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333丨总是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如何科学“脱恐”?
恐艾症病人主要表现为对艾滋病感到异乎寻常的紧张和害怕,且伴随回避倾向。

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333丨总是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如何科学“脱恐”?

来源:2022-12-03

导语:人类文明史,亦是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艾滋病作为一种可防不可治愈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一直备受关注,已然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难题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但由于部分人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大家谈“艾”色变。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共享健康”。为了提高大众对艾滋病的认识,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邀请多位权威专家带大家走近艾滋病。


科普动画

专家介绍

罗捷,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西南大学附属心理医院)原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重庆市人口计生研究院妇女儿童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重庆市关工委青少年心理成长关爱中心执行主任。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健康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库首席专家、重庆市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家庭教育专委会首席专家。

一次同学聚会 引发了恐艾症

32岁的小A,高中毕业就去了某市打工,努力工作8年,买了房车。经人介绍,他在数年前结了婚,并有了爱情的结晶。在性格上,小A过分追求完美,做事认真,追求细节,对物品的摆放都要按照自己的设定完成,对身体健康尤其关注,若躯体稍有不适,就会引起紧张、不安的情绪,一定要到多家医院就诊求证或排除疾病,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平静。

2021年的一天,几名同学约小A出去吃饭喝酒,其中一同学说他的内弟患上了艾滋病,这几年身体垮了,花了不少的药钱,住院期间他曾去医院照顾过。小A当时一听,心想:“他和艾滋病人有密切接触,刚才同学见面时握手、拥抱,我会不会被感染疾病。”于是小A开始后悔,聚会期间一言不发,晚上回家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更是拿出手机查阅艾滋病的资料,越看越痛苦,越看越觉得自己会被感染,吓得全身冒冷汗、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并伴有濒死感。虽然身上冒出一大堆症状,但小A不敢找人诉说,也不敢到医院。

VCG211129984499

在这期间,小A越想越痛苦,越想越觉得自己被感染,随后他在线上找到一位权威专家咨询。专家对小A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估,排除了其艾滋病感染风险,小A感觉心里的石头彻底放下了。

但是,数周后小A又开始恐艾,情绪焦虑不安、唉声叹气,他又回到之前的那种感觉,总认为自己患了艾滋病,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咨询时有没有说清楚行为,担心会不会判断错误,于是又开始网上搜索,越搜越恐惧。当小A进行第二次线上咨询时,专家建议他去当地心理卫生机构。经医院诊断:焦虑症伴惊恐发作,开了抗焦虑的药物结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在此后的医学干预过程中,小A精神症状不断改善,3个月后心理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恐艾症发病原因不明 与多种因素有关

那什么是恐艾症呢?即艾滋病恐惧症的简称,这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恐艾症的发病原因不明,主要和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有关。其中的诱发因素可分为三个方面:

1.谈“艾”色变。缺乏艾滋病方面的相关知识,或是受到网上一些错误信息的影响。

2.性格问题。本身就患有强迫性格倾向,对自己的身体过度关注,在他们听或看到有关艾滋病的内容时,就会感觉到很恐惧,担心自己也有艾滋病。

3.性对象。性行为对象是一些关系混乱的人,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会比较大,就容易出现恐艾症的心理。

VCG211401735718
结合临床表现 恐艾症分为四种类型

恐艾症病人主要表现为对艾滋病感到异乎寻常的紧张和害怕,且伴随回避倾向。病人知道这种恐惧、焦虑情绪没有必要,但不能摆脱,纠缠不休。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焦虑型

此型临床表现:想到或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以及艾滋病的相关报道,就出现紧张不安和烦躁;经常担心自己已感染或会被感染艾滋病;经常处于高警觉状态,如临大敌。同时也可能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如坐立不安、往复走动、唉声叹气、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手心出汗及手抖等。

2.恐惧型

此型临床表现的中心症状:对艾滋病及其与艾滋病有关的一切东西和场所的恐惧。比如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于是对血液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对吸毒人员、性工作者及艾滋病人或接触者表现出害怕;对医院里的针具,公共厕所表现出恐惧反应。在接触到所恐惧的事物时会出现心慌、出汗、肌肉紧张、颤抖、窒息或濒死感等症状。

3.强迫型

此型临床表现:脑子里总是反复出现自己被感染的想法,而且伴有反复清洗行为,表现在当接触了自己认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后,需要反复大量的清洗,如洗手、洗澡、洗衣服,或当自己认为可能携带病菌的人接触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后,需要反复的擦洗,甚至需要用酒精甚至消毒液进行擦洗,严重者甚至终日闭门不出。患者可能知道这样完全没有必要,但无力控制也无法摆脱,伴随强烈的内心冲突,非常苦恼。可同时伴有其他强迫症状。

4.疑病型

此型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反复检查,四处求医,经多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即使是权威机构的结果也不相信,怀疑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事后反复回忆检查过程,如认为工作人员当时不够专心,认为检查时使用的器具没有消毒等等。整日奔波于各个医院,求证而不求治。

积极治疗恐艾症 从六方面入手

对于患有恐艾症的人,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要正确看待艾滋病,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其传播和预防;

2.要保持单一的性伴侣,性生活注意卫生,不要有“高危”的性生活;

3.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常尽量不要跟别人共用注射器等,避免通过其他方式感染艾滋病;

4.进行艾滋病检测排除感染,消除恐惧心理;

5.心理治疗方式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等,获得心理疏导、改善认知,可帮助减少恐艾心理;

6.如果恐艾症严重,或伴有抑郁症,影响正常生活,可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抗抑郁剂包括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特邀专家/罗捷 编辑/曹冬晴 通讯员/项江韵)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健康中国巴渝行·好医声每日科普333丨总是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如何科学“脱恐”?

