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社会道德基因 推进农房抵押贷款
积极防范信贷主体道德风险行为,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可通过不断完善农户信用档案,建立农户信用评分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使用农户信用信息、评级报告,从而完善农村农户征信体系。

培植社会道德基因 推进农房抵押贷款

来源:中国网2022-12-2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各地积极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尝试化解农户融资抵押难题。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其道德风险也日渐凸显。主要表现为农户主体存有贷款前期抬高抵押物价值的失真风险、贷款中期改变贷款用途的失信风险、贷款后期逃避还款义务的失约风险等,以及金融机构主体存有贪腐、偷闲、渎职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等。如何积极培植社会道德基因,主动防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值得社会深度思考。

一、培植社会道德基因,要构建道德风险防范制度

特里·L·库珀曾提出:“一旦发现伦理越轨行为,最为典型的做法就是进行新的立法、制定新的规则或者颁布新的制度,或者重新安排组织构成或建立新的组织以更为严格地监管。”在个体道德水平无法保证让人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时,就必须采用诸如惩戒、监督等行政强制手段。反过来,有效率的道德风险防范制度是必须合乎伦理的,也是有助于社会道德基因良性培植的。

(一)完善道德风险法律法规。从信贷主体道德风险行为来看,由于房屋财产所有权归于农民,而房屋土地所有权归于集体,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在农户失约后难以有效处置抵押物,由此容易诱发农户在抵押贷款中的失信道德风险。因此,一方面,赋予宅基地具有抵押的权能,使得农房抵贷的运作有着法律根基。如修改《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加入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方式,修改《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宅基地具有抵押权能。另一方面,加快土地确权颁证步伐,完善其产权制度,创造有利的农房抵贷条件。从金融机构主体道德风险行为来看,重在完善员工日常行为的道德规范体系,如建立礼仪文明、微笑服务、遵守规章、忠于职守、协调合作、热爱工作等肯定性规范,以及不得徇私贪污、提供虚假信息、以权谋私等禁止性规范。同时,还应健全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统一的信贷操作标准和完整的操作程序,让每一笔贷款发放都有章可循,主动防范信贷过程中的非道德行为。

(二)建立道德风险评估制度。积极防范信贷主体道德风险行为,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可通过不断完善农户信用档案,建立农户信用评分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使用农户信用信息、评级报告,从而完善农村农户征信体系。同时,配套建立农户信用评级制度。根据村民个人诚信表现、经营能力、投资产品潜力以及抵押物评估值等系列参数进行评估打分,再按分值确定村民授信等级和放贷额度,主动剔除存有道德问题和风险的抵贷农户。对金融机构主体道德风险行为的防范,要注重日常或定期的员工道德考察评估,及时排查和剔除其机会主义行为倾向,长期保持员工队伍的纯洁性和免疫力。

(三)建立道德风险监管制度。重在强化对道德风险的监管,建立健全政府、银行及农户“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监管体系。首先,加强政府监管制度建设,通过常规性的金融案件专项执结行动,及时处罚失信行为。其次,强化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监管,包括事前预警、事后查处和监督问责等。复次,建立全方面的监控网络体系,从方法、技术和流程上加强道德风险的监管力度,全流程地监控农户抵贷前、中、后的道德风险行为。最后,积极引导以血缘、邻里关系为纽带的农户联保方式,发挥其内部监督作用,防患于未然。

(四)建立道德风险激励制度。从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避的外部激励制度建设来看,主要是针对那些恶意出现不良道德风险行为的农户采取负向激励性措施,如限制日后贷款额度、取消贷款资格、列入“老赖”黑名单、留下不良征信记录、金融系统贷款报停等,也可利用乡村“熟人社会”特征向社会公众披露其不良道德信息,提升其不良道德行为的社会成本;而对于那些具有良好道德信用农户,则可以建立正向激励性措施,如开通日后贷款“绿色通道”,稳步提高贷款额度,或采取降低贷款利率等。就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避的内部激励制度建设而言,重心在于建立金融机构员工内部绩效考核体系,譬如量化员工的日常工作绩效、责任心、诚信度、廉洁心、工作态度等,对于不达标者予以降职。同时,针对那些以权谋私、徇私贪污、提供虚假信息的非道德行为者,则应建立负向激励性措施,譬如采取警告、降职、处分甚至开除或移交施法机关等;而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员工,则采取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或者升职等正向激励性措施。

