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心衰患者新福音 重庆市五院顺利摘取“起搏器皇冠上的明珠”
该技术的顺利开展填补了南岸区电生理起搏的空白。

难治性心衰患者新福音 重庆市五院顺利摘取“起搏器皇冠上的明珠”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1-15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王亚珠 杨道凤) 近日,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心血管内科徐强主任带领团队,成功为一例82岁患缺血性心肌病,并伴有阵发性室速、频发室性早搏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III级的患者实施了“左束支区域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植入术(LOT-CRTD)”。

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徐强主任正在为患者检查。院方供图

LOT-CRTD治疗技术融合了生理性起搏技术、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植入等多项技术手段,这是市五院首次独立自主完成该项综合技术。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市五院心血管内科已掌握缓慢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快速心律失常的器械植入及介入治疗的全部技术,填补了南岸区电生理起搏的空白。

首次为82岁老人开展LOT-CRTD手术 术后恢复良好

现年82岁的李爷爷,曾于2012年至2015年期间在市五院心内科分别在其心脏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共植入7枚支架,实现了完全血运重建的目的。今年10月27日,李爷爷因““反复胸痛20年,活动后气促15年,加重伴心悸1周”再次前往市五院就诊。

通过市五院门诊心血管内科医生诊断,初步诊断结果为:缺血性心肌病,并伴有阵发性室速、频发室性早搏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III级。为给患者制定详尽的诊疗方案,心血管内科即刻安排患者住院治疗。通过心脏超声进行检查显示:该患者心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76mm,射血分数20%。同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及支架无严重狭窄,排除冠脉病变及其它可逆因素。

心衰病人手术前数值。院方供图
心衰病人手术后数值。院方供图
患者术后X光透视图。院方供图

为实现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防止患者猝死的目的,根据现有心衰及起搏器植入指南,心血管内科主任徐强决定为患者进行(左束支区域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植入(LOT-CRTD)手术治疗。经过充足的术前准备,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李爷爷QRS波时限由术前200ms缩短至约127ms,术后恢复良好,即将出院。

掌握心衰器械治疗新技术 填补南岸区多项技术空白

据市五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强介绍,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所有类型心力衰竭5年内死亡率高达50-70%,有症状的进展性心衰1年内死亡率高达45%,远高于大多数恶性肿瘤的死亡率。 

慢性心力衰竭除药物治疗外,器械治疗一直是重要的治疗手段。LOT-CRT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植入术)不仅可纠正患者心室收缩不同步,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更有效地防治猝死,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

由于CRTD植入技术需结合电生理技术和冠脉介入技术,对术者的综合介入技术要求非常高,被誉为“起搏器皇冠上的明珠”,一直未能被普及。LOT-CRTD是目前国内治疗心衰的领先技术之一,在传统CRTD的基础上还结合了目前最新的生理性起搏技术,是传统CRTD的重要补充,可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全新技术。手术难度进一步增大,对术者的手术技巧要求进一步增高。

近年来,市五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在医院领导及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探求难治性心衰的非药物治疗前沿技术,弥补了南岸区起搏电生理技术的多项空白。

LOT-CRTD技术在市五院的成功独立自主开展,不但为心衰患者提供了更佳的治疗方案,而且标志着该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力衰竭器械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心血管内科简介

市五院心血管内科,是标准版国家认证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剑桥-仁济冠心病精准治疗中心、重庆市区域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心脏介入特色专科。开放床位70张, CCU床位10张。

科室已建成以病房、功能监测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危重病救治中心(CCU)等构成的完整学科。完成重庆市首例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房间隔穿刺+Ensite Precision三维标测系统的房颤患者肺静脉单圈隔离手术,填补了重庆市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主要技术

1.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指导下复杂危重冠脉病变的精准介入治疗;

3.ECOM和IABP支持下极高危冠心病的综合救治;

4.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包括三维标测系统);

5.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

6.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起搏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7.主动脉腔内治疗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8.重症心脏超声、食道超声、超声心脏声学造影;

特色医疗

1.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常规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球囊扩张(包括药物球囊)及冠脉支架植入术,为微创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患者术后无需卧床制动,增加了舒适程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尤其对不能耐受较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具有独特优势。

通过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血流储备分数检测(FFR)等,能精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及功能,对冠心病患者制定精准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案。

2.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射频消融术能根治大多数心律失常,如室上速、房速、房颤、房扑、室早、室速。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术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3.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人工心脏起搏器对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及伴有完全性左束支的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明显。科室目前开展的希氏束起搏、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保持了较好的电机械同步,显著降低患者住院率,改善患者预后。

4.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成功开展了外周动脉血管疾病(锁骨下动脉、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的介入治疗,无需麻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明显改善相应组织器官的缺血症状,防治相关并发症发生。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难治性心衰患者新福音 重庆市五院顺利摘取“起搏器皇冠上的明珠”

