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起战疫|城口抗疫主题文学作品 诗以言志 齐心抗疫

“艺”起战疫|城口抗疫主题文学作品 诗以言志 齐心抗疫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1-28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县文联、县作协的号召下,全县文艺工作者踊跃参与、积极作为,一边响应号召从事抗疫志愿服务,一边就近取材创作抗疫主题作品,以此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助力坚决高效打赢疫情歼灭战,以作品传递抗疫力量。

这样的日子迟早都会过去

文/王老莽

我选择了其中一桩往事

有些细节都已经变形。

有些螺丝都已经脱落。

有些人影都已经生锈。

这件事,不便多说,

我只是对着一部老式自行车发呆。

我从书架上翻出两本以前看过的旧书,

一本叫《阿Q正传》

一本叫《狂人日记》

曾经,我也是一个狂人,现在,

我更像是那个喜欢过吴妈的人。

就这样周而复始,

但我不能说我已适应,

我不能饱汉不知饿汉饥。

平心静气,是我在练的内功,

也是我必修的科目,

这是我花甲里奢侈的成分。

我又抽空与几个故人对话,

他们是有恩于我的人。他们说,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事情,

其实,我早就知道!

是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事情,

譬如,这样的日子,迟早都会过去。

 

美都疫情期小记(一组)

文/子民

 

 

抗疫卫生服务小组的唐文芬说

我不怕累,不怕睡在救灾篷里

不怕憋尿,不怕长期无法洗漱

就怕三岁的女儿站在对面的阳台上

对着经过的每一个“大白”喊

妈——妈——回——家

 

路灯

 

路灯孤独地站了几个通宵

它终于有时间照见自己

没有流量的日子

正好打开一本无字天书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说

寒潮已在路上

我不担心

因为,人心

早已奔赴春天

 

家底

 

十号楼风险升级

铁将军把门

我不得不盘一下家底

粮油无忧,食盐充足

外加两枚大蒜,半块生姜

三根黄瓜,两颗散白菜

三根蒜苗,四根葱

一把豌豆尖

凡是带着生机的小菜

都来自名叫邹毅的志愿者

友情赠送

 

集结号(外一首)

文/简

 

所有人都在奔跑……

从学校、从单位、从家里

奔跑到一页纸的表格上

汉字迅速集结

 

县融媒体中心,县团委,旅投公司

县政协,县检察院,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县就业和人才中心,县公路事务中心

县公安局,县工业园区,县工商联

县档案馆,县妇联,县教委……

 

从纸页上继续奔跑

跑向柳阳社区,滨河社区,梧桐社区

凤凰社区,东方红社区,土城社区

桂花井社区,太和社区,和平社区,

坪坝镇,寒风桠卡口……

 

他们跑成了一个模样

要么全身洁白

像蓝色的丝带捆住了一身积雪

要么鲜红似火

仿佛整个冬季的温暖套在手臂

贴在前胸与后背

 

中国古老的汉字迅捷又繁忙

志愿者,筹备志愿者

抗疫人……

从清晨到黄昏,从午间到凌晨

 

致白衣战士

 

你有没有见到

他们像一群白鸽,聚在凌晨的白霜

每个人的腰间,刚刚分发的浅黄色袋子

透露出棉签、采样管、消毒液的消息

 

你有没有见到

他们躺卧、侧卧、蜷着的身子

医院的白色地板光亮可鉴

十几天,好多天,没有合眼

不敢喝,不敢吃,甚至不能如厕

 

你有没有见到

他们互相搀扶着

在深夜的乡村小路上奔忙

枯叶喳喳作响

为迎他们的手电筒,互相撑起一束星光

 

你有没有见到

午夜里为不能出门的人,采样

他紧贴大地,从铁门底缝移动身子

石子硌得黑夜,泪盈眼眶

 

希望

文/袁丽

 

太阳是个有心肝的

刚刚好的温度

短暂的让我们忘却入冬的寒冷

 

这光,人影晃动

这声,只道寻常

间隔一米的距离

口罩只留下双眼

 

大家都有序且自觉的

排队,缓慢,持续,向前

就像走向希望的光

即使慢,终会到达

 

巴山儿女的团结在这一次彰显

都只愿小城无恙

且盼着烟火寻常

 

人民的力量

文/山枝子

 

不到半个月

疫情又卷土重来

虽不是猝不及防

但也不是虚惊一场

日益增长的数字

多少让人有些紧张

唯有人民的力量

可缓解症状

 

学生志愿者

 

在坪坝,有一群十六七岁的孩子

穿着不合身的防护服

背负责任,肩扛担当

宣传防疫、值守卡点、配送物资...

以瘦小之躯,守万家灯火

护一方平安

病毒的悲鸣

 

防护服下,看不清脸庞

分不清性别的医护人员

熟练地取出拭子

伸进我的喉咙

“啊...”

