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农本调查户:看小账本如何助力乡村发展
近年来,重庆市农业农村发展成效喜人,这背后,离不开农本调查户们在田间地头的默默耕耘和记录,小小的数字里凝聚着他们敢担当、敢作为的精神。

走进农本调查户:看小账本如何助力乡村发展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2-05
彭福荣和他的农调笔记本。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供图
彭福荣和他的农调笔记本。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供图

国家农产品成本调查开展至今,已迎来70周年。

从2008年起,重庆市丰都县承担起中籼稻、玉米、散养生猪、油菜籽、青菜头、桑蚕茧等多项农产品成本调查的任务。

这项任务持续开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农本调查户。他们总是手握一支笔、一本登记簿行走在调查一线,用点点滴滴的平凡记录,书写着不平凡的每一页账本。今天,让我们跟随丰都县农产品成本调查户的脚步,看小账本背后的故事。

翻开彭福荣那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工工整整记载的是每日的农业生产日常,如:2022年3月1日,购买了敌克松(农药)1包,花费4元、购买福戈爱苗(农药)6包、花费60元,以及购置1公斤基香优801牌杂交水稻种子,花费120元;3月6日,自己一人铲田坎、搭田坎,用了3小时;2022年共种植中籼稻1.5亩……这一记,就是15年。

彭福荣,丰都县社坛镇德盛村7组村民,年逾古稀的他,已担任农产品成本调查户15个年头。“年轻的时候,我是一名会计,对于记账这个工作我完全不陌生,打打算盘,三下五除二,这笔账就算出来了。做农调工作以来,我也都习惯于做到心中有数”。

“什么时候尿素价格低?”“尿素价格为什么变?”对于这些问题,丰都县包鸾镇花地堡村的村民最喜欢问李德刚,作为一名农调户,他对这些问题都能清楚详细的解释,是村里头的信息达人。

这源于他多年积累的好习惯,他密切关注农资市场,十余年来,每逢赶集都要到农产品销售商、肥料销售商那儿坐一坐,交流询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一谈到赶集,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背背篓,而我的第一反应却是要带上一张纸(调查表)和一支笔”,“干一笔,记一笔”已然成为李德刚的生活日常。每道工序涉及到的名称、规格、计量单位、数量、使用面积、价格等,李德刚都如实记录在册,并对每个基础数据逐一核对,确保原始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年仅35岁的许利川是丰都县社坛镇踏水桥村的一名村民,也是丰都农产品成本调查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许利川在大学毕业后便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毅然决然地选择与妻子返乡创业,从去年开始承担青菜头的调查任务。

“虽然在这个队伍中我还是一个‘小鲜肉’,但是在某些领域我想我还可以算得上是一枚‘老腊肉’,能和我们镇其他农调户之间各取所长。”他打趣地说道。“他们擅长种植经验,我便想办法拓宽销路,利用互联网提高农业知识,他们精于用笔详实记录,我便专攻电脑录入和分析调查数据。”这样“一唱一和”,为丰都县农产品成本调查注入了新鲜血液,也让工作方法得以创新。

许利川定期会召集其他农调户在自己的院坝里坐一坐,一起交流农本调查经验,此外,他还会与历年市场价格作对比,帮助大家计算盈亏状况。“得益于农本调查这项任务,能够让我及时掌握青菜头的市场供求情况及价格规律,适时地调整生产,带领大家致富。”许利川总结道。

近年来,重庆市农业农村发展成效喜人,这背后,离不开农本调查户们在田间地头的默默耕耘和记录,小小的数字里凝聚着他们敢担当、敢作为的精神。正是他们的辛勤劳作和付出,为丰都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赵颖竹/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走进农本调查户:看小账本如何助力乡村发展

2022-12-05 19:54:28 来源:
彭福荣和他的农调笔记本。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供图
彭福荣和他的农调笔记本。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供图

国家农产品成本调查开展至今,已迎来70周年。

从2008年起,重庆市丰都县承担起中籼稻、玉米、散养生猪、油菜籽、青菜头、桑蚕茧等多项农产品成本调查的任务。

这项任务持续开展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农本调查户。他们总是手握一支笔、一本登记簿行走在调查一线,用点点滴滴的平凡记录,书写着不平凡的每一页账本。今天,让我们跟随丰都县农产品成本调查户的脚步,看小账本背后的故事。

翻开彭福荣那本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工工整整记载的是每日的农业生产日常,如:2022年3月1日,购买了敌克松(农药)1包,花费4元、购买福戈爱苗(农药)6包、花费60元,以及购置1公斤基香优801牌杂交水稻种子,花费120元;3月6日,自己一人铲田坎、搭田坎,用了3小时;2022年共种植中籼稻1.5亩……这一记,就是15年。

彭福荣,丰都县社坛镇德盛村7组村民,年逾古稀的他,已担任农产品成本调查户15个年头。“年轻的时候,我是一名会计,对于记账这个工作我完全不陌生,打打算盘,三下五除二,这笔账就算出来了。做农调工作以来,我也都习惯于做到心中有数”。

“什么时候尿素价格低?”“尿素价格为什么变?”对于这些问题,丰都县包鸾镇花地堡村的村民最喜欢问李德刚,作为一名农调户,他对这些问题都能清楚详细的解释,是村里头的信息达人。

这源于他多年积累的好习惯,他密切关注农资市场,十余年来,每逢赶集都要到农产品销售商、肥料销售商那儿坐一坐,交流询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一谈到赶集,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起背背篓,而我的第一反应却是要带上一张纸(调查表)和一支笔”,“干一笔,记一笔”已然成为李德刚的生活日常。每道工序涉及到的名称、规格、计量单位、数量、使用面积、价格等,李德刚都如实记录在册,并对每个基础数据逐一核对,确保原始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年仅35岁的许利川是丰都县社坛镇踏水桥村的一名村民,也是丰都农产品成本调查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许利川在大学毕业后便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毅然决然地选择与妻子返乡创业,从去年开始承担青菜头的调查任务。

“虽然在这个队伍中我还是一个‘小鲜肉’,但是在某些领域我想我还可以算得上是一枚‘老腊肉’,能和我们镇其他农调户之间各取所长。”他打趣地说道。“他们擅长种植经验,我便想办法拓宽销路,利用互联网提高农业知识,他们精于用笔详实记录,我便专攻电脑录入和分析调查数据。”这样“一唱一和”,为丰都县农产品成本调查注入了新鲜血液,也让工作方法得以创新。

许利川定期会召集其他农调户在自己的院坝里坐一坐,一起交流农本调查经验,此外,他还会与历年市场价格作对比,帮助大家计算盈亏状况。“得益于农本调查这项任务,能够让我及时掌握青菜头的市场供求情况及价格规律,适时地调整生产,带领大家致富。”许利川总结道。

近年来,重庆市农业农村发展成效喜人,这背后,离不开农本调查户们在田间地头的默默耕耘和记录,小小的数字里凝聚着他们敢担当、敢作为的精神。正是他们的辛勤劳作和付出,为丰都县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赵颖竹/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