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院·仁济“焕新”②丨重点学科引领 提升服务水平
多年来,市五院用“学科强院”“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等一系列举措为守护地区群众健康筑起铜墙铁壁。

百年老院·仁济“焕新”②丨重点学科引领 提升服务水平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1-03

导语:1896年,在纷飞的战火中,“重庆私立仁济医院”在重庆木牌坊拔地而起,在这里埋下现代医学的种子。百余年的风雨兼程,如今的老仁济已浴火重生,沐浴着祖国盛世的春风,谱写着守护群众健康的辉煌篇章。即日起,华龙网联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推出【百年老院·仁济“焕新”】专题报道,展示这座百年老院全面焕新的勃勃生机。

在重庆出差期间突发剧烈胸痛,得益于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胸痛中心开通的“绿色通道”,从紧急入院危在旦夕到顺利植入支架平安脱险,十几分钟的生死营救让36岁的江苏小伙王华(化名)切身感受到了救死扶伤的仁济力量;

吞下25根铁钉,其中两根已进入气管,引发严重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70%左右,危急情况下,市五院通过多学科协作,妙手接力为67岁的谌莹(化名)重获生机;

高龄患者被诊断为结肠癌,面对年龄大身体差等诸多难题,只能放弃治疗?市五院普外科通过微创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打破高龄手术“禁区”,如今91岁的陈婆婆恢复良好,在家人的陪伴下尽享天伦……

从战火中诞生到历经风雨成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百余年来,一代代仁济人始终牢记“仁爱济世、医德为先”的院训,默默守护着群众健康。如今,站在“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作为南岸区医疗中心如何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此,市五院党委秉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力求突破、争创一流”的办院理念,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把握大势,抢抓机遇,用“学科强院”“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等一系列举措给出了答案,为守护地区群众健康筑起铜墙铁壁。

“身边有这样的医院安心”

坚持学科强院 织密健康守护网

“刚确诊那会,全家人都慌了,做手术担心下不来手术台,不做手术拖到最后也是受罪。可谁知道这么棘手的问题能在市五院迎刃而解,如今老人恢复的特别好。身边有这样的好医院,我们很安心!”说起在市五院普外科就医的经历,91岁陈婆婆的家人有说不完的感激。

去年8月底,90岁的陈婆婆因“结肠癌伴不全性梗阻”被市五院普外科收治入院。要知道,结肠癌一旦确诊,尽早开展结肠癌根治性手术是最好的选择。可是陈婆婆已经90岁高龄了,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差,不仅手术耐受性差,术中也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呼吸骤停等严重危险情况,因此对医生的技术以及医院整体救治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陈婆婆和普外科医护人员的合影。院方供图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普外科主任陈祖林的话给陈婆婆和家属吃了一颗“定心丸”:“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龄并非手术禁区!”经过多次查房、MDT讨论以及周密的术前讨论和充分准备,9月1日,普外科主任陈祖林主刀顺利为陈婆婆在微创腹腔镜下开展了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末端回肠横结肠吻合术及肠粘连松解术。“进手术室有点害怕,与医生说几句话就睡着了,一醒来就看到女儿她们,一点都不痛,想象中的痛没遇到!”陈婆婆手术的良好感受,得益于术前的充分准备及精准微创技术,以及术后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护,陈婆婆预后良好,很快就恢复出院了。

“近年来,我们在持续打造肛肠特色技术的同时,也不断朝着微创化手术、超高龄手术等方向努力,全力助推学科发展。如今,科室微创手术已占到日常手术的近七成,也顺利开展了一系列超高龄结肠癌切除术、超低位保肛手术等先进技术。普外科是重庆市特色专科,先后通过了重庆市区域性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的验收,如今,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优质的服务助力更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安心看病!”说起科室的发展,陈祖林主任表示。

而普外科的迅速发展也是多年来市五院大力推进“学科强院”战略的缩影。据悉,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科发展,按照“党支部建在科室上”的原则,把支部思想建设与科室业务学习、支部组织建设与科室人才梯队建设、支部作风建设与科室医德医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党建引领下,医院朝着“学科专科化”和“学科精品化”方向不断迈进,如今已建成46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国家级认证医疗中心4个, 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3个、临床重点专科8个、特色专科4个。2022年9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持续上升位列499名,CMI排名提升260名,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基本形成以市级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为龙头,市区重点专科、特色专科为骨干的学科体系,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互促共建,双向共赢。

从大内科、大外科到46个临床科室优势明显,如今市五院也早已成为周边患者的第一选择,助力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

“在这里我们大有可为”

