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将“田景”变“甜景” 田间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院景”变“钱景”,“田景”变“甜景”的美丽富足青山村正在阔步行进。

大足:将“田景”变“甜景” 田间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1-29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紧挨公路边边,种好田坎蔬菜;自给自足自在,身心健康无害;乡村空旷无霾,病毒远离老汉!”日前,重庆市大足区青山村2组70岁村民刘萌清给自家承包地田坎上种植的白菜一边精心施农家肥,一边哼唱起自编的顺口溜,冬阳暖照下,悠闲自得。

刘萌清给自家种植的白菜施农家肥。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刘萌清给自家种植的白菜施农家肥。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笔者跟随该区交通局一级调研员兼驻青山村工作队队长唐生彬走进重庆市大足区龙石镇青山村2组,柑橘树上挂满黄澄澄的致富果,冬水田里不时看见鱼儿在自由穿梭,田间地头成片油菜呈现眼前。与其他地方瓜果蔬菜不同的是,这里的瓜果蔬菜要么在路边,要么在田里、要么在田坎上。这种在田地里正常种植庄稼,利用田间地里旮旯处栽种果树、蔬菜,发展产业的方式被当地村民称为“田间经济”。

柑橘树上挂满致富果,林下养的鹅也是村民增收的一道途径。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柑橘树上挂满致富果,林下养的鹅也是村民增收的一道途径。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近年来,驻青山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坚持充分利用田间闲置土地发展产业,坚定贯彻落实“万企兴万村”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行“大园区+小庭园”发展模式,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招引业主返乡创业、培育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方式,适度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鼓励引导农户发展小庭院、微田园,累计建成黑山羊养殖基地1个、西瓜、草莓基地30亩、柑橘基地50亩、花椒产业基地300亩,使全村的生态资源优势得以充分释放,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

大足村民李禄秀给自家油菜施肥。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大足村民李禄秀给自家油菜施肥。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为充分开发利用田间地头土埂、房前屋后边坡、村组道路两边等闲置、撂荒土地,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引导农户多渠道发展产业来增加收入,驻青山村工作队大胆探索推行“大园区+小庭园+田间边坡”发展模式,即利用农业园区、户办庭院、土地正常种植庄稼或发展特色种植业,利用田坎、边坡土地栽植具有经济性和观赏性的经果林木。截至目前,青豹路、谭伏路沿线利用田坎边坡栽植大樱桃、雪梨、脆红李等经果林木和桂花、香樟等珍稀林木近万株。田坎边坡上的林木不仅绿化美化了周边环境,带动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体验旅游,增加了群众收入,成了群众的“致富树”,还起到了保持水土等功能。

路边种植的田间蔬菜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产业途径。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路边种植的田间蔬菜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产业途径。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在青山村7组杨显明家的房前屋后,栽种了20多株柑橘树,除此之外,还栽种有枇杷、梨子、桃子、李子、柚子等多种果树;院坝前,有一口水塘,塘里养殖有白鲢、鲤鱼、鲫鱼等鱼种,田间与田坎上种植白菜、油菜、牛鼻菜、胡豆等。原来,这是他家因地制宜发展的庭院与田间经济,既不让田土荒芜,美化了居住环境,又给自家带来了收入。日子是越来越好。杨显明告诉笔者,现在田坡地坎都绿化了,还种上蔬菜,用活土地能挣钱还把家照顾了,心里面踏实得很。

田间经济比比皆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田间经济比比皆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驻青山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唐生彬介绍,杨显明家只是该村发展庭院与田间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山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积极引导农户以家庭和承包地为阵地、以庭院、田间地头为载体,通过整合房前屋后空余土地,把承包地以小改大,栽种果树、蔬菜,养殖水产品等,把小庭院做成菜园、果园、养殖场,在承包地种上胡豆豌豆等豆类作物,有效利用土地,大力发展“田间经济”,不仅绿化美化山川,还能保持水土,群众也通过产业获得了经济收入。“院景”变“钱景”,“田景”变“甜景”的美丽富足青山村正在阔步行进。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大足:将“田景”变“甜景” 田间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2022-11-29 06:30:02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紧挨公路边边,种好田坎蔬菜;自给自足自在,身心健康无害;乡村空旷无霾,病毒远离老汉!”日前,重庆市大足区青山村2组70岁村民刘萌清给自家承包地田坎上种植的白菜一边精心施农家肥,一边哼唱起自编的顺口溜,冬阳暖照下,悠闲自得。