2022-11-15 15:21:56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王亚珠 杨道凤) 近日,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心血管内科徐强主任带领团队,成功为一例82岁患缺血性心肌病,并伴有阵发性室速、频发室性早搏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III级的患者实施了“左束支区域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植入术(LOT-CRTD)”。

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徐强主任正在为患者检查。院方供图

LOT-CRTD治疗技术融合了生理性起搏技术、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植入等多项技术手段,这是市五院首次独立自主完成该项综合技术。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市五院心血管内科已掌握缓慢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快速心律失常的器械植入及介入治疗的全部技术,填补了南岸区电生理起搏的空白。

首次为82岁老人开展LOT-CRTD手术 术后恢复良好

现年82岁的李爷爷,曾于2012年至2015年期间在市五院心内科分别在其心脏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共植入7枚支架,实现了完全血运重建的目的。今年10月27日,李爷爷因““反复胸痛20年,活动后气促15年,加重伴心悸1周”再次前往市五院就诊。

通过市五院门诊心血管内科医生诊断,初步诊断结果为:缺血性心肌病,并伴有阵发性室速、频发室性早搏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III级。为给患者制定详尽的诊疗方案,心血管内科即刻安排患者住院治疗。通过心脏超声进行检查显示:该患者心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76mm,射血分数20%。同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脉及支架无严重狭窄,排除冠脉病变及其它可逆因素。

心衰病人手术前数值。院方供图
心衰病人手术后数值。院方供图
患者术后X光透视图。院方供图

为实现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防止患者猝死的目的,根据现有心衰及起搏器植入指南,心血管内科主任徐强决定为患者进行(左束支区域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植入(LOT-CRTD)手术治疗。经过充足的术前准备,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后,李爷爷QRS波时限由术前200ms缩短至约127ms,术后恢复良好,即将出院。

掌握心衰器械治疗新技术 填补南岸区多项技术空白

据市五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强介绍,慢性心力衰竭(心衰)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所有类型心力衰竭5年内死亡率高达50-70%,有症状的进展性心衰1年内死亡率高达45%,远高于大多数恶性肿瘤的死亡率。 

慢性心力衰竭除药物治疗外,器械治疗一直是重要的治疗手段。LOT-CRT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植入术)不仅可纠正患者心室收缩不同步,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更有效地防治猝死,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

由于CRTD植入技术需结合电生理技术和冠脉介入技术,对术者的综合介入技术要求非常高,被誉为“起搏器皇冠上的明珠”,一直未能被普及。LOT-CRTD是目前国内治疗心衰的领先技术之一,在传统CRTD的基础上还结合了目前最新的生理性起搏技术,是传统CRTD的重要补充,可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全新技术。手术难度进一步增大,对术者的手术技巧要求进一步增高。

近年来,市五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在医院领导及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探求难治性心衰的非药物治疗前沿技术,弥补了南岸区起搏电生理技术的多项空白。

LOT-CRTD技术在市五院的成功独立自主开展,不但为心衰患者提供了更佳的治疗方案,而且标志着该院心血管内科在心力衰竭器械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心血管内科简介

市五院心血管内科,是标准版国家认证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剑桥-仁济冠心病精准治疗中心、重庆市区域重点学科、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心脏介入特色专科。开放床位70张, CCU床位10张。

科室已建成以病房、功能监测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危重病救治中心(CCU)等构成的完整学科。完成重庆市首例腔内超声指导下零射线房间隔穿刺+Ensite Precision三维标测系统的房颤患者肺静脉单圈隔离手术,填补了重庆市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主要技术

1.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腔内影像学和功能学指导下复杂危重冠脉病变的精准介入治疗;

3.ECOM和IABP支持下极高危冠心病的综合救治;

4.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包括三维标测系统);

5.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左束支区域起搏治疗;

6.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脏起搏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7.主动脉腔内治疗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8.重症心脏超声、食道超声、超声心脏声学造影;

特色医疗

1.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常规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球囊扩张(包括药物球囊)及冠脉支架植入术,为微创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患者术后无需卧床制动,增加了舒适程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尤其对不能耐受较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具有独特优势。

通过冠脉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血流储备分数检测(FFR)等,能精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及功能,对冠心病患者制定精准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方案。

2.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射频消融术能根治大多数心律失常,如室上速、房速、房颤、房扑、室早、室速。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射频消融术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

3.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人工心脏起搏器对于治疗缓慢心律失常,以及伴有完全性左束支的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明显。科室目前开展的希氏束起搏、左束支区域起搏,作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保持了较好的电机械同步,显著降低患者住院率,改善患者预后。

4.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成功开展了外周动脉血管疾病(锁骨下动脉、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的介入治疗,无需麻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明显改善相应组织器官的缺血症状,防治相关并发症发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马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