坚持“人才立院” 打造医疗人才高地

建成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全国静脉血栓防治中心认证优秀单位牵头科室、重庆市呼吸专科医联体核心单位、重庆南岸区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呼吸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呼吸专科联盟单位、重庆耐药菌感染诊治联盟单位、重庆市医师协会肺结节与早期肺癌诊治管理云中心分中心;成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合作单位,为睡眠呼吸专病医院联盟单位,顺利搭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及生物资源库云端平台……近年来,市五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得到了飞速发展,其背后的秘笈正在于大力引进人才、用好人才。

医护人员为患者开展无创机械通气支持下紧急气管镜探查术及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院方供图

“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这里我们也大有可为!”2020年9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陆俊羽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市五院工作,成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自此,她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把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设立7个亚专业组,6个专病门诊,有针对性提升科室人才素能,为科室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年多的时间里,科室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中青年人才队伍,在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疾病、危重症及各种疑难杂症方面具有较强的救治能力,并建成了专业的呼吸介入等诊疗团队,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就在今年7月,科室还在呼吸介入学组蓝军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通过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名严重呼吸衰竭,APACHE-II(死亡风险)评分高达26分的患者顺利开展了无创机械通气支持下紧急气管镜探查术及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最终顺利从患者气管和胃内取出25根铁钉,患者预后良好。

科室获得的荣誉。院方供图

而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取得的累累硕果正是多年来,市五院坚定实施引进、培养“双轮驱动”人才建设战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不断优化学科人才队伍的真实写照。

医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据悉,市五院职工现有博士31人,硕士195人,正高职称71人,副高职称161人。其中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硕士生导师2名,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1名,重庆市区县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名,重庆市头雁人才3名。在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市五院也向区内其他医院输出了不少院长、副院长等管理人才。

“科研与临床协同发展”

坚持“科技兴院” 引领医院走进新时代

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科研水平不仅是医疗技术、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而且也是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有力支撑!作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英国剑桥医学院成员单位,市五院始终坚持科研与临床并重,将医学科技创新作为医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力量源泉。

多年来,市五院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布局和实施重大项目,开展了一系列规范化高水平临床研究项目。截至目前,医院已成功建成生物样本库、大数据实验室、区域精准医学实验室健康医疗大数据等项目,正在筹建衰老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项目、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高血压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的心血管病合作研究项目、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合作打造睡眠呼吸中心等项目。以医院大数据实验室为例,自去年2月,该实验室成功建成后,就通过大数据技术,在科室开展科研、院内外合作科研、软件开发及数据平台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室先后与神内科、肾外科、呼吸科、骨科及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合作,通过对数据进行医学统计分析,在不同的科研课题中取得了进展,并先后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昆山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在糖尿病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Journal of Diabetes Research》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

22
心血管内科获得的部分荣誉。院方供图

以临床科室科研能力提升为例,近年来,市五院心血管内科除了大力发展临床技术,先后开展了复杂冠脉病变精准介入治疗、缓慢心律失常及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等先进技术外,还专门引进了一位科研博士,参与“8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强化与标准血压控制对心血管疾病转归的影响”这一全国多中心大型临床研究,这也标志着科室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1
市五院获得的部分证书。院方供图

“目前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已初见成效,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大数据科研平台在院内的科研应用,助力医院科研水平大幅提升!”说起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市五院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李越飞表示。

市五院成为英国剑桥医学院成员单位。院方供图

心内科联合剑桥大学皇家帕普沃斯医院创建心脏卓越中心,开展的复杂危重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等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神经内科开展“神经学卓越中心”建设,开展的脑动脉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和头颈部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神经外科开展的脑深部刺激术(DBS)等处于市级先进水平;肝胆胰外科开展的肝胆胰肿瘤的标准化、精准化手术治疗及微创外科水平均达到市内先进水平;骨科开展微创四肢及骨盆骨折复位固定术、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成形术等使善高龄患者得到快速康复,椎间盘突出症的全内镜手术等处于市内领先水平;泌尿外科开展的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及泌尿系统肿瘤微创技术属于市级领先水平……近年来,按照“学科强院”、“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市五院医疗技术不断拓展,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也得到了周边群众的一致点赞与认可。

市五院新院效果图。院方供图

“2020年10月31日,医院迁建工程在南岸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正式开展建设。新院区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床位数1200张,总投资约22亿元。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拟于2023年底实现全院整体搬迁。未来,市五院全院员工将继续奋力拼搏,努力将医院打造成国际化、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高品质一流的美丽山水园林式大型综合医院,让人民群众享有舒适的就医环境、贴心的人文关怀、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便捷的医疗服务,谱写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新篇章!”说起医院未来的发展,市五院党委书记冯虎翼信心满满。