刘萌清给自家种植的白菜施农家肥。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刘萌清给自家种植的白菜施农家肥。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笔者跟随该区交通局一级调研员兼驻青山村工作队队长唐生彬走进重庆市大足区龙石镇青山村2组,柑橘树上挂满黄澄澄的致富果,冬水田里不时看见鱼儿在自由穿梭,田间地头成片油菜呈现眼前。与其他地方瓜果蔬菜不同的是,这里的瓜果蔬菜要么在路边,要么在田里、要么在田坎上。这种在田地里正常种植庄稼,利用田间地里旮旯处栽种果树、蔬菜,发展产业的方式被当地村民称为“田间经济”。

柑橘树上挂满致富果,林下养的鹅也是村民增收的一道途径。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柑橘树上挂满致富果,林下养的鹅也是村民增收的一道途径。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近年来,驻青山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坚持充分利用田间闲置土地发展产业,坚定贯彻落实“万企兴万村”产业发展目标,大力推行“大园区+小庭园”发展模式,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招引业主返乡创业、培育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方式,适度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鼓励引导农户发展小庭院、微田园,累计建成黑山羊养殖基地1个、西瓜、草莓基地30亩、柑橘基地50亩、花椒产业基地300亩,使全村的生态资源优势得以充分释放,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

大足村民李禄秀给自家油菜施肥。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大足村民李禄秀给自家油菜施肥。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为充分开发利用田间地头土埂、房前屋后边坡、村组道路两边等闲置、撂荒土地,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引导农户多渠道发展产业来增加收入,驻青山村工作队大胆探索推行“大园区+小庭园+田间边坡”发展模式,即利用农业园区、户办庭院、土地正常种植庄稼或发展特色种植业,利用田坎、边坡土地栽植具有经济性和观赏性的经果林木。截至目前,青豹路、谭伏路沿线利用田坎边坡栽植大樱桃、雪梨、脆红李等经果林木和桂花、香樟等珍稀林木近万株。田坎边坡上的林木不仅绿化美化了周边环境,带动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体验旅游,增加了群众收入,成了群众的“致富树”,还起到了保持水土等功能。

路边种植的田间蔬菜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产业途径。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路边种植的田间蔬菜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产业途径。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在青山村7组杨显明家的房前屋后,栽种了20多株柑橘树,除此之外,还栽种有枇杷、梨子、桃子、李子、柚子等多种果树;院坝前,有一口水塘,塘里养殖有白鲢、鲤鱼、鲫鱼等鱼种,田间与田坎上种植白菜、油菜、牛鼻菜、胡豆等。原来,这是他家因地制宜发展的庭院与田间经济,既不让田土荒芜,美化了居住环境,又给自家带来了收入。日子是越来越好。杨显明告诉笔者,现在田坡地坎都绿化了,还种上蔬菜,用活土地能挣钱还把家照顾了,心里面踏实得很。

田间经济比比皆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田间经济比比皆是。特约通讯员 蒋文友 摄

驻青山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唐生彬介绍,杨显明家只是该村发展庭院与田间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山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积极引导农户以家庭和承包地为阵地、以庭院、田间地头为载体,通过整合房前屋后空余土地,把承包地以小改大,栽种果树、蔬菜,养殖水产品等,把小庭院做成菜园、果园、养殖场,在承包地种上胡豆豌豆等豆类作物,有效利用土地,大力发展“田间经济”,不仅绿化美化山川,还能保持水土,群众也通过产业获得了经济收入。“院景”变“钱景”,“田景”变“甜景”的美丽富足青山村正在阔步行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