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格漫画 | 防范金融诈骗 守护好消费者的幸福
开栏语: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义重大。华龙网信用频道将从今日起,陆续推出防网络诈骗系列四格漫画,与相关职能部门、金融机构一道,从“保护+赋能”为出发点,提高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今天,我们推出第一期:《防范金融诈骗 守护好消费者的幸福》。
随着金融科技和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理财和贷款需求,各式金融诈骗手段也层出不穷。《2022年反诈报告》中指出,短视频平台接到的诈骗举报量同比下降78.96%,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随着诈骗手段日趋“多元化”,不法分子仍在通过刷单、理财、仿冒、购物、招工、情感等形式实施诈骗,反诈工作仍然艰巨。
学生与待业人士 更容易受骗
根据报告数据显示,在受骗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61.62%和38.38%,“24至30岁”与“31至40岁”两个年龄阶段最为集中,占比31%和36%。在职业身份上,“学生”与“待业人士”最易受骗,占比11.45%与4.16%;“快递员”与“医护人员“最为警觉,仅占1%和0.76%。
为什么网络诈骗如此频发?业内人士表示,有几类原因,包括个人信息泄露、网络黑灰产行业专业化、网络犯罪成本低收益大等独特优势,以及网民自身防范意识薄弱等。以个人信息泄露为例,网络诈骗分子通常会利用精确的个人信息打破网民心理防线。如在很多网络购物退款类诈骗中,网络诈骗团伙能够准确说出受害者购物信息、地址信息等,打破受害者防范意识,实现对受害者的精准诈骗。
聚焦重点人群 开展精准防范
“小张啊,感谢你坚持不懈的给我打电话,劝我不要相信高收益投资,现在那投资平台都找不到了,要不是你一直劝我,我可能几十万的血汗钱可能就蒸发了。”不久前,平安普惠重庆分公司一位客户因轻信微信群内骗子话术,执意要将用于经营周转的贷款投入到某理财平台内。经过平安普惠重庆分公司工作人员不断劝阻及重庆市公安机关反诈中心的拦截,成功避免其资金遭受损失。
据了解,2018年起,平安普惠重庆分公司就聚焦网络类诈骗案件,充分利用线下受理门店和业务职场地域特点向客户、周边民众普及金融反诈类知识,同时注重线上传播,加强线上化、数字化应用。该公司聚焦“四类目标人群“,通过“云课堂”互动形式,来调动受众群体参与的积极性。此外,针对不同人群金融知识的薄弱环节和金融需求进行反诈知识输出,尤其是低净值人群和广大网民,为其拓宽获取金融知识的便捷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银发族” 的养老新型诈骗陷阱,平安普惠重庆分公司联合社区居委会开展线下“反诈知识普及”宣传,提醒老年群体警惕中奖、投资、养生、旅游等诈骗套路,切实帮助老年人群提高金融知识水平、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