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跳水”群众“减负” 14类医用耗材集采在江北落地实施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李黎)减轻看病费用负担,是老百姓一直以来的期盼。药品和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让愿望成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今(17)日从重庆市江北区医保局了解到,2019年以来,江北区以实施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为突破口,着力化解群众“看病贵”等焦点问题,全面推动集采药品耗材落地江北,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中旬,江北区已累计参与31个批次集中采购,其中采购503个药品品种、14类耗材品种。已完成的6个批次药品任务采购金额2651.04万元,实际采购金额达5619.46万元,超额完成集采任务采购金额211.97%。
挤出 “水分” 耗材价格“跳水”
江北持续让百姓享受医改红利
“和以前相比,省了五千多块钱。”近日,市民王先生在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做完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由于赶上人工晶体集中带量采购好政策,他省下了一大笔费用。
王先生选择的多焦人工晶体,是目前市面上较昂贵、但效果好的人工晶体。
“多焦人工晶体属于高端人工晶体,集采前单是人工晶体的价格就要一万多,医疗保险报账下来也要小一万。”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眼科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5月,江北区落实“人工晶体带量采购”政策后,人工晶体价格实现了“高台跳水”。
以王先生选择的多焦晶体为例,实行带量采购以前,病人购买多焦晶体自费需要9000元,实行带量采购以后,只需要不到4000元。而带量前几千元至上万元的人工晶体带量后基本实现了一半以上的降幅。
据江北区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北区共有2家医院参与人工晶体集采,共计签约采购中选人工晶体1095个,预计将减轻白内障患者就医负担257.73万元。
不仅是人工晶体,集采后14类医用耗材大幅降价,惠及更多患者。如心脏支架价格降幅超过93%,人工关节产品价格从平均3万元降到1万块以内,降幅达80%以上。
江北区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工作的持续推进,未来,集采品种和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江北区医保局将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动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落地,满足临床药品供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改革红利惠及广大患者。
用好“结余留用” 激励集采积极性
江北区已累计拨付结余留用资金逾53万元
落实集采药品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是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顺利实施、推动集采工作扩面增量的重要举措。
江北区医保局工作人员杜政介绍,为切实发挥结余留用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江北区医保局严格依照时间节点,积极推进国家集采药品医保资金结余留用工作。
为让辖区内医疗机构了解掌握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江北区医保局组织召开专题培训,就结余留用政策实施方案以及考核办法进行说明,并对考核指标内容进行解读,确保各医疗机构报量数据准确规范。
同时,江北区医保局重点围绕执行药品集采规定、合理控制药品费用、落实集采价格等指标,逐一核查医疗机构数据、佐证材料、自查报表,确保考核打分公平公正。
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2022年获得医保结余留用资金14万余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医院相关人员绩效,可以激励医务人员合理用药、优先使用集采中选药品。”该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2022年,江北区医保局结合市医保局考核得分情况,对14家参加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医疗机构申报采购的结余留用资金进行考核、综合打分,其中11家医疗机构获得医保结余留用金奖励近40万元,较第一批只有2家医疗机构获得结余留用资金约13万元,上涨189.65%。
创新支付方式 缓解回款慢
江北完成8个批次预付金拨付逾2500万
医院集中采购企业的药品和耗材,回款周期慢一直是医药企业难题。
“由于采购程序上是先供货再付款,企业从医院回款慢已经成为了常态。”一位民营医药企业负责人表示,药企在集采后利润已降低,如果再遇到拖欠款的问题,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为了缓解药企“回款慢”难题,江北区医保局一方面积极与区卫健委对接,做好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及医用耗材招采职能的划转,由原来医疗机构申请+医药采购联合体统一采购支付的方式,改进为“医疗机构(医联体)直接采购结算+医保部门监管模式”,缩短付款时间。
另一方面,江北区医保局严格执行集采医保预付金政策,高效落实助企纾困具体措施,有效减轻医疗机构垫付压力,缩短药企回款时间,降低交易成本。将协议医疗机构中选药品采购总金额的50%按规定时间预付给协议医药机构,截至目前共完成8个批次预付金计算及拨付工作,金额共计2588.62万元。结余留用政策配合医保预付机制,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果和效率。
接下来,江北区医保局将继续推进国家和省市联盟集采中选结果落地实施,提速扩面推进集中带量采购工作,进一步扩大集采品种覆盖范围,切实让老百姓用上“便宜的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