二、培植社会道德基因,要改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

“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产生之前,人类的经济活动一直依靠习惯和道德来调节,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不能完全消除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其所遗漏的空白可以通过道德和习惯进行填补。”有效培植社会道德基因,自然是离不开社会道德文化环境的长期浸润和软约束。

(一)继承传统诚信文化。在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中,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各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趁虚而入。在道德领域,主要表现为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大大减弱,重义轻利、以诚立身、一诺千金、廉洁自律、清廉慎独、知恩图报等诚信文化受到了一定污染,道德主体的诚信价值观和信念受到了市场逐利性冲击或产生了某些动摇,甚至是陷入了道德迷茫。因此,需要大力继承优良传统,有效发扬诚信文化,积极强化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个体的自我约束力。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要注重村规民约和家风家训的道德文化约束作用。所谓村规民约是指村民在其生产、生活中产生、形成,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利用道德的约束机制,进行自我管理的民间行为规范;家风家训则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它们是继承传统诚信文化、强化道德约束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需要积极挖掘和传承广大农村地区各具特色的乡规民约及村民的家风家训,释放乡土传统诚信文化潜力,助推乡村文化繁荣和振兴。

(二)培植现代契约精神。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生长于伦理本位社会环境之中的中国传统诚信文化资源只适合调节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关系,面对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经济关系显得无能为力,因此传统诚信文化必须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以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权利至上精神、公平正义、诚实信用为基本内涵的现代契约精神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其思想独具的文化内涵及功能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和冲突,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也是构建现代诚信的重要精神支撑和基础性资源,它完全可以与西方法律精神相衔接,从而成为构建新型法治的“中国元素”。在农房抵押贷款实践中,需要积极地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现代契约精神,将其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根植于乡土社会,视同于对法律的敬畏,成为缔约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对违反契约精神的机会主义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严厉惩罚,建立负向激励机制,增加其违约成本。

(三)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道德领域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在金融信贷领域显得尤为突出。因此,亟待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面对当前信贷道德生态中的诸种困境,更需要理性思考、主动防御、精准识别和妥善处理。大力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建设社会主义金融信贷道德,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强化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自觉抵制假恶丑的道德免疫系统;又要紧密结合法制建设建立标准体系,强化道德实践,形成良好的个体职业道德意识、道德修养和道德风尚。

(四)建立银行信贷文化。银行信贷文化是指银行在长期信贷经营管理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更新和沉淀下来,为全体信贷人员共同遵守的信贷理念、信贷原则、信贷管理制度、信贷行为规范和信贷品牌形象的总和。作为一种精神道德激励,现代金融机构的企业信贷文化有助于委托人激励代理人,使员工产生责任感、爱和归属感。因此,需要强化以信用、责任、自律为核心的银行道德文化建设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建设,从内部防范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等诱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诸如信贷人员存有隐瞒、欺骗、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非道德行为;同时,需要提升金融机构的外部形象,营造良好的企业信贷文化氛围,以优质的服务打动信贷农户,培植其社会感恩基因。

