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多行业多领域,规模超300亿元
电子签名 方兴未艾(大数据观察·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电子签名技术正在多行业多领域落地开花,已基本覆盖金融、电子政务、医疗、房地产等行业,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覆盖多行业多领域,规模超300亿元
电子签名 方兴未艾(大数据观察·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来源:人民日报2022-11-11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电子签名技术正在多行业多领域落地开花,已基本覆盖金融、电子政务、医疗、房地产等行业,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借助电子签名,在线预约汽车试驾;启用电子签约服务,商品房买卖实现网签备案不见面;通过电子合同,远程委托平台购买理财类产品……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电子签名技术正在多行业多领域落地开花,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子签名,通俗来讲,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各类技术对电子文档进行电子形式的确认与签署。近年来,我国电子签名行业快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惠及日常生活

助力降本增效

登录电e签平台,只需在电子合同上直接点击确认并盖章,便可完成合同线上签订。

“第一次听说高压供用电合同可以电子网签时,感觉眼前一亮。”浙江凯达门业公司负责人说,能随时随地办理的电子签章,与线下签订具有同等法律效应,效率高还可靠。

引入电子签章,不仅流程更便捷,还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国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算过一笔账,使用电子签章后,按目前当地高压业务量计算,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超100万元。

利好企业同时,电子签名也在惠及日常生活。今年6月底,江苏南京市全面启用商品房买卖合同电子签约服务,购房人只需在相关APP平台或微信小程序下载电子合同,进行电子签名,便能完成远程网签备案。

“电子签名通过生物特征识别、银行卡要素等多重身份验证技术确保真实身份,在签名时采用加密登录、短信验证等方式保证签署人真实意愿,最后引用时间戳技术,实现签署内容可追溯、不可篡改。”赛迪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权说,这些技术特点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解决了异地签署、代签冒签等问题,为电子签名拓宽了应用领域。

目前,电子签名已基本覆盖金融、电子政务、医疗、房地产等行业。在金融领域,主要应用于信用卡业务、按揭服务、融资租赁等多场景,既优化用户体验,也推动实现金融安全;在人力资源领域,通过电子签名做到了面试登记、录用确认等环节的无纸化管理,还实现了劳动合同的高效批量签署。

多方因素影响

持续稳定增长

近年来,我国电子签名行业规模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赛迪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到2021年,我国电子签名行业规模从220亿元增长到308.6亿元。

“总体看,目前我国电子签名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软硬件提供商、电子签名服务商和终端用户在内的主体快速成长壮大。”在刘权看来,电子签名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系列因素的多方助推。

从外部看,政策支持和技术成熟,为电子签名的规范化应用扫清障碍。

2005年我国电子签名得到法律认证以来,相关法规及政策陆续出台,从“取消买卖商品房合同不能使用电子签名的限制”到“推动完善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等数字应用的基础设施”,再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身份统一认证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互信互认,政策利好下,电子签名与各行各业结合更为紧密。

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为电子签名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落地路径。人工智能与电子签名的融合,实现了电子合同的自动化管理,5G技术为电子签名的双向传输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从内部看,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日益强烈,使电子签名的行业潜力得到持续释放。

刘权说,电子签名关联企业管理、采购、交易等诸多环节,不仅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还有利于打造企业间的信任闭环,推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电子签名的应用场景不仅是电子合同、电子票据,还能对这些电子数据进行数字资产确权,如果发生纠纷,可以提供电子凭据。”南京壹证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圣东举例道,前不久给一家大型集团做供应链管理方案发现,线上系统处理完成后,有大量单据、文件、合同需要纸质打印,签字、盖章、寄送一整套流程下来,不仅没提高效率,还增加了工作量。“使用电子签名后,上述业务全程线上操作,降本增效的同时,还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得益于远程办公需求激增,2020年我国电子签名签署次数突破500亿大关,较上年同期增长超317%。随着更多用户对电子签名的使用频次及认可度的提升,将持续为行业增长注入动力。

推动健康发展

仍须完善监管

经历市场起步期、迈过高速发展期后,当前我国电子签名正步入应用深化期。

“据测算,目前全球电子签名渗透率约为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更低,仅为3%。”业内专家表示,这意味着广阔的市场增长潜力,特别是在数字化浪潮下,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持续释放,加之政策助推及绿色发展理念推广,我国电子签名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增长。

当然,推动电子签名行业快速成长,要持续发力技术研发。

“倘若没有新技术赋能,电子签名应用的便捷性和数据安全性将无法得到保障。”在马圣东看来,随着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电子签名行业的盈利空间将进一步下降,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加快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扩大电子签名行业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才能保持市场领先优势。

