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荐书|王松:《红骆驼》
王松的《红骆驼》蕴藉方正,引领我们仰望奉献与爱的崇高人生。

每日荐书|王松:《红骆驼》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1-29

开栏语:

这个冬天,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在慢下来的日子里,也许刚好可以捧起一本书,给你带来久违的感动、温暖、充实,还有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重庆市作协创评室、重庆文艺网、重庆华龙网集团文化艺术中心推出“每日荐书”栏目,每天推荐一部优秀文学作品,陪你共度这段时光。

《红骆驼》(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小说精选集)
《红骆驼》(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小说精选集)

我总在想,一个人一生中最至关重要的抉择,真的只有一次吗?生活中,美好与浮华并存的东西太多了,质感的,虚幻的,真实的,错觉的,发自内心喜爱的,一时冲动以为的。无论哪一种,总要让我们一次次做出抉择。人都会趋利避害,这是本能。也正因如此,其实抉择的意义不是让我们认准哪一个,而是决定放弃哪一个。

——王松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王松的小说精选集,收录其五篇中短篇小说:《红骆驼》《斯宾诺莎为什么会哭》《到威尼斯人去》《王五归来》《宋家庄的斯芬克斯之谜》。其中《红骆驼》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作者在吟咏高尚的牺牲精神、美好的理想主义情怀、神圣的英雄主义价值观时,没有口号式的呐喊,而是将宏大叙事、历史印记融入鲜活的当下,以感情为切口,深入不同人物的内心,以艺术手法、人文情怀描摹人物的喜怒哀乐,让小说兼具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推荐理由:

王松的《红骆驼》蕴藉方正,引领我们仰望奉献与爱的崇高人生。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辞

王松的《红骆驼》致敬祖国核工业事业中的无名英雄,书写“奋斗青春,无悔抉择”的人生主题。而这“无悔”的内涵又是由母亲晚年的遗憾与后悔来烘托反衬的,母亲在垂暮之年一次满怀执念的旅行,揭开了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的面纱,也揭开了人物情感世界的秘密。由感情这个切入口,小说打开不同人物的内心,给宏大的历史叙事注入了温润的人文情怀。因与父亲相爱而共同奔赴矿区、投身核工业事业的母亲,中途因无法克服对年幼女儿的负疚而决意离开父亲返回城市,在生命尽头却又带着某种无法解开的心结重返矿区。陪同母亲前往的女儿在将生命奉献给崇高事业的父亲墓前,接过了父亲遗留给她的“红骆驼”石头,那象征着一种红色信仰与坚毅品格的传承。小说采用母女二人不断交替的叙事视角,随着旅途中空间的不断变化,线性的时间也随之被切割,拽出叙事的多重线头,在起承转合间,作者对叙事节奏有着精准老到的控制。

——饶翔

王松的《红骆驼》是向新中国第一代核工业者致敬的现实主义的中篇佳作,小说没有惊心动魄和层峦叠嶂的谋篇布局,而是透过一个群体的时代肖像映照出一代人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家国情怀。母亲顾芳、父亲潘大兴和云姨一辈人是真正为国家和民族抛洒青春和热血的有为之士,那一代人是一道光,他们照亮着无数后来者前行的道路,在个人荣誉与家国责任之间毅然地选择在茫茫的戈壁滩寻求生命的真正价值,他们内心深处时刻回荡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最强音。父亲潘大兴与母亲顾芳意气风发地来到苦寒的荒漠之地,他们曾热血沸腾、立志扎根于此,这也铸就了他们此生要用全部的生命时光去实现心中伟大的梦想。那一代人经历的磨难和为之付出的代价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铸塑的精神传统理应成为今日中国青年人的人生座右铭,我们没有理由忘却,而是要将这种无形的人间大爱融入血脉深处。

小说中的母亲顾芳没有像父亲潘大兴那样将生命留给为之奉献的热土,而是多年后选择回到城市,这样的抉择也就意味着她失去了曾经海誓山盟的爱情,而留给自己的是绵绵无尽的苦楚和漫长的没有归期的等待。如今,在病态垂老之际的顾芳选择重新回到当年曾“战斗”过的地方,重温那些温暖感动的瞬间及其消逝在记忆深处的爱情,可是昨天已然成为只能告别的过去,那时的人与事终究恍如隔世而曲终人散。父亲潘大兴已经故去久矣,“我”(顾莎)也终于破解了困扰自己多年的身世之谜,而芳妈在努力摇着轮椅奔向父亲墓碑之际似乎也不再纠缠于她对父亲的责难和不理解。云姨转交了父亲潘大兴留给“我”的名为“沙漠漆”的极为罕见的石头,那固然有着父女情深的感情挂牵,更为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精神的赓续传承。小说中的“骆驼草”具有鲜明的象征意味,骆驼草俗称“不死草”,是生长在荒漠中的一种常见植物,多见于戈壁滩、悬崖边和石缝中,根系极为发达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实际上,骆驼草扎根大地艰难求生的高贵精神就如同那些隐姓埋名的核工业者,用尽全部的热情和力量永不止息地生长。中华民族正在加速行进在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刻实现“中国梦”,潘大兴一代人就是当下时代永恒的精神丰碑,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这种意义上,王松的《红骆驼》因此熠熠生辉。

——李耀鹏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21129121240

王松,汉族。祖籍北京。中国作协第八、第九届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协原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曾在国内各大文学期刊发表大量长、中、短篇小说,出版长篇小说单行本、长篇报告文学单行本及个人作品集数十种,发表、出版文学作品约一千七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红汞》《双驴记》《哭麦》等;长篇小说《烟火》《暖夏》等。曾在国内获多种文学奖项。中篇小说《红骆驼》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每日荐书|王松:《红骆驼》