隐匿体内的病毒,发出

一声声末日的悲鸣

 

转眼间

文/木木

 

转眼间

我乘坐的电梯拒绝了我下楼的指令

转眼间一切安静

这11月的深秋,阳光尚好

河水静静流淌

散步的人去了哪里

啊~抗疫,抗疫

我们得留在家里

 

转眼间

马路空空如也

地铁停止了运行

飞机留在了机场

啊,回到我们最初的地方

切断病毒流动的方向

 

我们曾引以为傲啊

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子

瞬间出发,瞬间到达

只是未知的蝴蝶,在某处

轻轻扇动翅膀

就让人类陷于彷徨

 

是否我们已走得太远

忘记了自由的花香?

停下来吧,亲爱的

回家。回家。回家

回到我们最初的地方

切断病毒流动的方向

只要心有远方,何惧这片刻离伤

 

志愿者

 

疫情就是命令

20名志愿者在腾宇2栋楼下

迅速集结,像训练有素的部队

片长林主任吹响冲锋号

红背心红袖章各司其职

守住卡口,扫楼摸排

维持秩序,物资配送

为了小区万家灯火

我们付出心甘情愿

 

安心

文/胥淋译

 

1

没有花香,没有鸟鸣

四周充斥着

消毒水的味道

人间的嘈杂,车水马龙

瞬间安静了下来

河堤上空无一人

小区里飘来几朵云

渐次上升

一层,二层,一栋,二栋...

有什么可怕的?

小雪初至,大地中

无数生命,在蓬勃,在蓄力

我站在巨大的玻璃窗下

仿佛,置身春风拂面的山顶

随着云朵

让内心的白鹤,

飞出紧闭的家门

 

2

凌晨两点

仕祥酒店门口,无数黑暗中

她们像散落天空的星

依偎着,坐在那里

围住四方的纸壳,挡不住

凛冽的寒气

跺跺脚,搓搓双手,哈气

红背心随着她们的动作

忽闪忽闪

两个外乡的小姑娘啊

一边守着这座城

一边心里怀揣着故乡

是的,千里之外

有着许多

和她们一样的

孩子,父亲和母亲

 

3

立冬不见冬

小雪不见雪

 

今年冬天与绿有关

时不时打开手机

看绿码是否安在?24小时

 

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即便迎面相逢

仅点头,匆匆离开

 

少了相互寒暄

没了家里长短

日子慢了下来

 

微信里互道一声珍重

视频中说一句平安

 

无雪的冬天,宽慰

盛开着,悄无声息

分享
新浪微博

“艺”起战疫|城口抗疫主题文学作品 诗以言志 齐心抗疫

2022-11-28 02:04:05 来源: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县文联、县作协的号召下,全县文艺工作者踊跃参与、积极作为,一边响应号召从事抗疫志愿服务,一边就近取材创作抗疫主题作品,以此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助力坚决高效打赢疫情歼灭战,以作品传递抗疫力量。

这样的日子迟早都会过去

文/王老莽

我选择了其中一桩往事

有些细节都已经变形。

有些螺丝都已经脱落。

有些人影都已经生锈。

这件事,不便多说,

我只是对着一部老式自行车发呆。

我从书架上翻出两本以前看过的旧书,

一本叫《阿Q正传》

一本叫《狂人日记》

曾经,我也是一个狂人,现在,

我更像是那个喜欢过吴妈的人。

就这样周而复始,

但我不能说我已适应,

我不能饱汉不知饿汉饥。

平心静气,是我在练的内功,

也是我必修的科目,

这是我花甲里奢侈的成分。

我又抽空与几个故人对话,

他们是有恩于我的人。他们说,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事情,

其实,我早就知道!

是的,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事情,

譬如,这样的日子,迟早都会过去。

 

美都疫情期小记(一组)

文/子民

 

 

抗疫卫生服务小组的唐文芬说

我不怕累,不怕睡在救灾篷里

不怕憋尿,不怕长期无法洗漱

就怕三岁的女儿站在对面的阳台上

对着经过的每一个“大白”喊

妈——妈——回——家

 

路灯

 

路灯孤独地站了几个通宵

它终于有时间照见自己

没有流量的日子

正好打开一本无字天书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说

寒潮已在路上

我不担心

因为,人心

早已奔赴春天

 

家底

 

十号楼风险升级

铁将军把门

我不得不盘一下家底

粮油无忧,食盐充足

外加两枚大蒜,半块生姜

三根黄瓜,两颗散白菜

三根蒜苗,四根葱

一把豌豆尖

凡是带着生机的小菜

都来自名叫邹毅的志愿者

友情赠送

 

集结号(外一首)

文/简

 

所有人都在奔跑……

从学校、从单位、从家里

奔跑到一页纸的表格上

汉字迅速集结

 

县融媒体中心,县团委,旅投公司

县政协,县检察院,县规划自然资源局

县就业和人才中心,县公路事务中心

县公安局,县工业园区,县工商联

县档案馆,县妇联,县教委……

 

