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思录】高校思政教师要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教育行思录】高校思政教师要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1-02
fsNPlp2PsLk0jt9qHmuAfOzjytvjsFHESy1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特别是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准确理解和全面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分必要。作为大学思政教师,这既是自身的主责主业,更是党交予的光荣任务。

一、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变,民族伟大复兴使命催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历史关键时刻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意义非凡。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踏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新的伟大奋斗。从2020到2035,从2035到本世纪中叶,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是复兴之路上的奋进坐标,鼓舞着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这是一个指引方向、引领时代、开辟未来的报告,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二、党的二十大精神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大学是青年人学习本领、增长才干的最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大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走向社会的预备期,思政教师要把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求,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方式方法上下苦功夫。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需要青年铭记初心,用坚定信念奔赴理想。广大青年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需要青年脚踏实地,迎接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因此,必须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青年大学生、指引青年大学生。让广大青年大学生以青春之力谱写盛世华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三、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高校思政教师的光荣职责

高校思政教师要牢记责任使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因此,学习宣传贯彻好、贯彻好、践行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高校思政教师的光荣职责,思政教师要主动担当,责无旁贷。   

首先,坚定信念信仰,融入真情实感,坚定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心和信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思政教师务必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信仰,随时听从党的召唤,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下最重要最光荣的任务。

思政教育应该成为极具亲和力的教育,思政教师应该是学生最亲近的教师。用心用情,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我们必须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自己放在为学生“铸魂”、当好“领路人”的位置上,去钻研报告,领会精神。

其次,强化自身学习,学懂吃透精神。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今天的努力置于宏阔的历史背景中,用新时代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我们要明确思政教师的责任使命,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学懂、弄通、悟透。自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通道、主战场,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只有让广大青年大学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才能是广大青年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才能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全面课程融合,务求教学实效。身为光荣的新时代思政教师、共产党员,务必立即行动起来,不仅要向学生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更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内化到思想,外化行为,务必身体力行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一是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教师要精心准备,精准讲解,在教学中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更好地解答学生所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使思政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信仰课”“人生课”,引领学生走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路,踏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之门。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明确时代青年的责任使命,为堪当大任积蓄力量。二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当前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去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在这些课程学习中更好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三是创新课堂形式,要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学生演讲等手段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与激情。用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课上到祖国的大地上。“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们看到祖国之美,看到国家的发展,磨炼意志品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作者/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尹宁宜)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教育行思录】高校思政教师要主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11-02 16:14:53 来源:
fsNPlp2PsLk0jt9qHmuAfOzjytvjsFHESy1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特别是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准确理解和全面掌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分必要。作为大学思政教师,这既是自身的主责主业,更是党交予的光荣任务。

一、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变,民族伟大复兴使命催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历史关键时刻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意义非凡。

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踏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新的伟大奋斗。从2020到2035,从2035到本世纪中叶,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是复兴之路上的奋进坐标,鼓舞着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这是一个指引方向、引领时代、开辟未来的报告,是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二、党的二十大精神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大学是青年人学习本领、增长才干的最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大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走向社会的预备期,思政教师要把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求,在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方式方法上下苦功夫。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需要青年铭记初心,用坚定信念奔赴理想。广大青年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需要青年脚踏实地,迎接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因此,必须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青年大学生、指引青年大学生。让广大青年大学生以青春之力谱写盛世华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三、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高校思政教师的光荣职责

高校思政教师要牢记责任使命。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因此,学习宣传贯彻好、贯彻好、践行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高校思政教师的光荣职责,思政教师要主动担当,责无旁贷。   

首先,坚定信念信仰,融入真情实感,坚定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心和信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思政教师务必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信仰,随时听从党的召唤,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下最重要最光荣的任务。

思政教育应该成为极具亲和力的教育,思政教师应该是学生最亲近的教师。用心用情,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我们必须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把自己放在为学生“铸魂”、当好“领路人”的位置上,去钻研报告,领会精神。

其次,强化自身学习,学懂吃透精神。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今天的努力置于宏阔的历史背景中,用新时代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我们要明确思政教师的责任使命,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学懂、弄通、悟透。自觉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通道、主战场,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只有让广大青年大学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才能是广大青年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才能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全面课程融合,务求教学实效。身为光荣的新时代思政教师、共产党员,务必立即行动起来,不仅要向学生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更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内化到思想,外化行为,务必身体力行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一是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教师要精心准备,精准讲解,在教学中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更好地解答学生所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使思政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信仰课”“人生课”,引领学生走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路,踏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之门。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明确时代青年的责任使命,为堪当大任积蓄力量。二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当前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用党的二十大精神去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在这些课程学习中更好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三是创新课堂形式,要用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学生演讲等手段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与激情。用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课上到祖国的大地上。“行走的思政课”让学生们看到祖国之美,看到国家的发展,磨炼意志品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作者/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尹宁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