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义渡好老师”系列报道|班主任工作室③李俊区名班主任工作室:“四步”走好德育“赶考路” “五题”做好德育“答卷人”
核心导读:
班主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以自身的道德行为与个人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格,寻找生命的意义,追求人生应有的价值。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班主任,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大渡口区教育系统成立了多个班主任工作室。通过示范辐射、专业引领、成长探索和教育研究,为更多一线班主任搭建交流的舞台、成长的摇篮,为践行“多维一体 教育大渡”区域教育发展理念勇毅前行。
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义渡好老师】专题报道,挖掘大渡口区班主任工作室的发展轮廓,解读班主任工作室的运行机制,以及如何引领团队专业成长、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工作室主持人介绍:
李俊,重庆市旅游学校英语教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大渡口区“十佳感动型女职工”“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获大渡口区首届“木铎奖”。
曾获第二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决赛”中获二等奖、重庆市“首届职高英语教师赛课”一等奖、重庆市“英语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重庆市“第五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指导学生在“第八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全国优秀奖、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一等奖。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赵桂凯 实习生 何依琳)围绕“四步”“五题”,在德育工作的“赶考路”上做好“答卷人”,李俊作为工作室主持人,在激发成员教育热情中凝聚集体智慧,在强化实践研究中为团队建设赋能。
2020年12月,经大渡口区教委评审、授牌,李俊区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工作室以“互动的平台,进步的阶梯”为工作宗旨,以让“每个成员有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为愿景,通过日常自主阅读研习、集中合作实践探讨和课题学术分享研究等研修路径,力求使全体成员发展成为品质高、能力强、专业精、影响广,既有教育管理艺术,又有自我教育风格的创新型班主任。

做好德育:在集结起跑中冲刺引领
工作室由10位来自小、初、高各学段的骨干班主任组成,涵盖多学科、各年龄层,有着丰富的教育管理实践和良好的班主任专业素养。工作室用阶段式的配置和系统科学的管理方式,获得了学生、家长群体以及同行工作室的肯定。
“我们工作室充分考虑德育建设工作中成员的研修、学习、蓄能,让团队成员能够成长为优秀班主任,在后期发挥出辐射、带动、引领作用。”李俊介绍,为形成一个“开放、进取、智慧、幸福”的班主任工作团队,全体成员依托工作室平台,秉承共学、共研、共进的方式,加强教育理论、育人理念、教育方法的学习,逐步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实践能力。
在团队建设逐步完善后,工作室成员通过专业研修,迅速提升专业能力。在此过程中,李俊老师参与了《中小学思政微课程研究》的编写;袁丽娟、王茂力老师德育论文在《创新教育》《自得教育》上发表;谢艮红、熊鑫、唐燕老师论文分别获市一、二等奖;熊鑫、唐燕老师评为“区优秀班主任宣传人选”;熊鑫、袁丽娟老师分别评为“区优秀教师”“区优秀班主任”......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还应邀在四川省教科院、重庆市教科院、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文理学院等地开展德育专题授课、交流分享,获邀担任区级、校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评委”,承担区级、校级主题班会展示课。“这都充分发挥了班主任工作室的引领作用,有力地彰显了工作室的名师领航辐射效能。”李俊说。
如今,工作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并有规划地将建设成果、经验、教育资源进行宣传分享,让工作室带动更多班主任成长,整体提升区域德育工作水平,服务于教师、惠利于学生。

做好教育:从小题到新题中实现创做
梯队建设完善后,团队为做好‘答卷人’,在日常德育工作中严格制定规划、制度、任务,从细微处做好德育工作,形成德育管理特色,解决德育工作中的真问题。
“我们通过定期例会、网络教研、主题沙龙、课堂观摩、成果展示、考核评价等相应的机制确保工作室有序而高效地运转。”李俊介绍,工作室还借助日常自主阅读研习、集中合作实践探讨和课题学术分享研究等研修路径,完成“有课题、有论文、有案例、有研讨、有参赛”的研修任务,从班级管理中的“小问题”着手,定期开展“微研讨”“微班会”“微分享”,从细微处做好德育工作。
与此同时,工作室还会推荐优秀成员参加各级大赛,以赛促学,齐心聚力、鼎力助赛。通过定期组织主题班会比赛,凸显师生团队的风采。“我也会召集大家评课,让各位成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体会、说想法、给建议,每当这时候,大家交流总是热烈而真挚。”
李俊认为,传播与交流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未来,工作室还将定期开展在线沟通、专题研讨,将工作室开发成一个可持续、可延伸的班主任工作支持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大渡口教育储备更多优秀的班主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