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我们要以科学的文化价值观为导向,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相融合,更好实现科学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为了深入讨论重庆文化在此领域的工作基础、已有成果、现存问题和未来方向,我们邀请了来自重庆城乡的文化工作者,介绍各地区及特色领域的优势、现状和问题:有丰都庙会习俗与城市建筑的融合互动发展;有“楹联名流”助推江津城市文化的高水平提质;有川剧守护者艰难扛起江北地区戏曲传承文脉;有少数民族戏剧在现代城乡文化观念剧变中的转型和探索;也有渝中区“母城”城市更新中的沉浸式艺术探讨。
“现代”城乡语境中:石柱土戏的转型与探索
文/张严威 蒋长朋
石柱土戏是2008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级非遗保护项目。据《中国戏曲志·四川卷》记载,土戏大约源于清康熙年间。解放前,土戏一直在石柱县沙子、湖镇、盐中、官田、中益一带山乡演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土戏夹有封建迷信色彩,故少有演出。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主管部门对土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了调查发掘工作,恢复了演出活动。时至今日,流传于石柱土家山寨、与外界少有交流的石柱土戏,伴随着时代变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濒临灭绝,亟待以创新的方式进行挖掘和复苏。
文化的脱贫攻坚工作同样需要贯彻落实。于是,石柱文化馆通过查找资料库中20世纪70、80年代拍摄的演出视频,花大力气整理了剧本《四值功曹》,依托两位老艺人的记忆恢复了演出,演员都是石柱县中益乡当地的土家族村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论述中,提出要“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四值功曹》的演出就是对濒临灭绝的石柱土戏的挖掘和复苏,是对旧的演出习俗的恢复,是保护石柱土戏的一项重要手段。这次演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亢的啰儿调、喧腾的土家耍锣鼓、演员与观众无间隔的插科打诨,带来了浓浓的土家风情。然而过于质朴的表现方式、较为松散的戏剧结构与当代观众的审美方式尚有一定差距。如果要在当前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将石柱土戏作为能与观众见面的舞台演出,则需要对原生形态的石柱土戏进行艺术资源的分析和研究,再寻找创新的方法和思路,把石柱土戏用舞台演出的形式传承下来。
新编石柱土戏《秦良玉和马千乘》便是在此背景下产生。该剧植根于石柱土戏传统,以流传于石柱地区的秦良玉比武招亲的民间故事改编创作而成。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列入正史的女性将领,是石柱文化中宝贵的文化IP。而提起巾帼英雄秦良玉,给人的印象多是金戈铁马、豪情壮志,其艺术作品亦如此。因此,选择秦良玉这个文化符号来创作石柱土戏无可厚非。但是,石柱土戏是一个民间特征十分鲜明的小剧种,注重民间生活,如贺寿的《八仙庆寿》,修房的《灵官镇宅》,娶媳、生子的《金童玉女》,垮岩、崩坎的《二郎降孽龙》等。因此,作为民间小剧种的石柱土戏要如何表现巾帼英雄秦良玉呢?创作者主要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现代化探索。
一、女性独立:人文精神的融入
《秦良玉和马千乘》放弃了宏大历史叙事,独辟蹊径,将细腻、柔情的笔致专注于少女秦良玉丰富的内心世界,讲的是:少女秦良玉比武招亲的第五个年头,马千乘带阳钗下山找她,希望能按“娃娃亲的约定”,日月合钗,“三媒六聘”完婚。秦良玉却非要与马千乘擂台一决雌雄。二人情感错位,意见不合,秦良玉愤而把月钗抛进东溪,放弃不懂她内心的马千乘。擂台开战,愁女嫁的父亲秦葵闹出不少笑话。秦良玉打败所有应征者,心灰意冷。马千乘到来,原来他昨日冒死从东溪河中寻回月钗并理解了秦良玉内心。在欢乐的斗舞,土家的锣鼓声中,马千乘战胜秦良玉,日月合钗,喜结良缘,成就了之后马秦夫妇在中国历史上驰骋疆场的爱国主义传奇。
该剧借助于历史的物质外壳,将之“陌生化”处理,消解宏大叙事,转向刻画秦良玉的生活,以审美的眼光观照历史,发挥创作者的主体性,从中发现新意,表现人类共同的精神困惑,传达历史所蕴含的现代哲思,并融入深沉的现代女性独立意识。更重要的是,该剧的关注点在于刻画“人”,刻画真实、多样化的“圆形人物”(拒绝单一、扁平的人物形象),借古代人物秦良玉呼唤人性的自由——认为女人应当和男人一样担负保卫国家的重任——因此她将“具有报国大志且同时理解她沙场驰骋心愿”作为择偶的标准,灌注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我认为,这样的作品所呈现的,是合于时代、合于生命的现代人文精神。