(文/马甜 视频制作/薛传真 通讯员/杨道凤)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百年老院·仁济“焕新”②丨重点学科引领 提升服务水平

2022-11-03 14:10:37 来源:

导语:1896年,在纷飞的战火中,“重庆私立仁济医院”在重庆木牌坊拔地而起,在这里埋下现代医学的种子。百余年的风雨兼程,如今的老仁济已浴火重生,沐浴着祖国盛世的春风,谱写着守护群众健康的辉煌篇章。即日起,华龙网联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推出【百年老院·仁济“焕新”】专题报道,展示这座百年老院全面焕新的勃勃生机。

在重庆出差期间突发剧烈胸痛,得益于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胸痛中心开通的“绿色通道”,从紧急入院危在旦夕到顺利植入支架平安脱险,十几分钟的生死营救让36岁的江苏小伙王华(化名)切身感受到了救死扶伤的仁济力量;

吞下25根铁钉,其中两根已进入气管,引发严重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70%左右,危急情况下,市五院通过多学科协作,妙手接力为67岁的谌莹(化名)重获生机;

高龄患者被诊断为结肠癌,面对年龄大身体差等诸多难题,只能放弃治疗?市五院普外科通过微创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打破高龄手术“禁区”,如今91岁的陈婆婆恢复良好,在家人的陪伴下尽享天伦……

从战火中诞生到历经风雨成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百余年来,一代代仁济人始终牢记“仁爱济世、医德为先”的院训,默默守护着群众健康。如今,站在“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作为南岸区医疗中心如何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此,市五院党委秉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力求突破、争创一流”的办院理念,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把握大势,抢抓机遇,用“学科强院”“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等一系列举措给出了答案,为守护地区群众健康筑起铜墙铁壁。

“身边有这样的医院安心”

坚持学科强院 织密健康守护网

“刚确诊那会,全家人都慌了,做手术担心下不来手术台,不做手术拖到最后也是受罪。可谁知道这么棘手的问题能在市五院迎刃而解,如今老人恢复的特别好。身边有这样的好医院,我们很安心!”说起在市五院普外科就医的经历,91岁陈婆婆的家人有说不完的感激。

去年8月底,90岁的陈婆婆因“结肠癌伴不全性梗阻”被市五院普外科收治入院。要知道,结肠癌一旦确诊,尽早开展结肠癌根治性手术是最好的选择。可是陈婆婆已经90岁高龄了,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差,不仅手术耐受性差,术中也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呼吸骤停等严重危险情况,因此对医生的技术以及医院整体救治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陈婆婆和普外科医护人员的合影。院方供图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普外科主任陈祖林的话给陈婆婆和家属吃了一颗“定心丸”:“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龄并非手术禁区!”经过多次查房、MDT讨论以及周密的术前讨论和充分准备,9月1日,普外科主任陈祖林主刀顺利为陈婆婆在微创腹腔镜下开展了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末端回肠横结肠吻合术及肠粘连松解术。“进手术室有点害怕,与医生说几句话就睡着了,一醒来就看到女儿她们,一点都不痛,想象中的痛没遇到!”陈婆婆手术的良好感受,得益于术前的充分准备及精准微创技术,以及术后医护人员的细心照护,陈婆婆预后良好,很快就恢复出院了。

“近年来,我们在持续打造肛肠特色技术的同时,也不断朝着微创化手术、超高龄手术等方向努力,全力助推学科发展。如今,科室微创手术已占到日常手术的近七成,也顺利开展了一系列超高龄结肠癌切除术、超低位保肛手术等先进技术。普外科是重庆市特色专科,先后通过了重庆市区域性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的验收,如今,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优质的服务助力更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安心看病!”说起科室的发展,陈祖林主任表示。

而普外科的迅速发展也是多年来市五院大力推进“学科强院”战略的缩影。据悉,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科发展,按照“党支部建在科室上”的原则,把支部思想建设与科室业务学习、支部组织建设与科室人才梯队建设、支部作风建设与科室医德医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党建引领下,医院朝着“学科专科化”和“学科精品化”方向不断迈进,如今已建成46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国家级认证医疗中心4个, 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3个、临床重点专科8个、特色专科4个。2022年9月3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持续上升位列499名,CMI排名提升260名,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基本形成以市级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为龙头,市区重点专科、特色专科为骨干的学科体系,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互促共建,双向共赢。

从大内科、大外科到46个临床科室优势明显,如今市五院也早已成为周边患者的第一选择,助力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

“在这里我们大有可为”

