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

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12-26

游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要建立长效机制,压实全员育人的主体责任。高校作为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学校党委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工作领导体系,制定总体规划和目标,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责任清单。将课程思政工作落地落实,建立课程思政考核制度,并纳入各二级单位和党政一把手年度考核范围,其主要指标纳入政治巡视和纪检监察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实行“一岗双责”,赋予“全员”育人责任,健全“双带头人”制度,推行德技并修,使每一名专业课老师不仅成为“授业师”,而且也成为“传道师”,引导和促使每一名教师都把自己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局内人”,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要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情况、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作为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晋升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将课程思政建设标准纳入“双一流”学科评估体系,强化投入保障,设立专项资金,为打造学习平台、建设实践基地、开展调研考察、进行学习培训等提供可靠经费保障。

要优化教学体系,发挥全方位育人的主体功能。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要让所有专业、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全方位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点,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考试考核等各个方面,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有机融入价值塑造要素,实现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融合。遵循“思政+专业”原则,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建立覆盖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集体备课平台,组织专业教师绘制“课程思政元素地图”,探讨专业课程中每个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厘清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之间的关系。邀请从事学生工作、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教师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通过有针对性地了解和评估思政教育实效,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思政课讲出专业情”。以行业人物的人生选择阐释“人生意义”,培育“小我融入大我”的积极人生观;以行业精神讲述“中国精神”,阐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以相关专业的朋辈榜样昭示奋斗方向,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课程思政与各专业课程结合,将思政之“盐”融入专业课程之“汤”,让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要协同多元资源,拓展全过程育人的主体阵地。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要立足知行合一,让思政课向“实践课程”延伸,引导广大学生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去实践,使课堂教学的成果得到深化和升华。把课程思政延伸到学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中,让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中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课程思政延伸到校园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把校园文明建设与课程思政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加深对“如何做新时代好青年”的认识,进一步校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盘星”。把思政课延伸到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中,把履行社会责任与课程思政中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中国梦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教育等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学生不断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2-12-26 09:21:44 来源:

游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任务。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要建立长效机制,压实全员育人的主体责任。高校作为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学校党委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工作领导体系,制定总体规划和目标,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责任清单。将课程思政工作落地落实,建立课程思政考核制度,并纳入各二级单位和党政一把手年度考核范围,其主要指标纳入政治巡视和纪检监察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实行“一岗双责”,赋予“全员”育人责任,健全“双带头人”制度,推行德技并修,使每一名专业课老师不仅成为“授业师”,而且也成为“传道师”,引导和促使每一名教师都把自己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局内人”,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要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情况、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作为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晋升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要将课程思政建设标准纳入“双一流”学科评估体系,强化投入保障,设立专项资金,为打造学习平台、建设实践基地、开展调研考察、进行学习培训等提供可靠经费保障。

要优化教学体系,发挥全方位育人的主体功能。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要让所有专业、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全方位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特点,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考试考核等各个方面,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有机融入价值塑造要素,实现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融合。遵循“思政+专业”原则,找准“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建立覆盖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集体备课平台,组织专业教师绘制“课程思政元素地图”,探讨专业课程中每个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厘清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之间的关系。邀请从事学生工作、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教师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通过有针对性地了解和评估思政教育实效,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思政课讲出专业情”。以行业人物的人生选择阐释“人生意义”,培育“小我融入大我”的积极人生观;以行业精神讲述“中国精神”,阐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以相关专业的朋辈榜样昭示奋斗方向,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通过课程思政与各专业课程结合,将思政之“盐”融入专业课程之“汤”,让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要协同多元资源,拓展全过程育人的主体阵地。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要立足知行合一,让思政课向“实践课程”延伸,引导广大学生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去实践,使课堂教学的成果得到深化和升华。把课程思政延伸到学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中,让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中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课程思政延伸到校园文明建设的实践中,把校园文明建设与课程思政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学生不断加深对“如何做新时代好青年”的认识,进一步校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定盘星”。把思政课延伸到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中,把履行社会责任与课程思政中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中国梦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理想与职业精神教育等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学生不断提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