三、培植社会道德基因,要培育金融信贷主体德性

积极培植社会道德基因,无论是通过建构道德风险防范制度,还是通过改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最终都离不开将社会道德内化成个体道德,使道德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只有将社会道德转换成信贷主体的内在德性,金融市场才能够有序、稳定、健康地发展,道德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一)培养个体道德文化。信用是商业交易的生命线,尤其是以存贷为基本活动方式的银行的生命线。信贷主体需要培育信用道德,向银行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切实履行贷款合同要求。金融机构主体需要培育信用道德,依法务实进行放贷,杜绝违规操作行为、虚报信息行为以及权力寻租行为的出现。责任是道德的根本,也是进行道德评价的前提。信贷主体需要培育责任道德,承担资本增值的责任,将贷款应用到有价值的地方,同时承担对银行还本带息的责任,防止银行的利益受到损失。金融机构主体需要培育责任道德,积极履行银行交予自己的工作职责与义务,有效推进农房抵贷政策惠及农业农村发展。“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信贷主体需要培育自律道德,始终以社会道德规范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抑制个人无限膨胀的私欲。金融机构主体需要培育自律道德,将职业道德内化到灵魂深处,在省视自我中不断提高自己道德水平。

(二)加强个体道德教育。有效提高个人道德水平,更需要着力于“大众道德”或“平民道德”建设,促使道德走向大众、贴近平民。一方面,要加强信贷主体道德教育,积极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农户”、“示范教育”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发挥农户身边的道德榜样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村委会干部的联动作用,深入群众宣扬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妥善处理好发生在村中的道德纠纷;有效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手段,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农户道德;努力提高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诚信企业文化、加强员工职业操守教育与培训可以有效杜绝银行道德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强金融机构主体的道德教育,依托良好的银行信贷文化,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素质道德培训,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业务素质等。

(三)打造隐形心理契约。心理学家施恩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从信贷农户的角度来看,银行可以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信贷农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信贷农户的心理需求,从而让农户产生不愿违反贷款合同的心理,使农户自觉维护银行的利益,打造银行与农户之间的隐形“心理契约”。从银行信贷人员的角度来看,应当建立金融机构和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使得银行信贷人员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应当通过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提高员工的工作的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完善的晋升通道和能力培训,满足员工的个人发展权,提升员工的自我实现感。(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ZDB017)阶段性成果)

(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 罗湖平 郑鹏)

分享
新浪微博

培植社会道德基因 推进农房抵押贷款

2022-12-26 06:50:03 来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各地积极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尝试化解农户融资抵押难题。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其道德风险也日渐凸显。主要表现为农户主体存有贷款前期抬高抵押物价值的失真风险、贷款中期改变贷款用途的失信风险、贷款后期逃避还款义务的失约风险等,以及金融机构主体存有贪腐、偷闲、渎职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等。如何积极培植社会道德基因,主动防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值得社会深度思考。

一、培植社会道德基因,要构建道德风险防范制度

特里·L·库珀曾提出:“一旦发现伦理越轨行为,最为典型的做法就是进行新的立法、制定新的规则或者颁布新的制度,或者重新安排组织构成或建立新的组织以更为严格地监管。”在个体道德水平无法保证让人做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时,就必须采用诸如惩戒、监督等行政强制手段。反过来,有效率的道德风险防范制度是必须合乎伦理的,也是有助于社会道德基因良性培植的。

(一)完善道德风险法律法规。从信贷主体道德风险行为来看,由于房屋财产所有权归于农民,而房屋土地所有权归于集体,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在农户失约后难以有效处置抵押物,由此容易诱发农户在抵押贷款中的失信道德风险。因此,一方面,赋予宅基地具有抵押的权能,使得农房抵贷的运作有着法律根基。如修改《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加入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方式,修改《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明确宅基地具有抵押权能。另一方面,加快土地确权颁证步伐,完善其产权制度,创造有利的农房抵贷条件。从金融机构主体道德风险行为来看,重在完善员工日常行为的道德规范体系,如建立礼仪文明、微笑服务、遵守规章、忠于职守、协调合作、热爱工作等肯定性规范,以及不得徇私贪污、提供虚假信息、以权谋私等禁止性规范。同时,还应健全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建立统一的信贷操作标准和完整的操作程序,让每一笔贷款发放都有章可循,主动防范信贷过程中的非道德行为。