坚持“人才立院” 打造医疗人才高地

建成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全国静脉血栓防治中心认证优秀单位牵头科室、重庆市呼吸专科医联体核心单位、重庆南岸区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呼吸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呼吸专科联盟单位、重庆耐药菌感染诊治联盟单位、重庆市医师协会肺结节与早期肺癌诊治管理云中心分中心;成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合作单位,为睡眠呼吸专病医院联盟单位,顺利搭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及生物资源库云端平台……近年来,市五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得到了飞速发展,其背后的秘笈正在于大力引进人才、用好人才。

医护人员为患者开展无创机械通气支持下紧急气管镜探查术及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院方供图

“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这里我们也大有可为!”2020年9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陆俊羽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市五院工作,成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自此,她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把人才培养作为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设立7个亚专业组,6个专病门诊,有针对性提升科室人才素能,为科室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年多的时间里,科室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中青年人才队伍,在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疾病、危重症及各种疑难杂症方面具有较强的救治能力,并建成了专业的呼吸介入等诊疗团队,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就在今年7月,科室还在呼吸介入学组蓝军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通过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名严重呼吸衰竭,APACHE-II(死亡风险)评分高达26分的患者顺利开展了无创机械通气支持下紧急气管镜探查术及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最终顺利从患者气管和胃内取出25根铁钉,患者预后良好。

科室获得的荣誉。院方供图

而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取得的累累硕果正是多年来,市五院坚定实施引进、培养“双轮驱动”人才建设战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不断优化学科人才队伍的真实写照。

医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据悉,市五院职工现有博士31人,硕士195人,正高职称71人,副高职称161人。其中享受政府津贴专家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硕士生导师2名,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1名,重庆市区县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名,重庆市头雁人才3名。在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市五院也向区内其他医院输出了不少院长、副院长等管理人才。

“科研与临床协同发展”

坚持“科技兴院” 引领医院走进新时代

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科研水平不仅是医疗技术、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而且也是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有力支撑!作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英国剑桥医学院成员单位,市五院始终坚持科研与临床并重,将医学科技创新作为医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力量源泉。

多年来,市五院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布局和实施重大项目,开展了一系列规范化高水平临床研究项目。截至目前,医院已成功建成生物样本库、大数据实验室、区域精准医学实验室健康医疗大数据等项目,正在筹建衰老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项目、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高血压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的心血管病合作研究项目、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合作打造睡眠呼吸中心等项目。以医院大数据实验室为例,自去年2月,该实验室成功建成后,就通过大数据技术,在科室开展科研、院内外合作科研、软件开发及数据平台应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室先后与神内科、肾外科、呼吸科、骨科及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合作,通过对数据进行医学统计分析,在不同的科研课题中取得了进展,并先后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昆山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在糖尿病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和《Journal of Diabetes Research》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

22
心血管内科获得的部分荣誉。院方供图

以临床科室科研能力提升为例,近年来,市五院心血管内科除了大力发展临床技术,先后开展了复杂冠脉病变精准介入治疗、缓慢心律失常及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等先进技术外,还专门引进了一位科研博士,参与“8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强化与标准血压控制对心血管疾病转归的影响”这一全国多中心大型临床研究,这也标志着科室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1
市五院获得的部分证书。院方供图

“目前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已初见成效,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大数据科研平台在院内的科研应用,助力医院科研水平大幅提升!”说起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市五院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李越飞表示。

市五院成为英国剑桥医学院成员单位。院方供图

心内科联合剑桥大学皇家帕普沃斯医院创建心脏卓越中心,开展的复杂危重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等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神经内科开展“神经学卓越中心”建设,开展的脑动脉血管内机械取栓术和头颈部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神经外科开展的脑深部刺激术(DBS)等处于市级先进水平;肝胆胰外科开展的肝胆胰肿瘤的标准化、精准化手术治疗及微创外科水平均达到市内先进水平;骨科开展微创四肢及骨盆骨折复位固定术、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成形术等使善高龄患者得到快速康复,椎间盘突出症的全内镜手术等处于市内领先水平;泌尿外科开展的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及泌尿系统肿瘤微创技术属于市级领先水平……近年来,按照“学科强院”、“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市五院医疗技术不断拓展,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也得到了周边群众的一致点赞与认可。

市五院新院效果图。院方供图

“2020年10月31日,医院迁建工程在南岸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正式开展建设。新院区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床位数1200张,总投资约22亿元。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拟于2023年底实现全院整体搬迁。未来,市五院全院员工将继续奋力拼搏,努力将医院打造成国际化、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高品质一流的美丽山水园林式大型综合医院,让人民群众享有舒适的就医环境、贴心的人文关怀、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便捷的医疗服务,谱写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新篇章!”说起医院未来的发展,市五院党委书记冯虎翼信心满满。

(文/马甜 视频制作/薛传真 通讯员/杨道凤)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马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