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里,一颗颗璀璨的“守护星”

深夜里,一颗颗璀璨的“守护星”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11-17
11

南岸区人民医院内科医生荆海正在接诊。记者 李志峰 摄/视觉重庆

夜已深,人未静。

这些天来,在重庆,大部分市民已入睡,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平凡岗位,鏖战疫魔,不舍昼夜,保障社会稳定运转。

11月16日夜至17日凌晨,重庆日报记者在沉沉夜色中“见”到了他们——

21∶00

“雷锋的士”女驾驶员王斌:

“当好疫情下的城市夜间‘摆渡人’”

16日21∶00,在集中居住点——沙坪坝区台州大酒店,王斌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标明每一次转运任务的出车与完成时间,复盘了白天的任务。

“趁没有任务的时候整理下,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想想怎么改进会更好。”王斌说,“有些路线我也不是很熟悉,打开手机地图看看怎么走。”

王斌是为数不多的抗疫“雷锋的士”女驾驶员。本轮疫情发生后,她主动申请为转运人员提供驾乘服务,当起了城市夜间“摆渡人”:白天一般待在宾馆养精蓄锐,晚上随时接受转运任务。

15日22∶30,王斌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前往沙坪坝区利景花园小区,转运相关人员至磁器口旅游大巴停车场。王斌以最快的速度穿戴整齐,联系被转运人员,明确接送点,不忘提醒对方准备好生活必需品。

20分钟后,王斌如约到达指定地点。转运途中,一位50多岁的女士比较激动,感觉自己是被当成“坏人”转运。“大姐别这么想,我们接你是对你负责,没问题最好,真的有什么在隔离点也能及时发现、转诊。”一路上,王斌做着这位女士的思想工作,让她平静了很多。

大约一个小时后转运任务结束,王斌回到酒店,赶紧小眯一会儿。16日凌晨1点半左右,电话铃声再次响起。王斌反射性地从床上翻身起来,这一次是去富洲新城小区转运相关人员。

“这次接的是一对母女,她们比较配合。”王斌一路跟母女俩有说有笑,也不觉得累。“转运时候也需要注意乘客的情绪,不同的精神状态有不同的沟通方式。”王斌说,自己要尽全力当好疫情下的城市夜间“摆渡人”。

22∶30

电动列车司机兰漫漫:

“哪怕只有一人,我也要把他安全送到目的地”

16日22∶30,单轨三号线从江北机场T2航站楼站驶出,开往重庆交通大学方向,这是当天的末班车。

重庆轨道集团运营三公司电动列车司机兰漫漫是这趟车的驾驶员。发车前,她习惯性地回头看向列车车厢,只有零星几名乘客。

平日里,三号线是重庆轨道交通线网中最繁忙的一条,日均载客量在70万至90万人次,而现在日均只有1.1万人次左右。

乘客锐减,但线路不能停。这是她连续上班的第八天。

“疫情期间乘客特别少,尤其是夜间,有些站甚至都不会有乘客上车,但我们必须按照发车计时器规定的时间发车、到站。”兰漫漫告诉记者。

即便如此,她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作为司机,我的使命就是不漏掉任何一个乘客,哪怕列车上只有一人,我也要把他安全送到目的地。”

末班车到达终点站时,快到凌晨,兰漫漫还要进行半个多小时的收尾工作,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辛苦:“我在三号线服务7年了,现在正是重庆疫情最严峻的时期,轨道人更要坚守岗位,满足市民的乘车需求。”

23∶30

巴南蓝天救援队队员黄波:

“我还没来得及对他说声‘谢谢’”

16日23∶30,室外温度仅10℃左右,在巴南区李家沱街道巴南大道路口,巴南蓝天救援队队员黄波等志愿者坚守着岗位,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仔细查验。

路灯下,远远走来一名中年男子,一手提着保温水瓶,一手提着个塑料口袋。男子径直走到黄波面前,说:“我看了你的视频,特意给你们送点热茶过来。”

原来,两个多小时前,黄波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了值守视频。这名网名叫“云卷云舒—美丽山城人”的男子无意中刷到了黄波发布的视频,想着自己居住地和黄波值守的路口很近,便在评论区留言,表示要送热水过去。

