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守护】第一时间救治 守护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线”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田永阳 陈希) 2022年11月26日凌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通过开辟救治“绿色通道”,在无核酸阴性结果的情况下,及时抢救了一名“严重感染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患者,守护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线”。
“快,这里有发热患者需要急救!”,11月26日凌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急诊科接到医联体单位打来的紧急求助电话。疫情当前,急救先行,急诊科医师与护士迅速穿戴好防护服前去接诊。

经了解,患者是一名68岁老年患者,因为严重感染出现呼吸循环衰竭,需紧急转运上级医院抢救。凌晨4时,120将患者安全转运来院,在发现老人并无核酸阴性结果的情况下,医院快速开启“绿色通道”,按照疫情防控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立即将患者收入急诊缓冲病房开展进一步的抢救。
体温39.5℃,心率156次/分,呼吸44次/分……患者情况危急,马上进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医护人员防护服下不停滴落的汗水,让原本驾轻就熟的操作都变得异常困难,经过1个多小时的积极抢救,患者病情稍有稳定,终于有条件完善检查,转重症监护室隔离病房继续治疗。
患者病情危重,CT检查发现巨大肝脓肿,原发病治疗是控制感染的关键。目前,在院内外疫情防控压力下,医院各科室人力资源均相对短缺。生命经不起耽搁,抢时间就是对生命最大的负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中心制”团队诊疗模式的优势再次体现。救治方案快速形成,在超声科蔡露医师超声引导下,消化科张月荣主任医师进行肝脓肿穿刺,蒋雨卉副主任医师及重症医学科多位医师床旁协助。大家团结一心,通力协作,快速完成了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置管术。原发病得到一定控制,患者休克进行性加重的趋势终于得到了遏制。

据了解,疫情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始终坚持“应诊即诊、生命至上”的原则,除提供正常门诊服务外,畅通特殊时期绿色就医通道,急诊、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全力保障血液透析、肿瘤化疗、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医疗服务,竭力守护辖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