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新风“接地气”“入人心”——青海推进移风易俗基层工作观察

让文明新风“接地气”“入人心”——青海推进移风易俗基层工作观察

来源:新华网2022-09-23

新华社西宁9月22日电 题:让文明新风“接地气”“入人心”——青海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基层观察

新华社记者陈杰、张龙

“婚丧嫁娶要节俭,人情消费量力行……”台上眉户戏词铿锵,台下观众掌声雷动。近日,边麻掌村一出名为《高额彩礼》的眉户戏让小山村热闹起来。

眉户戏,俗称为“迷糊”“曲子戏”,传入青海已逾百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的边麻掌村,每当眉户戏开演,十里八乡的村民们便聚集在戏台子前,听着曲子,乐在其中。

2017年开始,边麻掌村眉户戏业余剧团以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盘活”非遗文化。

剧团负责人张发旺说,针对部分群众存在铺张浪费、封建迷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他们编写了《高额彩礼》《老来难》等揭露不良风气的新剧目,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75岁的雷友忠是眉户戏的忠实“票友”,他说:“相比村干部上门宣传、村里开会一板一眼地讲政策,大家更乐于接受眉户戏的宣传方式,村里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上学的娃娃都能看得懂。”

“眉户戏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群众接受度高。”张发旺说,村民平时出门打工、忙农活难以集中,给农村政策宣讲带来了一定难度,而戏剧表演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把政策宣传、乡风文明建设融入剧本中,不仅让村民们听得明白,也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当地从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中选拔人员组成“三老”宣讲团,把党的方针政策从会议室搬到百姓的家门口,让“大道理”接地气,深受群众欢迎。

今年70岁的老党员薛德礼退休后想要继续发挥余热,5年前通过社区推荐加入宣讲团,如今是“三老”宣讲团的负责人。

“祁连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各民族之间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宣讲团必须要弯下腰、俯下身,才能做好工作。”薛德礼说,平时宣讲过程中,他注重把会议文件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从不照本宣科。

在祁连县峨堡镇白石崖村,“彩礼”的压力一度让藏族小伙桑德海愁眉不展。

“高额彩礼会给新人带来经济负担,嫁过去就要面对沉重的债务。真爱不能和彩礼画等号。”在宣讲团和村干部的多次劝说下,女方银木措的父母终于同意举办“零彩礼”的婚礼。

这场特别的婚礼,没有豪华的迎亲车队,也没有披红挂绿的彩礼和陪嫁,拉开了当地推进移风易俗,实行“零彩礼”新风尚的帷幕。

今年9月,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五上村,村民韩占云为父亲韩录林举办葬礼,治丧仪式一切从简,时间大大缩短。

“以前我们这里结婚丧葬都要请客摆席,大家都想把事情办得风光一点。”韩占云说,自己起初也打算为去世的父亲办一场“像样”的葬礼。

五上村党支部书记朱印得了解情况后,和村两委干部来到韩占云家中,向家属讲解移风易俗相关条例和村规民约,引导家属丧事简办。

“经过干部引导,我们遵守移风易俗条例,服从疫情防控大局,不组织亲友聚集吊唁。”韩占云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经济负担。

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曾经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不仅影响社会风气、造成铺张浪费,也给群众带来很大负担。

2020年,海东市出台并施行《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起到很大作用,也为青海其他地区推进移风易俗立法提供了有益探索。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让文明新风“接地气”“入人心”——青海推进移风易俗基层工作观察

2022-09-23 08:22:32 来源:

新华社西宁9月22日电 题:让文明新风“接地气”“入人心”——青海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基层观察

新华社记者陈杰、张龙

“婚丧嫁娶要节俭,人情消费量力行……”台上眉户戏词铿锵,台下观众掌声雷动。近日,边麻掌村一出名为《高额彩礼》的眉户戏让小山村热闹起来。

眉户戏,俗称为“迷糊”“曲子戏”,传入青海已逾百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的边麻掌村,每当眉户戏开演,十里八乡的村民们便聚集在戏台子前,听着曲子,乐在其中。

2017年开始,边麻掌村眉户戏业余剧团以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盘活”非遗文化。

剧团负责人张发旺说,针对部分群众存在铺张浪费、封建迷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他们编写了《高额彩礼》《老来难》等揭露不良风气的新剧目,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75岁的雷友忠是眉户戏的忠实“票友”,他说:“相比村干部上门宣传、村里开会一板一眼地讲政策,大家更乐于接受眉户戏的宣传方式,村里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上学的娃娃都能看得懂。”

“眉户戏是当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群众接受度高。”张发旺说,村民平时出门打工、忙农活难以集中,给农村政策宣讲带来了一定难度,而戏剧表演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把政策宣传、乡风文明建设融入剧本中,不仅让村民们听得明白,也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当地从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中选拔人员组成“三老”宣讲团,把党的方针政策从会议室搬到百姓的家门口,让“大道理”接地气,深受群众欢迎。

今年70岁的老党员薛德礼退休后想要继续发挥余热,5年前通过社区推荐加入宣讲团,如今是“三老”宣讲团的负责人。

“祁连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各民族之间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宣讲团必须要弯下腰、俯下身,才能做好工作。”薛德礼说,平时宣讲过程中,他注重把会议文件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从不照本宣科。

在祁连县峨堡镇白石崖村,“彩礼”的压力一度让藏族小伙桑德海愁眉不展。

“高额彩礼会给新人带来经济负担,嫁过去就要面对沉重的债务。真爱不能和彩礼画等号。”在宣讲团和村干部的多次劝说下,女方银木措的父母终于同意举办“零彩礼”的婚礼。

这场特别的婚礼,没有豪华的迎亲车队,也没有披红挂绿的彩礼和陪嫁,拉开了当地推进移风易俗,实行“零彩礼”新风尚的帷幕。

今年9月,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五上村,村民韩占云为父亲韩录林举办葬礼,治丧仪式一切从简,时间大大缩短。

“以前我们这里结婚丧葬都要请客摆席,大家都想把事情办得风光一点。”韩占云说,自己起初也打算为去世的父亲办一场“像样”的葬礼。

五上村党支部书记朱印得了解情况后,和村两委干部来到韩占云家中,向家属讲解移风易俗相关条例和村规民约,引导家属丧事简办。

“经过干部引导,我们遵守移风易俗条例,服从疫情防控大局,不组织亲友聚集吊唁。”韩占云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经济负担。

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曾经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不仅影响社会风气、造成铺张浪费,也给群众带来很大负担。

2020年,海东市出台并施行《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起到很大作用,也为青海其他地区推进移风易俗立法提供了有益探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