随后,他烧好热水,带上一口袋茶杯,提上一些水果,趁着每天能出门一次的机会,来到了黄波值守的路口。

“大家有这份心,我们已经很感动了。没想到他真送过来了。”尽管黄波一再询问,送来热茶和水果的“云卷云舒—美丽山城人”却始终不肯留下自己的名字,“我就是一个被你们保护的普通人,能为你们做点事,我很开心。”

挥手告别时,手捧热茶的黄波湿了眼眶,“我甚至还没来得及对他说声‘谢谢’。非常感谢广大居民的关心和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

0∶20

九龙坡区冶金村社区书记邓文竹:

“我们必须一起面对,共渡难关”

“邓书记,接‘阳’车到了,请安排一下后续工作。”17日00∶20,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冶金村社区书记邓文竹回到社区,正准备吃晚饭,谁知饭盒还没揭开,电话就来了。

事不宜迟。邓文竹放下盒饭,马上调度各网格,督促联系患者本人迅速转运。

回办公室之前,邓文竹一直在忙:21点的时候,听说一位90岁高龄居民想买点药,她赶紧帮忙代购,并将社区的爱心蔬菜送上门;22点,得知辖区高风险区一位居民突发脑梗,她立即联系家属和医院,将患者闭环护送至医院就医;23点过,辖区一个小孩高烧,她又帮着联系送医救治……

17日00∶30左右,各网格人员转运完毕回到社区。邓文竹组织大家召开每日复盘会,对社区各网格当前特殊人员情况进行汇总,并对当日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对晚上“追阳”任务、转运,次日核酸检测、调度协调、布控人员、物资分配等工作进行安排。

“请容我再啰嗦几句……”因用嗓过度,邓文竹的喉咙已经沙哑,但她对一些事情,还在反复叮嘱,“严峻的疫情面前,我们必须一起面对,共渡难关。只要疫情能得到控制,再苦再累都值得!”

0∶40

南岸区人民医院内科医生荆海:

“无论有无核酸证明,均先行救治”

“医生,快来看看,娃儿痛得遭不住了。”17日00∶40,在南岸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门口走廊,响起了焦急的呼救声。

值班的内科医生荆海循声赶忙跑出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推着一个运货物的小拖车,上面蜷缩着一个女孩。

原来,家住南坪万达广场的小范,今年24岁,下腹已经痛了3天。看见女儿实在痛得受不了,老范赶紧把女儿送到离家不远的医院。

见病人已经痛得无法起身,荆海一边安排护士把父女俩安排到过渡抢救室,一边去帮小范挂号。办完回来,荆海向老范了解情况,初步诊断小范是阑尾穿孔。他安排护士迅速给小范抽血、做心电图以及床旁彩超、拍CT。

大约一个小时后,小范的检测报告和CT结果都出来了,荆海告诉老范得马上通知外科医生进行会诊并进行手术,不能再耽搁。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为保证群众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就医,医院急诊科一直保持着24小时接诊。同时,医院也开辟了绿色通道。”荆海补充说,无论有无核酸检测证明,均先行救治。

3∶00

检疫人员周长英:

“市民能吃上放心肉,我再累也值得”

17日凌晨3点,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璧城定点屠宰厂内灯火通明。

厂长罗永树正在巡查智能化生猪屠宰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在他身后,身着白大褂的检疫人员周长英为每头生猪进行检验检疫。

“白天要对进场的每一车生猪进行静脉血采样抽检等检疫,晚上则重点是在生猪屠宰时同步进行检疫,包括胴体检疫、内脏检疫、旋毛虫镜检等。”周长英说,每一头猪都必须通过检疫,才能进入市场。

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事把家都“搬”到了屠宰厂,自觉按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闭环管理,确保每一头从屠宰场流向市场的猪都是安全的。“虽然这几天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但大家能吃上安全放心肉,我再累也是值得的。”周长英说。

为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生猪生产,罗永树也住进了屠宰厂,每天从晚上9点一直忙到次日凌晨5点。

目前,该厂日屠宰加工生猪超过2000头,每天可产出200多吨生猪鲜肉供应重庆中心城区。

(记者 韩毅 崔曜 杨铌紫 陈维灯 陈国栋 李志峰 赵伟平)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深夜里,一颗颗璀璨的“守护星”

