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渔” 巫溪在行动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冉长军 王钰)12月29日上午,重庆市巫溪县开展增殖放流活动。18万尾鱼苗游向大宁河的怀抱,在丰富鱼类种群数量的同时,也起到了改善水域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作用。
事实上,自2012年起,巫溪县已共计投放各类鱼种800余万尾。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自长江禁捕工作启动以来,巫溪县激发工作精度力度温度,推动禁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监管有精度
增殖放流绿色发展
很多人都听说或看过,巫溪宁厂古镇有一口“神奇的鱼泉”,每年汛期都会涌入大量的野生鱼,这得益于巫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规定,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如今“神奇鱼泉”以观赏代替了捕捞,也走上一条绿色转型路。
如何用好用活“神奇鱼泉”,老板李贤惠萌生出养殖这种鱼儿的想法。
据当地渔政部门考证,“鱼泉”中涌出的鱼学名云南盘鮈鱼,是典型的野生水生动物资源。巫溪冷水资源丰富,可否尝试进行人工驯化饲养?
据巫溪县水产管理站站长蒲德成介绍,近年来,巫溪县着力攻克土著鱼驯养技术,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云南盘鮈的人工繁殖,当地建立了云南盘鮈人工驯殖示范基地,采用的亲鱼就来自“神奇鱼泉”。
而另一种巫溪县珍稀物种资源——大鲵,目前也已经取得人工繁殖关键技术,全县已经建成大鲵仿生态繁殖场11家,大鲵人工驯养量达11万余尾。
巫溪县在全面加强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工作。
制定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植物保护计划和增殖放流规划规划方案,自长江禁捕工作开展以来,共放生大鲵70余尾,在大宁河等天然水域放流华鲮、金沙鲈鲤、瓦氏黄颡鱼、白甲鱼、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等6个品种鱼类128万尾,在增殖放流过程中严格按规定进行监督验收,有效增殖了天然水域鱼类资源,维护了鱼类资源种群结构。
禁捕有力度
联防联动长效管理
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犯罪,是保障长江“十年禁渔”成效的关键之举。
巫溪县13条禁捕河流涉及27个乡镇(街道)、157个村(社区)。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护渔队伍,截至2022年年底,全县共有护渔巡护人员184名,有效补充了基层渔政执法巡查力量。
为加强执法监管,巫溪县成立“十年禁渔”联合执法工作专班,组织岸上联合巡查、市场全面禁售长江非法捕捞渔获物、禁用渔具销售等执法检查,形成了水上打、陆上管、市场查的执法合力。还建立了信息通报、资源共享、案件移交等相互交融的横向互动机制。
长江禁捕工作开展以来,巫溪县累计出动公安、渔政执法人员和市场检查人员7000余人次、陆上巡查累计3000多公里,收缴违规钓竿300余副、销毁违法网具200余套,检查水产制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126个次、农贸市场206个次,检查商超1896余户次、餐饮单位3215余家次。
共查办各类非法捕捞行政案件51件,行政处罚59人,公安机关立案侦办非法捕捞水产品案5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9人,移送起诉22案26人,对非法捕捞形成强大震慑,形成“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食”的良好局面。
执法有温度
凝心聚力齐抓共管
禁渔工作涉及人多面广,不只在“堵”也在“疏”。
禁捕之后,渔民如何生活?禁渔监督如何获得群众的支持,巫溪县通过有温度的执法,增强群众的守法意识和保护渔业资源环境的自觉性,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禁捕工作的良好氛围。
巫溪高度重视退捕渔民安置保障,组建渔民转产安置与生计保障专班,研究制定“巫溪县长江流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要求、补偿标准、工作步骤、资金保障,安排成员单位通过政策解读、信息核查、入户走访等方式,切实确保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到位。
2020年9月,全县28艘渔船全部拆解上岸完毕,其余乡镇生产自用船只,一船一档,全部建立档案,确保辖区禁捕水域“四清四无”。
截至目前未发现违法违规渔船,未发现“三无”船舶,未发生安全事故,顺利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
通过企业吸纳、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方式,对有就业意愿和能力退捕渔民实现全部就业,对全县78位退捕渔民做到应保尽保,对生活确有困难的退捕渔民一律纳入政府救助和扶持产业发展。
另外,各级网格单位通过实地宣传、广设标语、媒体引导等方式扩大禁渔政策宣传面,营造人人知禁的舆论氛围。建立渔政执法监督群众举报制度,公布24小时开通的举报电话,极大提升了群众举报非法捕渔案件的积极性和参与禁渔监督的热情。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巫溪县将以零容忍态度、钉钉子精神,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违法行为,坚持不懈打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持久战,把长江禁捕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成效,切实保护好家乡一江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