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荣中之师丨许洪:33年如一日,用师者匠心守望育人初心
核心导读: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是教师。在教师的这一亩田地里,不种功名利禄,不种金银富贵,只栽下满园桃李,留得万世芬芳。
2022年,荣昌中学办学120周年。岁月峥嵘,初心不改;春华秋实,砥砺沧桑。日前,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寻访了3位荣中之师。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千千万万老师的影子,不辞劳苦,潜心育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庄重而伟大的历史使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郭晓彤)“教书育人不像做一件产品,做坏了还可以重来,学生如果没培养好,是不能重来的。”已经在荣昌中学工作33年的许洪,对教育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实践。
33年来,他坚持专心专意培养学生,希望学生能够先成人后成才,体会做人的道理,取得理想的成绩,收获满意的人生!

圆梦荣中,专注提升教学技巧
1989年,许洪从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在大多数人看来,那时候的大学生还算是“香饽饽”,对工作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许洪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荣昌人,他没有执着于留在大城市发展,而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到荣昌中学成为一名光荣的高中化学教师。
“那时候,找工作还没有现在的双选政策。我了解到荣昌中学正好缺化学教师后,通过县教育局考核分配到荣昌中学来任教的。”许洪回忆道,“这么多年来,我见证了荣昌中学的发展,荣昌中学也培养了现在的我。”
初入职场,许洪没有足够的经验,不知道怎么将大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上。彭育明、叶兆熙和黄永等老教师便手把手、耐心地指导他,一个多月后,许洪的教学工作才慢慢走上正轨。
“当时的我没有任何教学技巧可言,很容易出现‘满堂灌’的情况,不能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过几位老教师听课评课、分析交流后,我收获良多。”许洪说。
有一次,许洪备课遇到了困难,得知彭育明副校长住在校内,他便马上跑到学校去请教他。同样醉心于教育的彭育明连饭都顾不上吃,连忙为他解决困难,后来菜都凉了……
这些细节被许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在被这些老一辈的荣中之师感动着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与他们一样专注教育的人。

寄情学子,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高95级2班是许洪担任班主任后,带的第一个班级。在他看来,从学科老师变成班主任,并不仅仅是岗位的变化,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使命,他也从中体会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感动与骄傲。
许洪经常号召学生不能只埋头学习,也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在学校体育自编操比赛前,全班学生充分贡献个人智慧和集体力量,自编自排韵律操,经过2个多月的辛苦训练,最终获得全校第一名。比赛结束后,学生们在班上欢呼雀跃,更有学生大笔一挥,在黑板上写:我们胜利了!
这样的氛围让许洪感受到,学生们和自己已经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自己作为这个“家庭”的大家长,必须更好地为他们指引未来的方向,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95级2班76位学生高考全部上线,荣昌县的理科第一名也出自这个班,学生们考上了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等全国名校,班级也被评为四川省先进班集体……
一路走来,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许洪可谓诸多荣誉加身,先后获得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首批高中化学骨干教师、荣昌县第二届“十大名师”、县优秀教师、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县化学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从担任班主任到教研组长,再从年级主任到督导室主任,许洪的岗位和头衔一直在变,不变的是33年如一日,专注教书育人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