2022-11-17 07:36:26 来源:
11

南岸区人民医院内科医生荆海正在接诊。记者 李志峰 摄/视觉重庆

夜已深,人未静。

这些天来,在重庆,大部分市民已入睡,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平凡岗位,鏖战疫魔,不舍昼夜,保障社会稳定运转。

11月16日夜至17日凌晨,重庆日报记者在沉沉夜色中“见”到了他们——

21∶00

“雷锋的士”女驾驶员王斌:

“当好疫情下的城市夜间‘摆渡人’”

16日21∶00,在集中居住点——沙坪坝区台州大酒店,王斌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标明每一次转运任务的出车与完成时间,复盘了白天的任务。

“趁没有任务的时候整理下,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想想怎么改进会更好。”王斌说,“有些路线我也不是很熟悉,打开手机地图看看怎么走。”

王斌是为数不多的抗疫“雷锋的士”女驾驶员。本轮疫情发生后,她主动申请为转运人员提供驾乘服务,当起了城市夜间“摆渡人”:白天一般待在宾馆养精蓄锐,晚上随时接受转运任务。

15日22∶30,王斌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前往沙坪坝区利景花园小区,转运相关人员至磁器口旅游大巴停车场。王斌以最快的速度穿戴整齐,联系被转运人员,明确接送点,不忘提醒对方准备好生活必需品。

20分钟后,王斌如约到达指定地点。转运途中,一位50多岁的女士比较激动,感觉自己是被当成“坏人”转运。“大姐别这么想,我们接你是对你负责,没问题最好,真的有什么在隔离点也能及时发现、转诊。”一路上,王斌做着这位女士的思想工作,让她平静了很多。

大约一个小时后转运任务结束,王斌回到酒店,赶紧小眯一会儿。16日凌晨1点半左右,电话铃声再次响起。王斌反射性地从床上翻身起来,这一次是去富洲新城小区转运相关人员。

“这次接的是一对母女,她们比较配合。”王斌一路跟母女俩有说有笑,也不觉得累。“转运时候也需要注意乘客的情绪,不同的精神状态有不同的沟通方式。”王斌说,自己要尽全力当好疫情下的城市夜间“摆渡人”。

22∶30

电动列车司机兰漫漫:

“哪怕只有一人,我也要把他安全送到目的地”

16日22∶30,单轨三号线从江北机场T2航站楼站驶出,开往重庆交通大学方向,这是当天的末班车。

重庆轨道集团运营三公司电动列车司机兰漫漫是这趟车的驾驶员。发车前,她习惯性地回头看向列车车厢,只有零星几名乘客。

平日里,三号线是重庆轨道交通线网中最繁忙的一条,日均载客量在70万至90万人次,而现在日均只有1.1万人次左右。

乘客锐减,但线路不能停。这是她连续上班的第八天。

“疫情期间乘客特别少,尤其是夜间,有些站甚至都不会有乘客上车,但我们必须按照发车计时器规定的时间发车、到站。”兰漫漫告诉记者。

即便如此,她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作为司机,我的使命就是不漏掉任何一个乘客,哪怕列车上只有一人,我也要把他安全送到目的地。”

末班车到达终点站时,快到凌晨,兰漫漫还要进行半个多小时的收尾工作,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辛苦:“我在三号线服务7年了,现在正是重庆疫情最严峻的时期,轨道人更要坚守岗位,满足市民的乘车需求。”

23∶30

巴南蓝天救援队队员黄波:

“我还没来得及对他说声‘谢谢’”

16日23∶30,室外温度仅10℃左右,在巴南区李家沱街道巴南大道路口,巴南蓝天救援队队员黄波等志愿者坚守着岗位,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仔细查验。

路灯下,远远走来一名中年男子,一手提着保温水瓶,一手提着个塑料口袋。男子径直走到黄波面前,说:“我看了你的视频,特意给你们送点热茶过来。”

原来,两个多小时前,黄波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了值守视频。这名网名叫“云卷云舒—美丽山城人”的男子无意中刷到了黄波发布的视频,想着自己居住地和黄波值守的路口很近,便在评论区留言,表示要送热水过去。