从纸页上继续奔跑

跑向柳阳社区,滨河社区,梧桐社区

凤凰社区,东方红社区,土城社区

桂花井社区,太和社区,和平社区,

坪坝镇,寒风桠卡口……

 

他们跑成了一个模样

要么全身洁白

像蓝色的丝带捆住了一身积雪

要么鲜红似火

仿佛整个冬季的温暖套在手臂

贴在前胸与后背

 

中国古老的汉字迅捷又繁忙

志愿者,筹备志愿者

抗疫人……

从清晨到黄昏,从午间到凌晨

 

致白衣战士

 

你有没有见到

他们像一群白鸽,聚在凌晨的白霜

每个人的腰间,刚刚分发的浅黄色袋子

透露出棉签、采样管、消毒液的消息

 

你有没有见到

他们躺卧、侧卧、蜷着的身子

医院的白色地板光亮可鉴

十几天,好多天,没有合眼

不敢喝,不敢吃,甚至不能如厕

 

你有没有见到

他们互相搀扶着

在深夜的乡村小路上奔忙

枯叶喳喳作响

为迎他们的手电筒,互相撑起一束星光

 

你有没有见到

午夜里为不能出门的人,采样

他紧贴大地,从铁门底缝移动身子

石子硌得黑夜,泪盈眼眶

 

希望

文/袁丽

 

太阳是个有心肝的

刚刚好的温度

短暂的让我们忘却入冬的寒冷

 

这光,人影晃动

这声,只道寻常

间隔一米的距离

口罩只留下双眼

 

大家都有序且自觉的

排队,缓慢,持续,向前

就像走向希望的光

即使慢,终会到达

 

巴山儿女的团结在这一次彰显

都只愿小城无恙

且盼着烟火寻常

 

人民的力量

文/山枝子

 

不到半个月

疫情又卷土重来

虽不是猝不及防

但也不是虚惊一场

日益增长的数字

多少让人有些紧张

唯有人民的力量

可缓解症状

 

学生志愿者

 

在坪坝,有一群十六七岁的孩子

穿着不合身的防护服

背负责任,肩扛担当

宣传防疫、值守卡点、配送物资...

以瘦小之躯,守万家灯火

护一方平安

病毒的悲鸣

 

防护服下,看不清脸庞

分不清性别的医护人员

熟练地取出拭子

伸进我的喉咙

“啊...”

隐匿体内的病毒,发出

一声声末日的悲鸣

 

转眼间

文/木木

 

转眼间

我乘坐的电梯拒绝了我下楼的指令

转眼间一切安静

这11月的深秋,阳光尚好

河水静静流淌

散步的人去了哪里

啊~抗疫,抗疫

我们得留在家里

 

转眼间

马路空空如也

地铁停止了运行

飞机留在了机场

啊,回到我们最初的地方

切断病毒流动的方向

 

我们曾引以为傲啊

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子

瞬间出发,瞬间到达

只是未知的蝴蝶,在某处

轻轻扇动翅膀

就让人类陷于彷徨

 

是否我们已走得太远

忘记了自由的花香?

停下来吧,亲爱的

回家。回家。回家

回到我们最初的地方

切断病毒流动的方向

只要心有远方,何惧这片刻离伤

 

志愿者

 

疫情就是命令

20名志愿者在腾宇2栋楼下

迅速集结,像训练有素的部队

片长林主任吹响冲锋号

红背心红袖章各司其职

守住卡口,扫楼摸排

维持秩序,物资配送

为了小区万家灯火

我们付出心甘情愿

 

安心

文/胥淋译

 

1

没有花香,没有鸟鸣

四周充斥着

消毒水的味道

人间的嘈杂,车水马龙

瞬间安静了下来

河堤上空无一人

小区里飘来几朵云

渐次上升

一层,二层,一栋,二栋...

有什么可怕的?

小雪初至,大地中

无数生命,在蓬勃,在蓄力

我站在巨大的玻璃窗下

仿佛,置身春风拂面的山顶

随着云朵

让内心的白鹤,

飞出紧闭的家门

 

2

凌晨两点

仕祥酒店门口,无数黑暗中

她们像散落天空的星

依偎着,坐在那里

围住四方的纸壳,挡不住

凛冽的寒气

跺跺脚,搓搓双手,哈气

红背心随着她们的动作

忽闪忽闪

两个外乡的小姑娘啊

一边守着这座城

一边心里怀揣着故乡

是的,千里之外

有着许多

和她们一样的

孩子,父亲和母亲

 

3

立冬不见冬

小雪不见雪

 

今年冬天与绿有关

时不时打开手机

看绿码是否安在?24小时

 

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即便迎面相逢

仅点头,匆匆离开

 

少了相互寒暄

没了家里长短

日子慢了下来

 

微信里互道一声珍重

视频中说一句平安

 

无雪的冬天,宽慰

盛开着,悄无声息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典韵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