二、剧种特质:保持土戏的艺术风貌
在城乡建设中,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包括石柱土戏在内的一些地方戏正在被不同程度地整合着,LED多媒体化、戏曲歌舞化在不同程度地侵蚀着地方戏,同质化、一致性倾向越来越明显,有的剧种听起来是同一个唱腔、同一个声音,方言减少渐至消失、声腔受损,难以看到其艺术源头,看不出地方性日常生活、情感个性、历史经验、文化心理的积淀,难以唤起本土观众的亲切感和记忆,在同质化、一致性的过程中,丧失了更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诚如剧作家罗怀臻所言:“一个剧种,一种方言,一套声腔规律,都有着某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是使此一剧种区别于彼一剧种的‘天书密码’,可以感觉,可以认定,却较难破译。因为它是整体性地潜伏在某一区域或者剧种的生存心理上的,它是一个历史的生命现象。”所以,石柱土戏要重新找回文化自信,尊重“剧种特质”是第一要务。
土戏和石柱地方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土戏的创作,离不开地方文化的支撑。石柱是土家啰儿调的故乡,一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早已红遍大江南北,而石柱土戏正是以啰儿调“歌唱演故事”的少数民族戏曲艺术。石柱土戏在形成之初,就以石柱啰儿调入戏,同时展现出开放的格局,它曾在发展过程中化用川剧、花灯戏等元素丰富自身。《秦良玉和马千乘》在音乐方面,结合了啰儿调的音乐形态,融合加工成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音乐语汇,以此保留土戏的音乐意蕴。为了打造全青春版阵容,同时也为了传承土戏“耍锣鼓”传统,艺术总监秦泽斌还专门为本剧训练了一支全由青年人组建的锣鼓班。在整体艺术形式上,剧中编排了土家少男少女的摆手舞、玩牛、西兰卡普旗舞、板凳龙等,这些传统民间艺术都恰到好处地融入了故事情节,这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合理化用。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演员罗楠担任了本剧的副导演,以鼓励青年艺术家对传统戏剧艺术创作的主导作用。
在我看来,只有充分认识到地方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注重剧种的程式、唱腔、行当,才有可能使地方小戏“活”在舞台上。在这一点上,《秦良玉和马千乘》是成功的。
三、现代化探索:艺术手法的多元化
传统戏《四值功曹》是对濒危的石柱土戏的挖掘和复苏,是传统的土戏。但是,“传统”一词指的是对过去某一时段的创作、演出经验,是“流”而不是“源”,时代在变化,观众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石柱土戏虽然起源于乡村,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的年轻观众在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方式多项选择的同时,审美需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精神层面上要求舞台剧演出不只是在形式上求新求变,更重要的是有直击内心的精致作品。《秦良玉和马千乘》的舞台实践,就是针对这一现象的艺术探索。
对于观众尤其是新生代观众而言,思想艺术固然重要,语言艺术也是衡量一部作品好坏的关键。《秦良玉和马千乘》的戏剧语言,既有“那个泥鳅儿过捧,女人靠哄;泥鳅过抠,女人靠逗……”这样的俗语、俚语,通俗易懂;也有“溪水如带柳如烟,莺闹燕舞色更妍。何年才得春意满,一枝红杏出墙园。”这样典雅、优美的唱词。在保持剧种民间性的同时,提升文学性,从而更让现代观众抵达土戏的内在核心。
创作者鲜明的现代意识,着力于对石柱土戏的探索和实验,萃取多种艺术手法为其所用。既秉承高度写意的戏曲艺术神韵,景随人走;又从中国人的文化、审美、欣赏习惯出发,营造出“擂台”的欢乐、诙谐、浪漫场面,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青春”“时尚”版土戏;同时生动地表达了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激发观众思考社会与人生,从而使作品传达出含蓄隽永的韵外之致,如盐入水,有味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