随后,他烧好热水,带上一口袋茶杯,提上一些水果,趁着每天能出门一次的机会,来到了黄波值守的路口。

“大家有这份心,我们已经很感动了。没想到他真送过来了。”尽管黄波一再询问,送来热茶和水果的“云卷云舒—美丽山城人”却始终不肯留下自己的名字,“我就是一个被你们保护的普通人,能为你们做点事,我很开心。”

挥手告别时,手捧热茶的黄波湿了眼眶,“我甚至还没来得及对他说声‘谢谢’。非常感谢广大居民的关心和配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

0∶20

九龙坡区冶金村社区书记邓文竹:

“我们必须一起面对,共渡难关”

“邓书记,接‘阳’车到了,请安排一下后续工作。”17日00∶20,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冶金村社区书记邓文竹回到社区,正准备吃晚饭,谁知饭盒还没揭开,电话就来了。

事不宜迟。邓文竹放下盒饭,马上调度各网格,督促联系患者本人迅速转运。

回办公室之前,邓文竹一直在忙:21点的时候,听说一位90岁高龄居民想买点药,她赶紧帮忙代购,并将社区的爱心蔬菜送上门;22点,得知辖区高风险区一位居民突发脑梗,她立即联系家属和医院,将患者闭环护送至医院就医;23点过,辖区一个小孩高烧,她又帮着联系送医救治……

17日00∶30左右,各网格人员转运完毕回到社区。邓文竹组织大家召开每日复盘会,对社区各网格当前特殊人员情况进行汇总,并对当日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对晚上“追阳”任务、转运,次日核酸检测、调度协调、布控人员、物资分配等工作进行安排。

“请容我再啰嗦几句……”因用嗓过度,邓文竹的喉咙已经沙哑,但她对一些事情,还在反复叮嘱,“严峻的疫情面前,我们必须一起面对,共渡难关。只要疫情能得到控制,再苦再累都值得!”

0∶40

南岸区人民医院内科医生荆海:

“无论有无核酸证明,均先行救治”

“医生,快来看看,娃儿痛得遭不住了。”17日00∶40,在南岸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门口走廊,响起了焦急的呼救声。

值班的内科医生荆海循声赶忙跑出去,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推着一个运货物的小拖车,上面蜷缩着一个女孩。

原来,家住南坪万达广场的小范,今年24岁,下腹已经痛了3天。看见女儿实在痛得受不了,老范赶紧把女儿送到离家不远的医院。

见病人已经痛得无法起身,荆海一边安排护士把父女俩安排到过渡抢救室,一边去帮小范挂号。办完回来,荆海向老范了解情况,初步诊断小范是阑尾穿孔。他安排护士迅速给小范抽血、做心电图以及床旁彩超、拍CT。

大约一个小时后,小范的检测报告和CT结果都出来了,荆海告诉老范得马上通知外科医生进行会诊并进行手术,不能再耽搁。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为保证群众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就医,医院急诊科一直保持着24小时接诊。同时,医院也开辟了绿色通道。”荆海补充说,无论有无核酸检测证明,均先行救治。

3∶00

检疫人员周长英:

“市民能吃上放心肉,我再累也值得”

17日凌晨3点,重庆琪金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璧城定点屠宰厂内灯火通明。

厂长罗永树正在巡查智能化生猪屠宰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在他身后,身着白大褂的检疫人员周长英为每头生猪进行检验检疫。

“白天要对进场的每一车生猪进行静脉血采样抽检等检疫,晚上则重点是在生猪屠宰时同步进行检疫,包括胴体检疫、内脏检疫、旋毛虫镜检等。”周长英说,每一头猪都必须通过检疫,才能进入市场。

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事把家都“搬”到了屠宰厂,自觉按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闭环管理,确保每一头从屠宰场流向市场的猪都是安全的。“虽然这几天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但大家能吃上安全放心肉,我再累也是值得的。”周长英说。

为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生猪生产,罗永树也住进了屠宰厂,每天从晚上9点一直忙到次日凌晨5点。

目前,该厂日屠宰加工生猪超过2000头,每天可产出200多吨生猪鲜肉供应重庆中心城区。

(记者 韩毅 崔曜 杨铌紫 陈维灯 陈国栋 李志峰 赵伟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