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荐书|张者:《山前该有一棵树》
短篇小说《山前该有一棵树》中,坚韧不拔的胡杨闪耀着天山脚下兵团儿女的精神光谱。

每日荐书|张者:《山前该有一棵树》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1-25

开栏语:

这个冬天,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在慢下来的日子里,也许刚好可以捧起一本书,给你带来久违的感动、温暖、充实,还有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重庆市作协创评室、重庆文艺网、重庆华龙网集团文化艺术中心推出“每日荐书”栏目,每天推荐一部优秀文学作品,陪你共度这段时光。

微信图片_20221125102754
《山前该有一棵树》(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小说精选集)

我希望我的写作要有博大的气象,在技术上首先要拉开时空,不单纯地局限某一个地域。我不断更换作品的背景,更换题材,不重复自己。所以,我写过校园题材后,写了新疆题材,写了农村题材。获得鲁迅文学奖只是我文学人生上半场的一个美丽的句号,也是下半场的发令枪声。孤独者的旅行将继续开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今我们要再出发,“我们来到梦开始的地方,轻轻一飞,便是万水千山。”      

—— 张者

推荐理由:

短篇小说《山前该有一棵树》中,坚韧不拔的胡杨闪耀着天山脚下兵团儿女的精神光谱。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

张者的《山前该有一棵树》叙述形式质朴,历史感和现实意义充盈。作品与人情常理所能共鉴的童年经验的本真状态相合,所处理的素材在儿童文学领域或成长小说的类型框架中,大有继续伸展推衍的余地和必要。要矫正儿童文学创作以取材域外或仿造、移植洋题材为时尚的风气,正是要发掘像《山前该有一棵树》真实感人而又富有时代意义和教育意义、更有文学表现价值潜能的少年儿童成长题材。

—— 李林荣

在《山前该有一棵树》中,胡老师充分意识到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矿区的物质条件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是引导学生们不被恶劣的外部自然环境所局限,借助精神的力量不断探寻现实超越的可能。带领学生观看植树的过程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课外活动,更是借助树这一具体形象在学生心中种下生命的希望。带领学生抢救濒临死亡的树与其说是启迪学生的怜悯心,不如说是竭尽全力捍卫这唯一的精神象征。胡老师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可以承受恶劣物质环境的逼仄,但绝对不能因此毁灭他们心中的希望。只要他们心中有希望,生命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超越。反之,如果希望破灭,再简单不过的障碍也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胡老师带领学生们完成了从平凡到伟大的飞跃。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自然是平凡的,但作为滋养了祖国花朵精神世界的灵魂工程师,他毋庸置疑是伟大的。

——赵耀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者的小说精选集,收录其最新发表的四篇中短篇小说:《山前该有一棵树》《远水》《虚构的花朵》《赵家庄》。其中《山前该有一棵树》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这是一个以新疆矿区为背景的故事。在花草踪迹难觅、杂石荒凉遍地的深山矿区中,作者讲述了移植一棵茂密而孤独的胡杨树到学校发生的故事。用石头、红柳枝和油毡搭建的简陋学校里,一群求知孩童心中,树有着各种特殊的意义,胡杨树也拥有了向死而生的积极意义。故事并不复杂,但构思精巧,语言简约,意蕴深厚。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21125102818

张者,本名张波,男,中国作协小说创委会委员,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出版长篇小说大学三部曲《桃李》《桃花》《桃夭》,长篇小说《零炮楼》《老风口》,中篇小说集《朝着鲜花去》《或者张者》,散文集《文化自白书》等。作品曾被各种文学选刊转载,并多次登上文学年度排行榜,获得各类文学奖。2022年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分享
新浪微博

每日荐书|张者:《山前该有一棵树》

2022-11-25 14:56:25 来源:

开栏语:

这个冬天,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在慢下来的日子里,也许刚好可以捧起一本书,给你带来久违的感动、温暖、充实,还有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重庆市作协创评室、重庆文艺网、重庆华龙网集团文化艺术中心推出“每日荐书”栏目,每天推荐一部优秀文学作品,陪你共度这段时光。

微信图片_20221125102754
《山前该有一棵树》(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小说精选集)

我希望我的写作要有博大的气象,在技术上首先要拉开时空,不单纯地局限某一个地域。我不断更换作品的背景,更换题材,不重复自己。所以,我写过校园题材后,写了新疆题材,写了农村题材。获得鲁迅文学奖只是我文学人生上半场的一个美丽的句号,也是下半场的发令枪声。孤独者的旅行将继续开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如今我们要再出发,“我们来到梦开始的地方,轻轻一飞,便是万水千山。”      

—— 张者

推荐理由:

短篇小说《山前该有一棵树》中,坚韧不拔的胡杨闪耀着天山脚下兵团儿女的精神光谱。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词

张者的《山前该有一棵树》叙述形式质朴,历史感和现实意义充盈。作品与人情常理所能共鉴的童年经验的本真状态相合,所处理的素材在儿童文学领域或成长小说的类型框架中,大有继续伸展推衍的余地和必要。要矫正儿童文学创作以取材域外或仿造、移植洋题材为时尚的风气,正是要发掘像《山前该有一棵树》真实感人而又富有时代意义和教育意义、更有文学表现价值潜能的少年儿童成长题材。

—— 李林荣

在《山前该有一棵树》中,胡老师充分意识到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矿区的物质条件是根本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是引导学生们不被恶劣的外部自然环境所局限,借助精神的力量不断探寻现实超越的可能。带领学生观看植树的过程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课外活动,更是借助树这一具体形象在学生心中种下生命的希望。带领学生抢救濒临死亡的树与其说是启迪学生的怜悯心,不如说是竭尽全力捍卫这唯一的精神象征。胡老师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可以承受恶劣物质环境的逼仄,但绝对不能因此毁灭他们心中的希望。只要他们心中有希望,生命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超越。反之,如果希望破灭,再简单不过的障碍也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鸿沟。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胡老师带领学生们完成了从平凡到伟大的飞跃。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自然是平凡的,但作为滋养了祖国花朵精神世界的灵魂工程师,他毋庸置疑是伟大的。

——赵耀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者的小说精选集,收录其最新发表的四篇中短篇小说:《山前该有一棵树》《远水》《虚构的花朵》《赵家庄》。其中《山前该有一棵树》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这是一个以新疆矿区为背景的故事。在花草踪迹难觅、杂石荒凉遍地的深山矿区中,作者讲述了移植一棵茂密而孤独的胡杨树到学校发生的故事。用石头、红柳枝和油毡搭建的简陋学校里,一群求知孩童心中,树有着各种特殊的意义,胡杨树也拥有了向死而生的积极意义。故事并不复杂,但构思精巧,语言简约,意蕴深厚。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21125102818

张者,本名张波,男,中国作协小说创委会委员,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出版长篇小说大学三部曲《桃李》《桃花》《桃夭》,长篇小说《零炮楼》《老风口》,中篇小说集《朝着鲜花去》《或者张者》,散文集《文化自白书》等。作品曾被各种文学选刊转载,并多次登上文学年度排行榜,获得各类文学奖。2022年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云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