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积极打造企业信用服务平台
“尽管国内外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超出预期,但我国外贸稳中提质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在近日中国贸促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说。
临近年底,中国贸促会正在多措并举,帮助外贸企业做好年底冲刺,打好明年基础。
帮助企业防范风险挑战
今年前10个月,我国外贸总体稳中有进,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均为历史同期新高。
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外需走弱、成本上升、风险加大等多重挑战,订单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进入四季度,外贸进出口进一步承压。
为此,孙晓表示,中国贸促会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自身优势,用好各方资源,集贸促系统之力,全力以赴做好稳外贸各项工作,为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作出积极贡献。
这些举措包括: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做好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的出国参展工作,指导组展单位做好试点出国团组工作。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新动向和外贸企业新诉求,发挥数字化平台优势,提升“贸促云展”服务水平,帮助企业精准对接海外客户。
优化贸易投资促进服务。强化服务外资企业专班工作,加快建设大数据平台,提高服务企业精准度。持续开展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定宣传推广和培训,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类自贸协定政策。不断提升原产地证书和ATA单证册签证便利化水平,提高商事认证服务质量,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帮助企业防范风险挑战。加强国际经贸仲裁、商事调解、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服务。指导企业应对美相关制裁、乌克兰危机等影响,做好国际经贸仲裁、摩擦应对、知识产权和合规培训等服务,维护企业权益。加强企业合规培训,扩大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排查覆盖面。
首批15个项目审批完成
为帮助企业抢抓订单、开拓市场,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中国贸促会正在实施重要的“放管服”改革举措。
在鼓励贸促机构、会展企业以境内线上对口谈、境外线下商品展方式举办境外自办展会方面,中国贸促会扎实推进全国出国经贸展览审批管理工作。
一是审批代参展等创新形式出国参展办展。从8月底开始,中国贸促会正式受理全国出国经贸展览组展单位以“参加国外线上展览会”“代参展”“远程线下办展”等创新形式在国外参办展项目申请。目前,已完成第一批2022年底前的22项创新形式出展计划批复。
二是试点审批赴重点国家、重点行业、重点展会出国经贸展览项目。据孙晓介绍,中国贸促会已完成首批15个出国经贸展览项目试点审批。
据孙晓介绍,11月初中国贸促会已发布了《关于做好出国经贸展览首批试点审批项目有关工作的通知》。目前,已完成首批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间的15个出国经贸展览项目试点审批,包括13个参展项目和2个自办展项目,分布在德国、美国、阿联酋等8个国家,涉及纺织、汽配、体育用品、电子、消费品等领域,组展规模最小的约100平方米,最大的达1万平方米。
在更好发挥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作用,完善问题受理、协同办理、结果反馈等流程,有效解决外资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方面,中国贸促会通过召开座谈会、优化直报平台、密切与企业联系、深入企业调研等方式,进一步夯实上下贯通、横向协作的外资企业服务体系,完善问题受理、协同办理、结果反馈等流程,打造外资企业诉求自下而上、便捷快速的直通车,推动解决外资企业提出的3000多个困难和诉求,得到广大外资企业的认可好评。
打造企业信用服务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贸促会还积极打造企业信用服务平台,助力信用良好的企业拓展国际贸易投资合作。
据孙晓介绍,近年来,中国贸促会不断探索创新,于2019年推出中国贸促会企业信用服务平台,积极展示和推介信用良好的优质企业,对接境内外企业需求,为企业对外经贸合作提供助力。
多形式推介守信企业。通过标准化的指标体系,为国内企业开展信用“体检”,出具基础信用认证证书或贸促会推荐认证证书。在网上设立专栏,集中展示获证企业的核心产品、资质信息、获奖情况和成功案例。面向境内外企业发布和推送第一手贸易信息,帮助企业展示良好形象,增强海外信誉度,增加获客渠道,提高订单成交率。
多渠道开展信用互认。积极探索与其他国家贸促机构进行信用互认,助力企业解决国际国内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甄别渠道较少等问题。目前,企业信用服务平台已与斯里兰卡工商会联合会、蒙古国工商会等9家境外商协会建立信用互认机制,开展查询合作,相互推介企业,共享贸易商机。
多举措丰富信用服务。通过与国际知名数据公司合作,为国内企业提供207个国家(地区)3亿多家企业基本信息和定性评分。同时,为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国别营商环境指南、国外市场风险评估等支持和帮助,努力打造企业出海“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国贸促会企业信用服务平台荣获国际贸易中心世界贸促机构奖亚军,并被评价为“与中国境外买方、第三方建立信任的有效、创新途径”,正逐步成为外贸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助推器。
(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