促进电子签名行业健康发展,也要不断加强行业管理。

“近年来,电子签名纠纷案件数量显著上升,主要集中在电子签名认证证书申请流程不规范、受理证书申请前向申请人告知有关事项不充分等问题,亟须对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刘权表示,此外,跨平台和跨领域电子签名互认仍存在壁垒,部分平台设置准入门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行业发展壮大。专家建议,相关部门通过出台、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电子签名在实际应用中的法律效力,优化电子签名应用环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人民日报记者 韩 鑫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覆盖多行业多领域,规模超300亿元
电子签名 方兴未艾(大数据观察·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2022-11-11 07:05:48 来源: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电子签名技术正在多行业多领域落地开花,已基本覆盖金融、电子政务、医疗、房地产等行业,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借助电子签名,在线预约汽车试驾;启用电子签约服务,商品房买卖实现网签备案不见面;通过电子合同,远程委托平台购买理财类产品……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电子签名技术正在多行业多领域落地开花,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子签名,通俗来讲,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各类技术对电子文档进行电子形式的确认与签署。近年来,我国电子签名行业快速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惠及日常生活

助力降本增效

登录电e签平台,只需在电子合同上直接点击确认并盖章,便可完成合同线上签订。

“第一次听说高压供用电合同可以电子网签时,感觉眼前一亮。”浙江凯达门业公司负责人说,能随时随地办理的电子签章,与线下签订具有同等法律效应,效率高还可靠。

引入电子签章,不仅流程更便捷,还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国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算过一笔账,使用电子签章后,按目前当地高压业务量计算,预计每年为企业节省成本超100万元。

利好企业同时,电子签名也在惠及日常生活。今年6月底,江苏南京市全面启用商品房买卖合同电子签约服务,购房人只需在相关APP平台或微信小程序下载电子合同,进行电子签名,便能完成远程网签备案。

“电子签名通过生物特征识别、银行卡要素等多重身份验证技术确保真实身份,在签名时采用加密登录、短信验证等方式保证签署人真实意愿,最后引用时间戳技术,实现签署内容可追溯、不可篡改。”赛迪网络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权说,这些技术特点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解决了异地签署、代签冒签等问题,为电子签名拓宽了应用领域。

目前,电子签名已基本覆盖金融、电子政务、医疗、房地产等行业。在金融领域,主要应用于信用卡业务、按揭服务、融资租赁等多场景,既优化用户体验,也推动实现金融安全;在人力资源领域,通过电子签名做到了面试登记、录用确认等环节的无纸化管理,还实现了劳动合同的高效批量签署。

多方因素影响

持续稳定增长

近年来,我国电子签名行业规模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赛迪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到2021年,我国电子签名行业规模从220亿元增长到308.6亿元。

“总体看,目前我国电子签名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上下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包括软硬件提供商、电子签名服务商和终端用户在内的主体快速成长壮大。”在刘权看来,电子签名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系列因素的多方助推。

从外部看,政策支持和技术成熟,为电子签名的规范化应用扫清障碍。

2005年我国电子签名得到法律认证以来,相关法规及政策陆续出台,从“取消买卖商品房合同不能使用电子签名的限制”到“推动完善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等数字应用的基础设施”,再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身份统一认证和电子证照、电子签章、电子公文等互信互认,政策利好下,电子签名与各行各业结合更为紧密。

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为电子签名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落地路径。人工智能与电子签名的融合,实现了电子合同的自动化管理,5G技术为电子签名的双向传输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从内部看,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日益强烈,使电子签名的行业潜力得到持续释放。

刘权说,电子签名关联企业管理、采购、交易等诸多环节,不仅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还有利于打造企业间的信任闭环,推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电子签名的应用场景不仅是电子合同、电子票据,还能对这些电子数据进行数字资产确权,如果发生纠纷,可以提供电子凭据。”南京壹证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圣东举例道,前不久给一家大型集团做供应链管理方案发现,线上系统处理完成后,有大量单据、文件、合同需要纸质打印,签字、盖章、寄送一整套流程下来,不仅没提高效率,还增加了工作量。“使用电子签名后,上述业务全程线上操作,降本增效的同时,还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得益于远程办公需求激增,2020年我国电子签名签署次数突破500亿大关,较上年同期增长超317%。随着更多用户对电子签名的使用频次及认可度的提升,将持续为行业增长注入动力。

推动健康发展

仍须完善监管

经历市场起步期、迈过高速发展期后,当前我国电子签名正步入应用深化期。

“据测算,目前全球电子签名渗透率约为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更低,仅为3%。”业内专家表示,这意味着广阔的市场增长潜力,特别是在数字化浪潮下,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持续释放,加之政策助推及绿色发展理念推广,我国电子签名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增长。

当然,推动电子签名行业快速成长,要持续发力技术研发。

“倘若没有新技术赋能,电子签名应用的便捷性和数据安全性将无法得到保障。”在马圣东看来,随着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电子签名行业的盈利空间将进一步下降,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加快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扩大电子签名行业高端产品市场份额,才能保持市场领先优势。

促进电子签名行业健康发展,也要不断加强行业管理。

“近年来,电子签名纠纷案件数量显著上升,主要集中在电子签名认证证书申请流程不规范、受理证书申请前向申请人告知有关事项不充分等问题,亟须对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刘权表示,此外,跨平台和跨领域电子签名互认仍存在壁垒,部分平台设置准入门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行业发展壮大。专家建议,相关部门通过出台、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电子签名在实际应用中的法律效力,优化电子签名应用环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人民日报记者 韩 鑫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