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全球经济仍将承压

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全球经济仍将承压

来源:中国网 2022-11-24

陈放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释放出“鸽派信号”。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基于当前情况,放缓加息节奏可能是合适的。在11月议息会议结束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曾表示,美联储最早可能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放缓紧缩步伐。那么,本轮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是否已经接近尾声?从目前情况来看,作出这种判断还为时尚早。

首先,美联储官员开始讨论放缓加息节奏,主要是因为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7%,弱于市场预期的8%;10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8%,也弱于市场预期的8.3%。物价水平的超预期回落似乎预示着美国本轮快速加息已经取得了预料之外的效果。考虑到货币政策效果滞后性带来的风险,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进一步观察货币紧缩政策的效果也是情理之中。此外,美联储在衡量通胀时主要参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而非CPI。因此,本月底公布10月美国PCE数据将对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具有更清晰的指导意义。

其次,放缓加息步伐并不意味着加息结束。目前,市场仍然预计美联储加息的“终端利率”在5%以上,而当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仅为3.75%—4%。这意味着,如果12月的议息会议加息50个基点,2023年美联储仍需要通过两到三次议息会议才能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推升至5%以上。美国投行高盛在11月16日的一份研报中预测,美联储会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并将在2023年的2月、3月和5月各加息25个基点。

最后,美联储加息周期的最终持续时间取决于通胀情况。为了使通胀得到有效控制,美联储在达到“终端利率”水平后,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的高利率环境。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联储观察工具”,当前的市场交易力量预计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到2023年四季度才可能出现拐点。根据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预测,2024年年底美国的通胀才能回落至2%的长期目标水平。因此,在2024年年底之前,美国经济都将处于高政策利率环境中。

对于全球其他经济体而言,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十分明显。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向市场和居民端投放了大量流动性,推高了全球通胀水平。如今,美联储快速加息,也打乱了全球其他经济体从疫情中复苏的步伐。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如果不跟随美国的加息步伐就会面临资金外流、货币贬值等压力。但是,如果跟随美国的加息步伐,多数经济体很可能会从“复苏模式”快速切换至“衰退模式”。

这种两难的选择,让很多国家进退失据,也让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在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将从2021年的6.0%降至3.2%,并将2023年的全球GDP增速进一步下调至2.7%。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3年全球经济仍将承压。一方面,美国维持较高政策利率水平将会持续回笼美元流动性。这不仅会降低全球经济活力,还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较为依赖海外资本投资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美国回笼美元流动性将对其经济造成较大冲击。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IMF秋季年会上表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正受到美元走强、借贷成本高企和资本外流“三重打击”。

另一方面,美国高利率水平也会压缩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空间。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绝大多数国家均无法像中国一样采取“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考虑到2023年美国大概率仍将维持较高政策利率水平,各国为了平衡外汇市场波动、减缓资金外流速度,必然会被迫将本国政策利率也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从而压缩了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空间。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全球经济仍将承压

2022-11-24 12:21:38 来源:

陈放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释放出“鸽派信号”。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基于当前情况,放缓加息节奏可能是合适的。在11月议息会议结束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曾表示,美联储最早可能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放缓紧缩步伐。那么,本轮美联储的加息周期是否已经接近尾声?从目前情况来看,作出这种判断还为时尚早。

首先,美联储官员开始讨论放缓加息节奏,主要是因为美国通胀超预期回落。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7%,弱于市场预期的8%;10月美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8%,也弱于市场预期的8.3%。物价水平的超预期回落似乎预示着美国本轮快速加息已经取得了预料之外的效果。考虑到货币政策效果滞后性带来的风险,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进一步观察货币紧缩政策的效果也是情理之中。此外,美联储在衡量通胀时主要参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而非CPI。因此,本月底公布10月美国PCE数据将对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具有更清晰的指导意义。

其次,放缓加息步伐并不意味着加息结束。目前,市场仍然预计美联储加息的“终端利率”在5%以上,而当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仅为3.75%—4%。这意味着,如果12月的议息会议加息50个基点,2023年美联储仍需要通过两到三次议息会议才能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推升至5%以上。美国投行高盛在11月16日的一份研报中预测,美联储会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并将在2023年的2月、3月和5月各加息25个基点。

最后,美联储加息周期的最终持续时间取决于通胀情况。为了使通胀得到有效控制,美联储在达到“终端利率”水平后,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的高利率环境。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联储观察工具”,当前的市场交易力量预计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到2023年四季度才可能出现拐点。根据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预测,2024年年底美国的通胀才能回落至2%的长期目标水平。因此,在2024年年底之前,美国经济都将处于高政策利率环境中。

对于全球其他经济体而言,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十分明显。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向市场和居民端投放了大量流动性,推高了全球通胀水平。如今,美联储快速加息,也打乱了全球其他经济体从疫情中复苏的步伐。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如果不跟随美国的加息步伐就会面临资金外流、货币贬值等压力。但是,如果跟随美国的加息步伐,多数经济体很可能会从“复苏模式”快速切换至“衰退模式”。

这种两难的选择,让很多国家进退失据,也让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在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将从2021年的6.0%降至3.2%,并将2023年的全球GDP增速进一步下调至2.7%。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23年全球经济仍将承压。一方面,美国维持较高政策利率水平将会持续回笼美元流动性。这不仅会降低全球经济活力,还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较为依赖海外资本投资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美国回笼美元流动性将对其经济造成较大冲击。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IMF秋季年会上表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正受到美元走强、借贷成本高企和资本外流“三重打击”。

另一方面,美国高利率水平也会压缩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空间。在美联储加息的大背景下,绝大多数国家均无法像中国一样采取“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考虑到2023年美国大概率仍将维持较高政策利率水平,各国为了平衡外汇市场波动、减缓资金外流速度,必然会被迫将本国政策利率也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从而压缩了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空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秋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