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瞳 | “花甲”大田湾 归来仍“少年”
大田湾体育场,是青春,是回忆,是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山城精神象征。

万花瞳 | “花甲”大田湾 归来仍“少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2-30

记者手记:

大田湾体育场,是青春,是回忆,是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山城精神象征。

六十六载的大田湾体育场,已是年过“花甲”。

它曾经辉煌过,见证过重庆乃至新中国体育腾飞;也曾经落寞过,一度球场荒废、杂草丛生。

12月30日,大田湾体育场焕新归来。

归来,仍是“少年”。

1956年,大田湾体育场建成后,举行了重庆市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17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运动会,贺龙还亲自为第一场足球赛开球。

建成投用后,大田湾体育场见证着许多重要时刻。

1965年9月,周恩来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在大田湾观看足球比赛后接见双方运动员。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承载了老百姓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改造前,渝中区老体协的会员们,在场地内练习持杖健步走,准备参加比赛。体育场封闭改造后,他们只得另寻场地训练。

全新的大田湾体育场重新开放,大家第一时间都回来了,一边和老友们聊天,一边持杖训练。

2019年10月28日,重庆市第三十中学校在这里举行校运会,这是大田湾体育场封闭前的最后一场运动会。许多重庆人的体育梦,便是从此始发。

如今的大田湾体育场塑胶跑道,选用的是环保、健康、安全的预制型橡胶卷材,独特的表面凸纹和底部凹巢设计,有效保证了群众运动的安全性。

2010年,大田湾体育场逐渐落寞,场地破落不堪,看台被鉴定为危险建筑,跑道几经风雨损坏严重,因硬件老化不能再举办大型的比赛和演出。

2020年8月,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保护修缮大田湾体育场文物建筑,打造“全民健身中心”;拆除范围内非核心功能建筑,建设生态体育公园;利用体育场内地下空间,配建必要地下车库。

大田湾体育场的红墙木门,曾是体育场最具标志性的特点。穿过这一道道木门,便能进入到内场,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呐喊。

为了保留这份记忆,修缮从体育场的建筑材料和修建工艺,都按照当年原貌全部还原,做到“修旧如旧”。团队对原有保留的木门采取加固,聘请传统工匠,采用传统榫卯方式进行修缮。

1997年初,前卫寰岛正式落户重庆,主场就在大田湾体育场,从此,大田湾体育场开始迎来了新的阶段。颇有年代感的足球记分牌,见证了为重庆而战的球队。

修缮后的大田湾体育场包含了人造草足球场和标准400米跑道,室外生态体育公园包含篮球场、网球场、气排球场、乒乓球场和门球场等。

在大田湾体育场封闭改造前,何仁俊带着老伴到大田湾散步。何仁俊老人回忆,他第一次到大田湾还是上世纪50年代自己读小学的时候,一晃将近一个甲子的时间都过去了。

接到大田湾体育场对外开放的消息,一些运动爱好者和附近居民,第一时间便来到新场地运动打卡,崭新的跑道,完善的设施,让大家赞不绝口。

曾经,空荡荡的台阶,布满青苔,静静见证着时光冉冉。

如今,大田湾体育场看台座椅全部修缮,采用的灰色塑胶极具历史感。目前,看台有23000多个座位,可满足各类赛事活动。

2019年10月28日,一群小朋友还特别赶来,站在体育场的大铁门处,和大田湾“道别”。

再次相见,曾经的大铁门已消失无踪。据大田湾体育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大田湾体育场将成为市民健身休闲、都市旅游、体育产业的全民健身综合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董进/文

张质、李文科、中建八局/图

李文科 连肖/主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万花瞳 | “花甲”大田湾 归来仍“少年”

2022-12-30 15:47:10 来源:

记者手记:

大田湾体育场,是青春,是回忆,是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山城精神象征。

六十六载的大田湾体育场,已是年过“花甲”。

它曾经辉煌过,见证过重庆乃至新中国体育腾飞;也曾经落寞过,一度球场荒废、杂草丛生。

12月30日,大田湾体育场焕新归来。

归来,仍是“少年”。

1956年,大田湾体育场建成后,举行了重庆市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17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运动会,贺龙还亲自为第一场足球赛开球。

建成投用后,大田湾体育场见证着许多重要时刻。

1965年9月,周恩来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在大田湾观看足球比赛后接见双方运动员。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承载了老百姓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改造前,渝中区老体协的会员们,在场地内练习持杖健步走,准备参加比赛。体育场封闭改造后,他们只得另寻场地训练。

全新的大田湾体育场重新开放,大家第一时间都回来了,一边和老友们聊天,一边持杖训练。

2019年10月28日,重庆市第三十中学校在这里举行校运会,这是大田湾体育场封闭前的最后一场运动会。许多重庆人的体育梦,便是从此始发。

如今的大田湾体育场塑胶跑道,选用的是环保、健康、安全的预制型橡胶卷材,独特的表面凸纹和底部凹巢设计,有效保证了群众运动的安全性。

2010年,大田湾体育场逐渐落寞,场地破落不堪,看台被鉴定为危险建筑,跑道几经风雨损坏严重,因硬件老化不能再举办大型的比赛和演出。

2020年8月,大田湾体育场保护与利用工程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保护修缮大田湾体育场文物建筑,打造“全民健身中心”;拆除范围内非核心功能建筑,建设生态体育公园;利用体育场内地下空间,配建必要地下车库。

大田湾体育场的红墙木门,曾是体育场最具标志性的特点。穿过这一道道木门,便能进入到内场,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加油呐喊。

为了保留这份记忆,修缮从体育场的建筑材料和修建工艺,都按照当年原貌全部还原,做到“修旧如旧”。团队对原有保留的木门采取加固,聘请传统工匠,采用传统榫卯方式进行修缮。

1997年初,前卫寰岛正式落户重庆,主场就在大田湾体育场,从此,大田湾体育场开始迎来了新的阶段。颇有年代感的足球记分牌,见证了为重庆而战的球队。

修缮后的大田湾体育场包含了人造草足球场和标准400米跑道,室外生态体育公园包含篮球场、网球场、气排球场、乒乓球场和门球场等。

在大田湾体育场封闭改造前,何仁俊带着老伴到大田湾散步。何仁俊老人回忆,他第一次到大田湾还是上世纪50年代自己读小学的时候,一晃将近一个甲子的时间都过去了。

接到大田湾体育场对外开放的消息,一些运动爱好者和附近居民,第一时间便来到新场地运动打卡,崭新的跑道,完善的设施,让大家赞不绝口。

曾经,空荡荡的台阶,布满青苔,静静见证着时光冉冉。

如今,大田湾体育场看台座椅全部修缮,采用的灰色塑胶极具历史感。目前,看台有23000多个座位,可满足各类赛事活动。

2019年10月28日,一群小朋友还特别赶来,站在体育场的大铁门处,和大田湾“道别”。

再次相见,曾经的大铁门已消失无踪。据大田湾体育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大田湾体育场将成为市民健身休闲、都市旅游、体育产业的全民健身综合体。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董进/文

张质、李文科、中建八局/图

李文科 连肖/主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代修凤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