2022-12-03 06:10:12 来源:

导语:人类文明史,亦是人类与传染病作斗争的历史。艾滋病作为一种可防不可治愈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一直备受关注,已然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难题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但由于部分人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大家谈“艾”色变。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共享健康”。为了提高大众对艾滋病的认识,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重庆市健康教育所联合华龙网,邀请多位权威专家带大家走近艾滋病。


科普动画

专家介绍

罗捷,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西南大学附属心理医院)原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重庆市人口计生研究院妇女儿童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重庆市关工委青少年心理成长关爱中心执行主任。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健康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库首席专家、重庆市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家庭教育专委会首席专家。

一次同学聚会 引发了恐艾症

32岁的小A,高中毕业就去了某市打工,努力工作8年,买了房车。经人介绍,他在数年前结了婚,并有了爱情的结晶。在性格上,小A过分追求完美,做事认真,追求细节,对物品的摆放都要按照自己的设定完成,对身体健康尤其关注,若躯体稍有不适,就会引起紧张、不安的情绪,一定要到多家医院就诊求证或排除疾病,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平静。

2021年的一天,几名同学约小A出去吃饭喝酒,其中一同学说他的内弟患上了艾滋病,这几年身体垮了,花了不少的药钱,住院期间他曾去医院照顾过。小A当时一听,心想:“他和艾滋病人有密切接触,刚才同学见面时握手、拥抱,我会不会被感染疾病。”于是小A开始后悔,聚会期间一言不发,晚上回家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更是拿出手机查阅艾滋病的资料,越看越痛苦,越看越觉得自己会被感染,吓得全身冒冷汗、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并伴有濒死感。虽然身上冒出一大堆症状,但小A不敢找人诉说,也不敢到医院。

VCG211129984499

在这期间,小A越想越痛苦,越想越觉得自己被感染,随后他在线上找到一位权威专家咨询。专家对小A的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估,排除了其艾滋病感染风险,小A感觉心里的石头彻底放下了。

但是,数周后小A又开始恐艾,情绪焦虑不安、唉声叹气,他又回到之前的那种感觉,总认为自己患了艾滋病,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咨询时有没有说清楚行为,担心会不会判断错误,于是又开始网上搜索,越搜越恐惧。当小A进行第二次线上咨询时,专家建议他去当地心理卫生机构。经医院诊断:焦虑症伴惊恐发作,开了抗焦虑的药物结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在此后的医学干预过程中,小A精神症状不断改善,3个月后心理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恐艾症发病原因不明 与多种因素有关

那什么是恐艾症呢?即艾滋病恐惧症的简称,这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恐艾症的发病原因不明,主要和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有关。其中的诱发因素可分为三个方面:

1.谈“艾”色变。缺乏艾滋病方面的相关知识,或是受到网上一些错误信息的影响。

2.性格问题。本身就患有强迫性格倾向,对自己的身体过度关注,在他们听或看到有关艾滋病的内容时,就会感觉到很恐惧,担心自己也有艾滋病。

3.性对象。性行为对象是一些关系混乱的人,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会比较大,就容易出现恐艾症的心理。

VCG211401735718
结合临床表现 恐艾症分为四种类型

恐艾症病人主要表现为对艾滋病感到异乎寻常的紧张和害怕,且伴随回避倾向。病人知道这种恐惧、焦虑情绪没有必要,但不能摆脱,纠缠不休。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焦虑型

此型临床表现:想到或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以及艾滋病的相关报道,就出现紧张不安和烦躁;经常担心自己已感染或会被感染艾滋病;经常处于高警觉状态,如临大敌。同时也可能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如坐立不安、往复走动、唉声叹气、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手心出汗及手抖等。

2.恐惧型

此型临床表现的中心症状:对艾滋病及其与艾滋病有关的一切东西和场所的恐惧。比如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于是对血液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对吸毒人员、性工作者及艾滋病人或接触者表现出害怕;对医院里的针具,公共厕所表现出恐惧反应。在接触到所恐惧的事物时会出现心慌、出汗、肌肉紧张、颤抖、窒息或濒死感等症状。

3.强迫型

此型临床表现:脑子里总是反复出现自己被感染的想法,而且伴有反复清洗行为,表现在当接触了自己认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后,需要反复大量的清洗,如洗手、洗澡、洗衣服,或当自己认为可能携带病菌的人接触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后,需要反复的擦洗,甚至需要用酒精甚至消毒液进行擦洗,严重者甚至终日闭门不出。患者可能知道这样完全没有必要,但无力控制也无法摆脱,伴随强烈的内心冲突,非常苦恼。可同时伴有其他强迫症状。

4.疑病型

此型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反复检查,四处求医,经多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即使是权威机构的结果也不相信,怀疑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事后反复回忆检查过程,如认为工作人员当时不够专心,认为检查时使用的器具没有消毒等等。整日奔波于各个医院,求证而不求治。

积极治疗恐艾症 从六方面入手

对于患有恐艾症的人,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可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1.要正确看待艾滋病,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其传播和预防;

2.要保持单一的性伴侣,性生活注意卫生,不要有“高危”的性生活;

3.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常尽量不要跟别人共用注射器等,避免通过其他方式感染艾滋病;

4.进行艾滋病检测排除感染,消除恐惧心理;

5.心理治疗方式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等,获得心理疏导、改善认知,可帮助减少恐艾心理;

6.如果恐艾症严重,或伴有抑郁症,影响正常生活,可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抗抑郁剂包括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特邀专家/罗捷 编辑/曹冬晴 通讯员/项江韵)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薛传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