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响起《红岩回想》 向重庆解放73周年纪念日献礼
11年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广电纪实传媒公司等共同摄制了八集文献专题片《千秋红岩》。
片名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南方局老同志宋平同志题写。
该片以南方局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要内容,全景式展现了南方局的伟大历程和不朽功绩。
本片的主题歌由周勇作词、张羊俊作曲、车璐演唱,广受好评,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
近日,作曲家张羊俊和制作人把这个歌曲又重新录制了一次。由于现在的技术设备比10年好了许多,音色、音质、音量都有了提高。这是向重庆解放73周年纪念日的献礼。
重庆史研究会公众号播发该歌曲音频。摘发重庆日报十年前曾经发表的对此首歌曲的评论文章,以资纪念重庆解放73周年。
大气磅礴 回肠荡气--简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主题歌《红岩回想》
钟光全
艺术歌曲,必须具备歌词好、旋律好、伴奏好三大要素,特别强调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红岩回想》是一首很好的艺术歌曲,首先是歌词好,好在概括提炼总结精练,析理透彻精深;善用比兴,精于用典;承前启后,意义深远。
歌 词
概括提炼总结精练,析理透彻精深。词作者周勇先生,是一位资深历史学者。他饱含激情,把自己融入中共南方局历史中,深专悟透老一辈革命家的人生信仰、理想追求、高风亮节、创新工作、推动历史前进的丰功伟绩。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提炼总结出:“‘红岩’是中共南方局工作的历史,‘红岩精神’是高举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为争取抗战胜利和为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的历史使命;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周勇:《红岩回想》创作阐述)。这种见解是作者在践行红岩精神的一种生命体验,心灵净化、境界升华的智慧。以此为契机,饱含深情投入创作,避免标语、口号似语言,追求用艺术手法表现政治内涵的神韵升华。故能科学地处理好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关系,并采用后人与前辈对话的方式,情真意切,娓娓道来,亲切、温馨;形象准确,意象高深,开启智慧,寓教于乐。
善用比兴,精于用典。我们常说比兴,比兴,比得让尝乐人不知所云,典用得让人云里雾里,不称上乘佳作。歌曲《红岩回想》两段歌词,每句都用一个历史典故来比喻一件事情,结构符合历史进程时序,逻辑严谨,阐理深刻,一物一典,比喻切贴。读者一看便明白作者所指,尝乐人一听,能启迪心扉,活跃形象思维,顿生无限遐想,产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的效果。
如:“延安高高的宝塔”,比喻党中央的领导;“周公馆的黄葛树”,比喻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领导集体;“磁器口的渔火”这是重庆的代名词;“风雨同舟的跋涉”,比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淤泥而不染的风荷”,则是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全曲歌词一字未提红岩村、红岩精神,但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对红岩历史和红岩精神的颂扬。这便是上乘作品的艺术追求和表达。
承前启后,意义深远。歌曲《红岩回想》的歌词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属叙事型:讲述红岩历史,后半部属颂歌型:赞颂红岩精神。“红岩,红岩,千秋红岩”,用叠句处理,大气辉煌,铿锵有力,气震寰宇,振奋精神。一段结束句,“红岩,红岩,千秋红岩,你憧憬着新中国的万道霞光”,寓意南方局对建立新中国的贡献,也歌唱新中国蒸蒸日上,繁华似锦的前程。二段结束句,“红岩,红岩,千秋红岩,你与井岗长征延安同行,红岩,红岩,千秋红岩,永驻芳华。”表达了红岩历史和红岩精神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历史中的定位,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首歌词,言简意赅,析理深邃,承前启后,首尾呼应。有位哲人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红岩回想》应该加大力度宣传,造成大家传唱、时时不忘的气势,让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深入人心,融进血脉,伴随历史进程,弘扬光大,永驻芳华。
旋 律
一首好歌词,能启迪作曲家的律动思维飞扬,激发创作灵感,旋律如泉涌,跃然谱纸上。一首好歌词,配上好旋律,尤如插上了翅膀,海阔天空,尽情翱翔。
歌曲《红岩回想》,旋律优美,大气流畅,融抒情与激情的对比,叙事与颂歌的张扬,层层推进,升华主题,芳乐寓教,铭腑难忘。
曲始,连续四个问句,组成四句头,每句落音与歌词平仄同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字声铿锵。全曲以七声宫调为主体,融入下属与属的交替变化,刚中带柔,柔中寓刚,激荡人心,大气恢宏。调性以5135做骨架,间插羽商变徵润饰旋律,起伏跌宕,似微波荡漾,情深深、意切切,表现老一辈革命家与后辈的血脉相通,后人接受谆谆教导的情怀。随着旋律线的起伏,进入高音区,情绪由温变热,把娓娓道来的低吟浅唱推向激情倾诉的高声歌唱,然后进入高潮,热情奔放颂歌扬,“红岩,红岩,千秋红岩”,叠句相加,大气辉煌,巴渝儿女抒豪情,红岩精神放豪光。
歌曲的另一特点是:善于运用化民歌的创作方法,把时代流行音融化进作品。如把全国流行、家喻户晓的《红梅赞》音乐元素,巧妙的化入《红岩回想》中,没留痕迹,连接流畅,倍感亲切,听众爱唱,可谓借它之力,助我飞翔!
羊俊先生是一位多产质高的作曲家,代表作《美丽的阿依河》已入国家精品曲库,《欢声笑语追云彩》获高速公路全国征歌一等奖……一曲一新,好评如潮。近作《红岩回想》是八集大型文献记录片《千秋红岩》主题曲。以美声问世,大气辉煌,展现重庆人的精气神,为重庆争了光。
伴奏,演唱
一首好的艺术歌曲,讲究伴奏。伴奏不是简单的伴歌,而是为升华主题,张扬特点锦上添花,让作品亮点更突出,感染力更强。
歌曲《红岩回想》的伴奏,采用音乐制作,管弦乐写法强调织体布局,浓淡对比,突出叙述抒情与激情颂歌特点,富有交响性。
曲起过门,前两小节和声丰满,大气明亮,三、四小节用小提琴独奏,浓去淡来,造成力度强弱反差,一股清新亲切感觉,油然而生,为唱者抒情叙述的娓娓道来,做了很好的铺垫。
歌的前半部分,用弦乐长音衬托,和声偏空,突出演唱,起了烘云托月作用,偶尔出现的木管支声复调,好似投石击浪,表现静中求动的美学追求,助力歌者演唱。
歌的后半部分,从“红岩,红岩,千秋红岩”开始,加进合唱、铜管、木管、弦乐、击乐齐入,织体厚重,和声丰满,强调和声功能,推进有力,张扬大气,气势磅礴,歌唱红岩精神,增添艺术感染力量。
唱者车璐,音色美,声宏亮,红岩精神胸中藏。呼吸随情动,力度变化显芬芳,字字红岩情,声声情意长,艺术传精神,弘扬大家唱。
(文图来源:重庆史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