2022-11-29 13:07:16 来源:

开栏语:

这个冬天,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在慢下来的日子里,也许刚好可以捧起一本书,给你带来久违的感动、温暖、充实,还有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重庆市作协创评室、重庆文艺网、重庆华龙网集团文化艺术中心推出“每日荐书”栏目,每天推荐一部优秀文学作品,陪你共度这段时光。

《红骆驼》(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小说精选集)
《红骆驼》(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小说精选集)

我总在想,一个人一生中最至关重要的抉择,真的只有一次吗?生活中,美好与浮华并存的东西太多了,质感的,虚幻的,真实的,错觉的,发自内心喜爱的,一时冲动以为的。无论哪一种,总要让我们一次次做出抉择。人都会趋利避害,这是本能。也正因如此,其实抉择的意义不是让我们认准哪一个,而是决定放弃哪一个。

——王松

内容简介:

本书为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王松的小说精选集,收录其五篇中短篇小说:《红骆驼》《斯宾诺莎为什么会哭》《到威尼斯人去》《王五归来》《宋家庄的斯芬克斯之谜》。其中《红骆驼》荣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作者在吟咏高尚的牺牲精神、美好的理想主义情怀、神圣的英雄主义价值观时,没有口号式的呐喊,而是将宏大叙事、历史印记融入鲜活的当下,以感情为切口,深入不同人物的内心,以艺术手法、人文情怀描摹人物的喜怒哀乐,让小说兼具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推荐理由:

王松的《红骆驼》蕴藉方正,引领我们仰望奉献与爱的崇高人生。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辞

王松的《红骆驼》致敬祖国核工业事业中的无名英雄,书写“奋斗青春,无悔抉择”的人生主题。而这“无悔”的内涵又是由母亲晚年的遗憾与后悔来烘托反衬的,母亲在垂暮之年一次满怀执念的旅行,揭开了那些并不如烟的往事的面纱,也揭开了人物情感世界的秘密。由感情这个切入口,小说打开不同人物的内心,给宏大的历史叙事注入了温润的人文情怀。因与父亲相爱而共同奔赴矿区、投身核工业事业的母亲,中途因无法克服对年幼女儿的负疚而决意离开父亲返回城市,在生命尽头却又带着某种无法解开的心结重返矿区。陪同母亲前往的女儿在将生命奉献给崇高事业的父亲墓前,接过了父亲遗留给她的“红骆驼”石头,那象征着一种红色信仰与坚毅品格的传承。小说采用母女二人不断交替的叙事视角,随着旅途中空间的不断变化,线性的时间也随之被切割,拽出叙事的多重线头,在起承转合间,作者对叙事节奏有着精准老到的控制。

——饶翔

王松的《红骆驼》是向新中国第一代核工业者致敬的现实主义的中篇佳作,小说没有惊心动魄和层峦叠嶂的谋篇布局,而是透过一个群体的时代肖像映照出一代人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家国情怀。母亲顾芳、父亲潘大兴和云姨一辈人是真正为国家和民族抛洒青春和热血的有为之士,那一代人是一道光,他们照亮着无数后来者前行的道路,在个人荣誉与家国责任之间毅然地选择在茫茫的戈壁滩寻求生命的真正价值,他们内心深处时刻回荡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最强音。父亲潘大兴与母亲顾芳意气风发地来到苦寒的荒漠之地,他们曾热血沸腾、立志扎根于此,这也铸就了他们此生要用全部的生命时光去实现心中伟大的梦想。那一代人经历的磨难和为之付出的代价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铸塑的精神传统理应成为今日中国青年人的人生座右铭,我们没有理由忘却,而是要将这种无形的人间大爱融入血脉深处。

小说中的母亲顾芳没有像父亲潘大兴那样将生命留给为之奉献的热土,而是多年后选择回到城市,这样的抉择也就意味着她失去了曾经海誓山盟的爱情,而留给自己的是绵绵无尽的苦楚和漫长的没有归期的等待。如今,在病态垂老之际的顾芳选择重新回到当年曾“战斗”过的地方,重温那些温暖感动的瞬间及其消逝在记忆深处的爱情,可是昨天已然成为只能告别的过去,那时的人与事终究恍如隔世而曲终人散。父亲潘大兴已经故去久矣,“我”(顾莎)也终于破解了困扰自己多年的身世之谜,而芳妈在努力摇着轮椅奔向父亲墓碑之际似乎也不再纠缠于她对父亲的责难和不理解。云姨转交了父亲潘大兴留给“我”的名为“沙漠漆”的极为罕见的石头,那固然有着父女情深的感情挂牵,更为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种精神的赓续传承。小说中的“骆驼草”具有鲜明的象征意味,骆驼草俗称“不死草”,是生长在荒漠中的一种常见植物,多见于戈壁滩、悬崖边和石缝中,根系极为发达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实际上,骆驼草扎根大地艰难求生的高贵精神就如同那些隐姓埋名的核工业者,用尽全部的热情和力量永不止息地生长。中华民族正在加速行进在伟大复兴的历史征途中,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刻实现“中国梦”,潘大兴一代人就是当下时代永恒的精神丰碑,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这种意义上,王松的《红骆驼》因此熠熠生辉。

——李耀鹏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21129121240

王松,汉族。祖籍北京。中国作协第八、第九届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协原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曾在国内各大文学期刊发表大量长、中、短篇小说,出版长篇小说单行本、长篇报告文学单行本及个人作品集数十种,发表、出版文学作品约一千七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红汞》《双驴记》《哭麦》等;长篇小说《烟火》《暖夏》等。曾在国内获多种文学奖项。中篇小说《红骆驼》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云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