(二)建立道德风险评估制度。积极防范信贷主体道德风险行为,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可通过不断完善农户信用档案,建立农户信用评分体系,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使用农户信用信息、评级报告,从而完善农村农户征信体系。同时,配套建立农户信用评级制度。根据村民个人诚信表现、经营能力、投资产品潜力以及抵押物评估值等系列参数进行评估打分,再按分值确定村民授信等级和放贷额度,主动剔除存有道德问题和风险的抵贷农户。对金融机构主体道德风险行为的防范,要注重日常或定期的员工道德考察评估,及时排查和剔除其机会主义行为倾向,长期保持员工队伍的纯洁性和免疫力。

(三)建立道德风险监管制度。重在强化对道德风险的监管,建立健全政府、银行及农户“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监管体系。首先,加强政府监管制度建设,通过常规性的金融案件专项执结行动,及时处罚失信行为。其次,强化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监管,包括事前预警、事后查处和监督问责等。复次,建立全方面的监控网络体系,从方法、技术和流程上加强道德风险的监管力度,全流程地监控农户抵贷前、中、后的道德风险行为。最后,积极引导以血缘、邻里关系为纽带的农户联保方式,发挥其内部监督作用,防患于未然。

(四)建立道德风险激励制度。从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避的外部激励制度建设来看,主要是针对那些恶意出现不良道德风险行为的农户采取负向激励性措施,如限制日后贷款额度、取消贷款资格、列入“老赖”黑名单、留下不良征信记录、金融系统贷款报停等,也可利用乡村“熟人社会”特征向社会公众披露其不良道德信息,提升其不良道德行为的社会成本;而对于那些具有良好道德信用农户,则可以建立正向激励性措施,如开通日后贷款“绿色通道”,稳步提高贷款额度,或采取降低贷款利率等。就金融机构道德风险规避的内部激励制度建设而言,重心在于建立金融机构员工内部绩效考核体系,譬如量化员工的日常工作绩效、责任心、诚信度、廉洁心、工作态度等,对于不达标者予以降职。同时,针对那些以权谋私、徇私贪污、提供虚假信息的非道德行为者,则应建立负向激励性措施,譬如采取警告、降职、处分甚至开除或移交施法机关等;而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员工,则采取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或者升职等正向激励性措施。

二、培植社会道德基因,要改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

“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产生之前,人类的经济活动一直依靠习惯和道德来调节,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不能完全消除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其所遗漏的空白可以通过道德和习惯进行填补。”有效培植社会道德基因,自然是离不开社会道德文化环境的长期浸润和软约束。

(一)继承传统诚信文化。在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进程中,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各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趁虚而入。在道德领域,主要表现为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大大减弱,重义轻利、以诚立身、一诺千金、廉洁自律、清廉慎独、知恩图报等诚信文化受到了一定污染,道德主体的诚信价值观和信念受到了市场逐利性冲击或产生了某些动摇,甚至是陷入了道德迷茫。因此,需要大力继承优良传统,有效发扬诚信文化,积极强化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个体的自我约束力。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要注重村规民约和家风家训的道德文化约束作用。所谓村规民约是指村民在其生产、生活中产生、形成,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利用道德的约束机制,进行自我管理的民间行为规范;家风家训则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它们是继承传统诚信文化、强化道德约束的两个重要方面,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需要积极挖掘和传承广大农村地区各具特色的乡规民约及村民的家风家训,释放乡土传统诚信文化潜力,助推乡村文化繁荣和振兴。

(二)培植现代契约精神。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生长于伦理本位社会环境之中的中国传统诚信文化资源只适合调节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关系,面对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经济关系显得无能为力,因此传统诚信文化必须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以自由精神、平等精神、权利至上精神、公平正义、诚实信用为基本内涵的现代契约精神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其思想独具的文化内涵及功能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和冲突,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也是构建现代诚信的重要精神支撑和基础性资源,它完全可以与西方法律精神相衔接,从而成为构建新型法治的“中国元素”。在农房抵押贷款实践中,需要积极地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现代契约精神,将其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根植于乡土社会,视同于对法律的敬畏,成为缔约者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对违反契约精神的机会主义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严厉惩罚,建立负向激励机制,增加其违约成本。

