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战疫 | 小区人家别样暖(散文)
初冬的城市还未曾抒发对季节的情感,来势汹汹的疫情就在一夜间打乱了城市的节奏,车水马龙不见了,熙来攘往不见了,给习惯了人潮如海的城市带来了诸多不快。接踵而至的是社区、街道的核酸检测通知,市民居家。一时间,城市慢了下来,一片小区,就成为一个抗疫的前沿阵地,在看不见硝烟的战“疫“硬仗中,不折不扣地完成着特殊时期的特殊使命。
清晨,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里的时候,大喇叭的声音就透过门扉、窗户飘进业主的耳畔,“各位居民朋友们,下楼做核酸啦!请戴好口罩,间隔一米距离,提前亮出健康码、身份证哈。“居家有些时日的业主们,从电梯房、楼梯房鱼贯而出,在小区自觉排列站队,接受着一天一检或三天二检的例行检测,业主以高度的理性支持着社区的工作。面对比自己还起得更早的检测人员、医务人员,虽然认不出蓝色口罩后面的模样,一袭白大褂裹住了他们辛勤工作的身躯,但看见他们进行着流畅的扫码、棉签分离、咽喉检测等,一股感动的暖流就涌动全身。业主们知道,核酸检测是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必须得好好配合。从小的方面说,是顾及自身的健康安全,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做好核酸检测,不给抗疫添堵。
起眼一看,社区工作人员、红马甲志愿者早就站在自己的哨位、卡点上,在为进进出出的业主们服务。“请出示通行证,扫一扫场所码“”出去只有两小时,请快去快回哟!“一句句提示,就像左邻右舍的问候一般,那么随和,那么亲切,感染着小区的业主们。其实,从这些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认真劲中就不难看出,他们的每一个工作流程,都饱含着对抗疫要求的执行力度,都蕴含着对老百姓生命健康的敬畏,都深含着对小区人家最贴心的关怀、关心与关爱。
这段时间,读书的娃儿们网课,让孩子们不会因为疫情蔓延而造成学业滑坡。小区人家中有读书娃儿的家长们纷纷为孩子们的学习让道。孩子们也非常勤奋,按时网课,增强了认真学习的自觉性。家长们进得厨房,亲自下厨,为读书的孩子们烹饪美味佳肴。今天是补脑的鱼汤,明天是西红柿丸子汤,时蔬的配搭,也完全按照营养餐的规格来进行。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家长们看得心花怒放。
居家,小区里每家每户都捂着自己的温暖。一家子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摆一摆从前,侃一侃现在,讲一讲未来。爸爸回忆起这些年在外打拼的故事,妈妈摆谈着在家里操持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事,孩子讲述着在学校参加足球队、奥数比赛的趣事,好不温馨。讲着讲着,爸爸妈妈的眼角有些湿润了,懂事的孩子像灵猴一样窜到爸爸妈妈中间,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说,我是你们最大的财富,也是你们最美的未来,爸爸妈妈,笑一个,笑一个。爸爸妈妈相视一笑,暖意萦绕。连爷爷奶奶都被吸引过去了,笑得嘴都合不拢了。爷爷还用时髦话说,等疫情过去了,我们一家子要出去玩一圈,嗨一盘,去周游一下大好河山,不差钱啦,任性耍。
居家,静中有动,动静和谐。喜欢走路锻炼的邻居,出不了小区,就戴好口罩,围着小区的步道走,一圈一圈,走得精神抖擞的,脸上依然挂着轻松、惬意。健身器材边,压腿的、伸腰的、拉肩的,怡然自乐。硕大的黄桷树下,悠扬抒情的小提琴琴声传来,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传遍小区的每个角落,飘进小区人家的耳鼓,顿感热血沸腾。捧着一本《唐宋诗词选》的文艺青年,静坐在休闲区的石凳上,沉浸在字里行间中,把诗意词韵中的文明精髓融会贯通在新时代的复兴主旋律里。而小区的绿植、花朵、鸟儿,带着生命的活力与美丽,极致地展现在小区人家的眼前,成为与小区人家一致抗疫的精神寄托,让静态的日子丰富多彩,动感呈现。
这就是小区人家别样的暖,在眼神中传递,在笑容里传导。这份暖、热烈、滚烫,充满理性的光辉……
作者:黎强,重庆江津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文学学会原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金融文学协会会员。现任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办公室高级经理。已在全国各类报刊网络发表散文、诗歌、随笔、歌词(曲)作品1500余首(篇)。在全国各类征集活动中获奖无数。著有歌词集《爱在心底流淌》《爱的音符生动点缀》。代表作《老家在中国》曾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近年来,相继创作出《美丽中国》《中国故事》《我的名字叫七一》《爷爷的履历表》等作品广泛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