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 】两江评 | 实干争先 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指出,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让民营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创造更良好、更安心的发展环境,这对于当下经济复苏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当前,我们已从三年疫情防控“换挡”为全力以赴拼经济,把增量蛋糕做大,抓民营经济发展是其重要的抓手。这也是重庆当前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今年是重庆市工商联成立70周年。重庆民营经济从弱到强、发展壮大,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重庆市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也还存在短板不足、困难问题。当前,重庆正坚定信心、奋起直追,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推动民营经济成为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日前,南岸区协调推动彩虹集市、小熊集市恢复经营;江津区支持江小白酒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未来5年打造成“百亿新名酒”。稍早的更多经济复苏新闻,譬如渝企组团抢订单,全力冲刺收官战等,让我们看到重庆餐饮、旅游等行业“烟火气”回归。因为这不仅在社会活力层面,更在经济层面预示着回归正轨,满血复活。这就是鲜活生动的“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这就是给民营企业家吃定心丸。
民营经济在重庆,占比超过了半壁江山。过去5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从9832.6亿元增长至16628.56亿元,年均增长7.3%,占GDP比重由50.5%提升至59.6%;平均每年新增民营市场主体21万户,年均增长8.6%;税收贡献占比由48.3%提升至58.2%……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实体经济稳步壮大,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社会贡献越来越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民营企业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党的政策和自身努力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的广大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就业民生,是经济的韧性基础所在,也是经济的命脉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突出强调着力提升信心、以消费为首扩大内需,而民营企业最灵活也最善于激发市场消费。三年来,受到疫情等国内外因素影响,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发展预期偏弱、信心严重受挫,当务之急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趋势,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力挺民营经济,需要敢为善为,敢,体现在旗帜鲜明亮观点,表态度,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含糊地宣示,将其融入到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里,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善,体现在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把政策落到位,把服务送上门,主动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为民营企业尤其中小微企业创造更良好、更安心的发展环境。
坚定我们的战略自信,敢为善为,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力促中央经济会议精神在重庆落地落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创新力竞争力,推动新时代重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杨光志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