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义渡好老师”系列报道|班主任工作室⑤何萍区名班主任工作室:家校共育 落实“双减” 共筑成长
核心导读:
班主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以自身的道德行为与个人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格,寻找生命的意义,追求人生应有的价值。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班主任,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大渡口区教育系统成立了多个班主任工作室。通过示范辐射、专业引领、成长探索和教育研究,为更多一线班主任搭建交流的舞台、成长的摇篮,为践行“多维一体 教育大渡”区域教育发展理念勇毅前行。
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义渡好老师】专题报道,挖掘大渡口区班主任工作室的发展轮廓,解读班主任工作室的运行机制,以及如何引领团队专业成长、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工作室主持人介绍
何萍,重庆市大渡口小学语文教师,大渡口区“何萍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30年。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曾先后荣获大渡口区师德先进个人,大渡口区优秀班主任,大渡口区中小学第四、五届区级骨干教师,大渡口区第二届“名班主任”,重庆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赵桂凯 实习生何依琳)何萍区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12月,是大渡口区“三名”班主任工作室之一,也是主持人何萍所带的第二届区级班主任工作室。
在大渡口区教委和区教师进修学院指导下,工作室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指引,坚持“做一个幸福的引领者”的理念,以工作室成员的团体智慧为依托,开展系列德育科研、培训活动。在自我发展的同时,通过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学区内优秀班主任群体的共同成长,为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实效发挥应有的作用。

家校共育 落实“双减”
工作室聚焦家校共育,务实开展系列研训、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实“双减”“五项管理”等文件精神。在优化育人环境、家校共育等营造德育新生态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更好开展研训活动,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工作室定期开展各级班主任工作室联盟活动、主题班会活动、读书活动等。2021年,何萍区名班主任工作室加入了区班主任工作室联盟。“在西安学习培训期间,何萍老师作为联盟第三组组长,在区教师进修学院统筹安排下,组织学习培训、撰写活动简报及结业汇报。”据相关成员介绍,当年何萍区名班主任工作室与徐开伶市级班主任工作室,以及区内三所中小学校级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联谊活动,广泛交流,共促成长。
不仅如此,工作室还以“五项管理”“五育并举”大主题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并多次组织成员“走出去”汲取专业知识,收效明显。何萍介绍,2021年4月,工作室前往重庆八中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主题班会与微班会课观摩研讨会。同年7月,部分成员前往桂林参加了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与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高级研修活动,在回来后,对工作室其他成员进行二级培训,分享学习心得,提升工作室整体的思想理论素养。
何萍介绍,工作室不仅多层次、多形式务实开展研训活动,促进团队中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也参与区级工作团队建设,为区域家校共育提供专业支撑。 2021年,工作室加入区级“家校共育”德育研究团队第三联盟组,聚焦“热点”“难点”研发课程资源,而作为工作室主持人,何萍负责组织本小组含市级、区级、校级共11个班主任工作室,进行资源审核、推送,使家校共育资源辐射全区。

引领辐射 共筑成长
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开展定期班会课及专题分享研讨,形成了系统的学习心得,并装订成册,以此提炼教学个性化特色技巧。工作室成员参与各项培训皆顺利结业,定期撰写并推送本工作室研训简报20余篇,联盟小组撰写培训活动简报5篇。
2020年9月,工作室主持人何萍获得“重庆市普通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宣传人物”称号, 2021年何萍荣获大渡口区尹兴明基金“木铎奖”;费丽娜获得本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培训优秀学员;乐秀菊获得重庆市义务教育“基于情境与任务化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微视频课竞赛特等奖;2022年3月,何萍班主任工作室参与《全国中小学中职学校德育创新新思维探究云论坛》活动,工作室德育成果在论坛上展示播放,成员王雯雯老师参与分享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何萍的劳动教育案例《小桌套 大作用》入选区级优秀案例集册,并发表于《自得教育》;费丽娜撰写的《体质健康 内外并存》被评为区级优秀德育案例。
对于过往的成绩,何萍表现得很平淡。她表示,工作室将继续着眼“家校共育、落实双减”的理念,加大课题研究,扩大成果辐射范围,为大渡口教育发展锻造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