了除传统安全领域以外的所有社会领域,如生物、深海、太空、极地等新型领域安全问题,都被不少国家提上了议程。

二、目标维度: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目标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发表主旨演讲,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新思想新理念引领下,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具有了清晰的目标价值取向。此后,习近平主席又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从实现全球安全治理目标角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目标还蕴含着由己及人,心系全人类安危福祉的安全治理逻辑,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也展现了相同的逻辑——在具备关注自身安全的“家国情怀”的同时,还要追求共同安全的“全球关怀”,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实现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三、路径维度: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是应对全球风险挑战的中国方案,也是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必由之路。

坚持全球安全观,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源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国际安全”“共同安全”,被列为全球安全倡议核心要义的“六个坚持”之首,为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其中,“共同”强调安全具有普遍性、平等性和包容性,世界上任何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不论社会制度,安全都应得到尊重和保障;“综合”指要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统筹应对现实安全威胁和潜在安全风险,协调推进全球安全治理;“合作”就是要增进战略互信,通过对话合作的方式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可持续”指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可持续发展促进持久安全。全球安全观这四大要素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既统合于“全球安全”核心理念,又分别从实现安全的主体、领域、方式、目标等方面,对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提供了明确的理念指引。

统筹发展和安全,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南北发展鸿沟拉大,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这些都容易引发安全连锁反应,只有发展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钥匙”。一方面,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另一方面,各国应携起手来,把握全球化发展大势,合力应对全球风险挑战,推动实现共同发展与普遍安全。

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合则赢,斗则败。历史反复证明,对话合作是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家间矛盾成本最低,也是最文明的方式。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不能搞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等“六个坚持”也包含了以对话合作解决问题的深刻道理。我们应从“坚持”和“反对”两方面着力,该坚持的坚定不移,该反对的旗帜鲜明。要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寻求各国安全利益最大公约数,通过坦诚的对话沟通,夯实合作基础,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坚持多边主义,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体系。同时,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不搞单边主义、以邻为壑、以大欺小、集团对抗等,反对把本国的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基础之上,在共商共建共享中筑牢人类安全共同体。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招标项目“元明清时期中国‘大一统’理念的演进与周边关系研究”〔编号:LSYZD21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实践新论·非凡十年】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2022-09-15 12:48:45 来源:

作者:谢波(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研究员)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大势,科学把握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主动适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要从前提、目标、路径等维度把握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深刻内涵,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主动权,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一、前提维度: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尽管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但不可否认世界仍然是一个整体,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所趋。在这个普遍联系的世界中,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休戚与共,与之相伴生的则是全球性安全问题凸显,人类面临着更多的共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重要论断,构成在新时代理解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基本前提。

首先是“联动性”,强调影响安全的诸多“个体”因素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而“整体”的安全问题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其他问题亦密切关联。因此,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全面、关联、动态地认识和把握安全问题,避免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困境。

其次是“跨国性”,强调安全问题是超越国界的,特别是在日益数字化、网络化的世界,安全问题的无国界性表现得更加明显。正是受安全风险跨国流动的影响,安全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形成风险“洼地效应”或“溢出效应”。从这一层面来看,世界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他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完全可能演变为本国的安全挑战。

最后是“多样性”,强调安全问题的内涵外延随时代发展不断拓展,表现形式也走向多元化、复杂化。当前,随着政治、国土、军事等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全球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风险持续上升,安全威胁来源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安全领域几乎涵盖了除传统安全领域以外的所有社会领域,如生物、深海、太空、极地等新型领域安全问题,都被不少国家提上了议程。

二、目标维度: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

目标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发表主旨演讲,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新思想新理念引领下,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具有了清晰的目标价值取向。此后,习近平主席又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从实现全球安全治理目标角度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目标还蕴含着由己及人,心系全人类安危福祉的安全治理逻辑,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也展现了相同的逻辑——在具备关注自身安全的“家国情怀”的同时,还要追求共同安全的“全球关怀”,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实现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三、路径维度: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是应对全球风险挑战的中国方案,也是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必由之路。

坚持全球安全观,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源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国际安全”“共同安全”,被列为全球安全倡议核心要义的“六个坚持”之首,为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其中,“共同”强调安全具有普遍性、平等性和包容性,世界上任何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不论社会制度,安全都应得到尊重和保障;“综合”指要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统筹应对现实安全威胁和潜在安全风险,协调推进全球安全治理;“合作”就是要增进战略互信,通过对话合作的方式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可持续”指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可持续发展促进持久安全。全球安全观这四大要素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既统合于“全球安全”核心理念,又分别从实现安全的主体、领域、方式、目标等方面,对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提供了明确的理念指引。

统筹发展和安全,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南北发展鸿沟拉大,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这些都容易引发安全连锁反应,只有发展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钥匙”。一方面,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另一方面,各国应携起手来,把握全球化发展大势,合力应对全球风险挑战,推动实现共同发展与普遍安全。

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合则赢,斗则败。历史反复证明,对话合作是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家间矛盾成本最低,也是最文明的方式。全球安全倡议提出“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不能搞双重标准,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等“六个坚持”也包含了以对话合作解决问题的深刻道理。我们应从“坚持”和“反对”两方面着力,该坚持的坚定不移,该反对的旗帜鲜明。要坚持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寻求各国安全利益最大公约数,通过坦诚的对话沟通,夯实合作基础,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坚持多边主义,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体系。同时,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不搞单边主义、以邻为壑、以大欺小、集团对抗等,反对把本国的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基础之上,在共商共建共享中筑牢人类安全共同体。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招标项目“元明清时期中国‘大一统’理念的演进与周边关系研究”〔编号:LSYZD21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陈丹丹]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