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丨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抗菌药不是“万能药”,切勿滥用
本期好医声每日科普邀请到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刘海林博士带大家科学认识抗菌药物,提升用药安全意识。

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丨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抗菌药不是“万能药”,切勿滥用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1-24

“医生,我这两天有点感冒,喉咙又肿又痛,你给我开点阿莫西林嘛。”这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情形,许多老百姓把头孢、阿莫西林视作消炎的“万能药”,但凡有点头疼脑热都喜欢来上两粒,甚至达到了“家家常备”的地步。但其实这些“消炎药”属于抗菌药物,如果随意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二重感染等不良后果。

本期好医声每日科普邀请到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刘海林博士带大家科学认识抗菌药物,提升用药安全意识。


专 家 简 介

- Expert introduction -
刘

刘海林,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呼吸专业临床药师 临床药理学博士。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重庆市“优秀药师”。主持重庆市科技局等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

抗菌药物就是“消炎药”吗?

在讲解“消炎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炎症?

炎症是指集体对于感染,外来物质或其他原因所致损伤的一种应激反应,临床表现有特定的部位“红、肿、热、痛”,或全身的反应,如发热等不适。消炎药是指能抑制炎症一类药物,常用的消炎药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和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两大类。

刘海林介绍,导致身体产生炎症反应的因素很多,一般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炎症是由于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感染机体导致的炎症,这类感染需要抗菌药物治疗;非感染性炎症是由于抗原刺激、无创性外伤、自身免疫等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炎症,如关节扭伤后出现的红肿热痛、或风湿性关节炎等,这类炎症需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无治疗

 抗菌药物是指针对引起炎症的细菌真菌等感染性致病因子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常见的有阿莫西林、头孢、左氧氟沙星等。其本身不能直接抑制炎症反应,对于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等无治疗效果。所以抗菌药物不是消炎药。

VCG41157394396
抗菌药物效果“好”,能“随便”用吗?

现在不少人把抗菌药物当成“万能药”,一有感冒发烧、咳嗽、发烧、嗓子疼、腹痛、腹泻等情况就会想到吃点抗菌药物,甚至主动要求打点滴“消消炎”,还有人经常服用抗菌药物预防生病。

但其实抗菌药物主要用来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因此在使用前需弄清究竟是不是有感染、是什么病原体感染,才能确保用药的正确有效。如果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带来以下危害:

1.诱发细菌耐药: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接触药物过后,某些微生物会被药物杀死,但某些抵抗力好的“佼佼者”会存活下来,这些“佼佼者”不断复制、进化,变得更加强大,甚至成为“超级细菌”,以后再遇到同一种药物时,就会有很强的抵抗力,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由“超级细菌”诱发的感染,将会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

2. 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此外,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均可引起肝损害等。

3.导致二重感染: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群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群则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日常使用抗菌药物,警惕这六大误区

误区一:只要是炎症,就使用抗菌药

如上述所言,不是所有的“炎症”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有些炎症如过敏性鼻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是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一句话总结:不是病原菌引起的炎症,不能用抗菌药物。

误区二:感冒就用抗菌药

许多人感冒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使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而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只有出现合并细菌感染证据如:扁桃体炎、咳黄脓痰、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类增高等现象时,才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VCG41N1210120264

误区三:发烧后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在大众的认知中,但凡发烧就是感染、有炎症,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但事实并非如此,引起发烧的原因较多,要弄清楚发烧的原因,对症处理情况下即时寻找明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才是关键。

误区四:新的抗菌药比老的好,贵的抗菌药比便宜的好

以头孢菌类抗菌药物为例,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四代、五代,但每一代抗菌药物都有自己的抗菌谱及存在的定位,经验用药也是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结合患者感染情况如感染部位、严重程度、患者肝肾功能等综合判断选择。所以,药品使用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便宜的老药也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误区五:一旦有效就停药

任何药物在体内需要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和有效的治疗时间才能发挥疗效。所以,如果不遵医嘱,不按时、不按量、不按疗程用药,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科学对待抗菌药物,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不随便买药:抗菌药物的购买需凭有资质的执业医师开具的有效处方合法的药品经营机构购买,以防买到假药劣药。

不自行选药:抗菌药物的选用需在医师评估病情后,在医师或药师的建议下选用,不要随意自行选药,避免禁忌症用药。

不任意服药: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与临床疗效息息相关,有的需一天多次用药,有的需一天一次顿服以保证临床疗效及减轻不良反应,切记不可任意服用。

不随便停药:即使病情好转,也请按照完整的处方服药,足量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

最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微生物感染的风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对微生物的抵抗力也很关键。

(文/吴瑞雪 图/视觉中国)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丨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抗菌药不是“万能药”,切勿滥用

