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医院老年与舒缓医学科:用尊重礼送人生最后一程,“安宁疗护”让生命优雅谢幕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生老病死,是人类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但除了知道“死亡”是人生的终点,你对“死亡”有更多的了解吗?当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你希望如何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你是否与家人、朋友有过一次畅谈“死亡”的经历?如果必须面对“死亡”,你是会用尽一切办法与病魔抢时间,还是会选择了无牵挂地安然告别?
让我们走进松山医院老年与舒缓医学科,在这里你可能会找到一些答案。
给癌痛患者一个“安宁”的归宿
“与舒缓科结缘,是母亲患癌的第六年,无药可医,无医院收治,还有止不了的癌疼一直折磨着我们全家,直到我们来到松山医院老年与舒缓医学科......”

张媛(化名)是一名癌症患者家属,其母亲患肺癌6年,母女俩长年奔波在重庆各大医院。2022年2月,张媛母亲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反酸、恶心、疼痛折磨着老人,除了短暂的对症治疗,医院也无计可施。“那段时间,我们成了医院‘流浪者’,这家待两天,那家待两天,没有一家医院肯收我母亲住院治疗。在那样的情况下,母亲也猜到了自己病情很严重,几乎心灰意冷。直到来到老年与舒缓医学科,我这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安稳下来。”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媛的声音里依然带着哽咽。
张媛母亲入院后评估的预计生存期是30天左右,彼时她正承受剧烈的癌痛,几乎所有的止痛药都对疼痛失了效,疲惫、单薄、羸弱充盈着她的身体。尽管入院前已经做好了无法治疗的准备,但身为子女的张媛还是希望母亲能痛苦再少一点,活得更久一点。

自打患者入院那刻起,科室的安宁疗护团队就开始了忙碌。李学军主任带领医生们开始研究疼痛管理方案:单一药物无法止痛那就进行组合用药;出现烧心、反胃的副作用立马调整药物;仅两三天就有了耐药反应继续研究新方案......只要患者还活着,就要让她身无痛苦。
护理团队专注于身体舒适感精心照护:每次输液都像哄孩子一般耐心;仔细擦洗患者身体让她保持洁净;除了医疗照护更将患者视为一个完整的人,关心她今天舒适吗?心情好吗?充分注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
社工李姐则是心灵慰藉师,默默无闻做好连接医生、护士、患者、亲属“桥梁”的同时。为患者及亲属提供心理指导、精神支持,帮助他们完成遗愿清单,陪伴他们安详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2022年5月18日清晨,没有床旁仪器的报警声、没有来回匆忙的脚步声、没有紧张抢救的嘈杂声......仅仅是在亲朋好友的安静陪伴下,张媛母亲安静祥和的离开了。“对于母亲的离去,我依然感到悲伤。但庆幸的是,我不会被悲伤左右,仍能积极回归到原本的生活轨迹,相信这也是母亲想看到的结局。在这个过程中,感谢李主任、护士妹妹们、社工李姐,是你们的一路陪伴,感谢所有人的坚定信念,让我们在艰苦和困境中一次次冲出。”在亲身体验了安宁疗护后,张媛也表示未来,她希望能有机会成为一名社工,能为其他受疾病折磨的家庭带去力量和安慰。

用尊重礼送人生的最后一程
尽管老年与舒缓医学科成科刚满一周年,但如张媛一家的温馨故事一直都在上演。科室主任李学军说道:“开科一年,我们总共服务了40多位患者,在这一年里送走的患者比我从医20余年送走的患者总数还要多很多。但在这里的每一位患者得到了精心的治疗,悉心的照护,他们的每一种痛苦,都能得到回应,每一个家庭的焦虑也都能得到抚慰。”
对于安宁疗护,许多人都存在误区,认为它是“放弃治疗”。但其实它只是人生最后一程的另一种选择。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定义是:安宁疗护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病患所进行的积极而非消极的照顾,对疼痛及其他症状的控制,是为了尽可能提升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品质到最好的程度。

李学军主任强调,安宁疗护会借助严格的疼痛管理、症状管理、舒适照料等医疗手段,减轻患者因疾病导致的不适感,对患者身体、心灵、社会以及灵性会进行全方位照护,积极而全面地帮助患者活得有质量,追求生命末期的安详与尊严。对生命的定义不止有长度,更有宽度和维度。而安宁疗护的意义就是提升生命的质量,最终目的是让:临终者善终、失亲者善别、在世者善生、让生命更有尊严。

安宁疗护服务的提供者,是一支由医生、护士、社工等共同组成的多学科协作团队。作为团队里的护理组长,夏艳在谈及工作时说道:“这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尊重患者,围绕患者心理、身体舒适感提供服务。”不止是打针、输液,还有听觉、嗅觉、视觉,一切能够调动患者愉悦感的方式,护理团队都通达谙练。

芳香疗法:芳疗师按科学比例调配精油,通过涂抹按摩、熏香嗅吸、泡浴等,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焦虑、抑郁,改善睡眠。病房里年近八旬的刘奶奶,因为药物反应常常感到恶心想吐,甚至无法进食、入眠。夏艳得知奶奶喜爱柑橘味后,常常用精油为其按摩,并在枕头上滴几滴精油,大大缓解了刘奶奶的不适感。老人夸奖道:“这方法让人好舒服,不吃药不打针就缓解症状了,香喷喷的同时效果还好得很”。
音乐疗法:以音乐为媒体进行治疗。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程婆婆肿瘤晚期在老年与舒缓医学科住院,期间其大儿子几乎每天下午都要在病房拉二胡给婆婆听,曼妙音乐环绕再加上家人陪伴在侧。这一段舒心时光让平时少言寡语的程婆婆开心的笑了,使得病情获得了暂时的好转。
如何能让患者心无牵挂?这是社工李姐的工作重点之一,“遗愿清单”则是其中的一把关键钥匙。除了病情发展外,她会关注患者的家庭关系、居住环境,与患者、家属深入沟通,了解每个家庭的故事。进而引导患者梳理出一份内容丰富的遗愿清单:同亲密朋友见一面、能在病情好转时回家一趟、叮嘱家庭成员分配财产......
这些心愿无关大小,旨在帮助患者回顾人生之路,提出未被满足或者心中潜藏已久的愿望。然后逐个去达成,为患者实现得偿所愿的心里满足感,以此获得精神上的安宁。


“每一个离世的生命,消逝的只是躯壳,Ta们的灵魂都幻化成宇宙中的一滴水、一片云、一缕阳光、一阵微风、一颗恒星,时刻围绕在爱Ta及Ta所爱的人身边,从未曾远离。”
这是李学军主任在收到患者感谢时写下的一段话,其诠释的是她心目中生命的意义。尽管安宁疗护无法创造奇迹,但因为他们的存在,给了疲惫而绝望的家庭最后一丝慰藉。在生命走向谢幕,幻化入宇宙的过程中,她和她的团队始终充当着一个陪伴者,以尊重的姿态礼送每一个生命离开。(文/吴瑞雪 图/院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