(三)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中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道德领域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在金融信贷领域显得尤为突出。因此,亟待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面对当前信贷道德生态中的诸种困境,更需要理性思考、主动防御、精准识别和妥善处理。大力弘扬时代新风,积极建设社会主义金融信贷道德,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强化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自觉抵制假恶丑的道德免疫系统;又要紧密结合法制建设建立标准体系,强化道德实践,形成良好的个体职业道德意识、道德修养和道德风尚。

(四)建立银行信贷文化。银行信贷文化是指银行在长期信贷经营管理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更新和沉淀下来,为全体信贷人员共同遵守的信贷理念、信贷原则、信贷管理制度、信贷行为规范和信贷品牌形象的总和。作为一种精神道德激励,现代金融机构的企业信贷文化有助于委托人激励代理人,使员工产生责任感、爱和归属感。因此,需要强化以信用、责任、自律为核心的银行道德文化建设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建设,从内部防范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等诱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诸如信贷人员存有隐瞒、欺骗、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非道德行为;同时,需要提升金融机构的外部形象,营造良好的企业信贷文化氛围,以优质的服务打动信贷农户,培植其社会感恩基因。

三、培植社会道德基因,要培育金融信贷主体德性

积极培植社会道德基因,无论是通过建构道德风险防范制度,还是通过改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最终都离不开将社会道德内化成个体道德,使道德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只有将社会道德转换成信贷主体的内在德性,金融市场才能够有序、稳定、健康地发展,道德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一)培养个体道德文化。信用是商业交易的生命线,尤其是以存贷为基本活动方式的银行的生命线。信贷主体需要培育信用道德,向银行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切实履行贷款合同要求。金融机构主体需要培育信用道德,依法务实进行放贷,杜绝违规操作行为、虚报信息行为以及权力寻租行为的出现。责任是道德的根本,也是进行道德评价的前提。信贷主体需要培育责任道德,承担资本增值的责任,将贷款应用到有价值的地方,同时承担对银行还本带息的责任,防止银行的利益受到损失。金融机构主体需要培育责任道德,积极履行银行交予自己的工作职责与义务,有效推进农房抵贷政策惠及农业农村发展。“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信贷主体需要培育自律道德,始终以社会道德规范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抑制个人无限膨胀的私欲。金融机构主体需要培育自律道德,将职业道德内化到灵魂深处,在省视自我中不断提高自己道德水平。

(二)加强个体道德教育。有效提高个人道德水平,更需要着力于“大众道德”或“平民道德”建设,促使道德走向大众、贴近平民。一方面,要加强信贷主体道德教育,积极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农户”、“示范教育”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发挥农户身边的道德榜样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村委会干部的联动作用,深入群众宣扬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妥善处理好发生在村中的道德纠纷;有效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手段,引领社会道德风尚,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农户道德;努力提高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诚信企业文化、加强员工职业操守教育与培训可以有效杜绝银行道德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强金融机构主体的道德教育,依托良好的银行信贷文化,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素质道德培训,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业务素质等。

(三)打造隐形心理契约。心理学家施恩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从信贷农户的角度来看,银行可以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信贷农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信贷农户的心理需求,从而让农户产生不愿违反贷款合同的心理,使农户自觉维护银行的利益,打造银行与农户之间的隐形“心理契约”。从银行信贷人员的角度来看,应当建立金融机构和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使得银行信贷人员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联系在一起。同时,还应当通过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提高员工的工作的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通过完善的晋升通道和能力培训,满足员工的个人发展权,提升员工的自我实现感。(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ZDB017)阶段性成果)

(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 罗湖平 郑鹏)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潘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