2022-11-24 16:49:02 来源:

“医生,我这两天有点感冒,喉咙又肿又痛,你给我开点阿莫西林嘛。”这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情形,许多老百姓把头孢、阿莫西林视作消炎的“万能药”,但凡有点头疼脑热都喜欢来上两粒,甚至达到了“家家常备”的地步。但其实这些“消炎药”属于抗菌药物,如果随意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二重感染等不良后果。

本期好医声每日科普邀请到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刘海林博士带大家科学认识抗菌药物,提升用药安全意识。


专 家 简 介

- Expert introduction -
刘

刘海林,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呼吸专业临床药师 临床药理学博士。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重庆市“优秀药师”。主持重庆市科技局等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

抗菌药物就是“消炎药”吗?

在讲解“消炎药”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炎症?

炎症是指集体对于感染,外来物质或其他原因所致损伤的一种应激反应,临床表现有特定的部位“红、肿、热、痛”,或全身的反应,如发热等不适。消炎药是指能抑制炎症一类药物,常用的消炎药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和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两大类。

刘海林介绍,导致身体产生炎症反应的因素很多,一般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炎症是由于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感染机体导致的炎症,这类感染需要抗菌药物治疗;非感染性炎症是由于抗原刺激、无创性外伤、自身免疫等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炎症,如关节扭伤后出现的红肿热痛、或风湿性关节炎等,这类炎症需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无治疗

 抗菌药物是指针对引起炎症的细菌真菌等感染性致病因子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常见的有阿莫西林、头孢、左氧氟沙星等。其本身不能直接抑制炎症反应,对于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等无治疗效果。所以抗菌药物不是消炎药。

VCG41157394396
抗菌药物效果“好”,能“随便”用吗?

现在不少人把抗菌药物当成“万能药”,一有感冒发烧、咳嗽、发烧、嗓子疼、腹痛、腹泻等情况就会想到吃点抗菌药物,甚至主动要求打点滴“消消炎”,还有人经常服用抗菌药物预防生病。

但其实抗菌药物主要用来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因此在使用前需弄清究竟是不是有感染、是什么病原体感染,才能确保用药的正确有效。如果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带来以下危害:

1.诱发细菌耐药: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接触药物过后,某些微生物会被药物杀死,但某些抵抗力好的“佼佼者”会存活下来,这些“佼佼者”不断复制、进化,变得更加强大,甚至成为“超级细菌”,以后再遇到同一种药物时,就会有很强的抵抗力,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由“超级细菌”诱发的感染,将会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

2. 损害人体器官:抗生素在杀菌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如喹诺酮类可致年幼动物软骨损害,此外,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均可引起肝损害等。

3.导致二重感染: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群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群则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日常使用抗菌药物,警惕这六大误区

误区一:只要是炎症,就使用抗菌药

如上述所言,不是所有的“炎症”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有些炎症如过敏性鼻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是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一句话总结:不是病原菌引起的炎症,不能用抗菌药物。

误区二:感冒就用抗菌药

许多人感冒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使用抗菌药物。但抗菌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而大部分的感冒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只有出现合并细菌感染证据如:扁桃体炎、咳黄脓痰、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分类增高等现象时,才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VCG41N1210120264

误区三:发烧后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在大众的认知中,但凡发烧就是感染、有炎症,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但事实并非如此,引起发烧的原因较多,要弄清楚发烧的原因,对症处理情况下即时寻找明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才是关键。

误区四:新的抗菌药比老的好,贵的抗菌药比便宜的好

以头孢菌类抗菌药物为例,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四代、五代,但每一代抗菌药物都有自己的抗菌谱及存在的定位,经验用药也是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结合患者感染情况如感染部位、严重程度、患者肝肾功能等综合判断选择。所以,药品使用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便宜的老药也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误区五:一旦有效就停药

任何药物在体内需要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和有效的治疗时间才能发挥疗效。所以,如果不遵医嘱,不按时、不按量、不按疗程用药,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科学对待抗菌药物,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不随便买药:抗菌药物的购买需凭有资质的执业医师开具的有效处方合法的药品经营机构购买,以防买到假药劣药。

不自行选药:抗菌药物的选用需在医师评估病情后,在医师或药师的建议下选用,不要随意自行选药,避免禁忌症用药。

不任意服药: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与临床疗效息息相关,有的需一天多次用药,有的需一天一次顿服以保证临床疗效及减轻不良反应,切记不可任意服用。

不随便停药:即使病情好转,也请按照完整的处方服药,足量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细菌耐药。

最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微生物感染的风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对微生物的抵抗力也很关键。

(文/吴瑞雪 图/视觉中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吴瑞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