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感言(下):锲而不舍 无梦成真|写在《百年百篇》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时

获奖感言(下):锲而不舍 无梦成真|写在《百年百篇》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时

2022-11-22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编者按:近日,市委市委宣传部会同有关单位推出“文化大餐”,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大局。重庆史研究会也积极参与,力所能及地开展一些活动,发表一些文章,与大家分享疫情中专家学者们的努力和作为。我们首先分享本会会长周勇教授的两篇文章。

我庆幸与华龙网的这次合作。

1993年夏天,我从潼南县委挂职结束回到党校,时值暑假,刚好是个身体休息和头脑转换的阶段。我便买了一台286电脑,花了一个星期,苦练五笔字形,实现了一家人的“换笔”。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353

1993年于重庆市委党校

1997年秋天,我被派往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一年,党校专门为我配备了在当时还十分稀罕、价格不菲的日本“东芝”牌笔记本电脑。于是我到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接触并应用互联网,进入到“东方网景”的神奇世界,第一次架起了中央党校与重庆市委党校的网上通道。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357

1997-1998年于中央党校中青班

那时,信息技术方兴未艾,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不久。历史学告诉我,那是工具的革命,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就尤如石斧之于人类,尤如蒸汽机之于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改变了我的写作方式、工作方式,也丰富了我的思维方式。

在与颐和园一墙之隔的大有庄里、掠燕湖畔的这一年,我第一次用互联网思维观察和思考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当代命运。1998年开始写作,1999年与邓新民合作发表了论文《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1999年该文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400

1997年冬于中央党校掠燕湖畔

回到重庆后,我开始探索党校教育的信息化道路,重庆市委党校率先开通“全国党校远程教学系统”。2000年,中央党校在重庆党校召开了“全国党校系统远程教学暨信息网络建设现场会”,第一次在全国党校系统展示了计算机网络为党校教学、科研、管理提供的高新技术手段,以及运用这些手段带来巨大效应的前景,给了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史称“211会议”(21世纪召开的第一个会议)。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409

2001年1月,中央召开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对 “重庆市以中央党校卫星远程教育网和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网络为载体,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立覆盖全市党校系统的远程教育体系”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3年,这一做法被中央党校总结为《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开创党校工作的新局面》的经验。重庆的经验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411

2000年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左二)视察重庆市委党校信息化工作。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右二)、市委副书记李学举(左一)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414

2000年3月29日,我运用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在中央党校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示范课。这在全国党校是第一次。

领导工作的实践告诉我,由于计算机、互联网而带来的信息化革命,注定了是一场全新的革命,首先是领导方式的革命——“一把手”的革命。因为,它所引发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决策方式、工作方式、执行方式等等,与传统的领导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而这种不同,需要更高、更大的行政力量(权力)才能推动。就一个单位而言,这只能是“一把手”的推动。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421

2004年9月,中国信息化领导决策参考白皮书《中国信息界》高调重新发表《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一文。

2000年,华龙网创办,就在租用的市委党校科技楼里。它是最早以新闻的方式支持我们在党校探索信息化的媒体之一。从此,我们成为同事,成为朋友,相互支持、关注和欣赏,让我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华龙网人的成长、成才。

20年后,我与华龙网携手,探索创作《百年百篇》,居然获得超出预期的成功——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此时距我1993年换笔已经30年了,信息技术已经从单机发展到联网、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信息化发展到智能化、传统媒体发展到融媒体。这让我在信息化探索中又走出了一大步。

这一步也印证了30年来我的那些体会。

华龙网的互联网思维,使我们在探讨这个作品的创意,尤其是当我提出规模(100集)、样式(视频)、长度(3-5分钟)的设想时,他们几乎没有认知上的障碍,很容易地便达成了共识。需知以100期的大体量做专题策划,对于我们研究会是第一次,即使是20岁“重庆老牌”的互联网企业,华龙网面对的也是第一次挑战。他们建立在互联网思维上的精干高效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就干,要干就全身心投入去干,即使没有专项经费,我们也各自挖潜,想方设法。因此,我们唯有的困难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挑战。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华龙网的大股东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和管洪同志,感谢华龙网的当家人李春燕和周秋含,感谢融媒体新闻中心的康延芳和她团队的所有小伙伴们,再好的互联网思维和宏大构想,也要靠他们一项一项落地见效。他们是助梦成真的实践者。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426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428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431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434

要感谢市委宣传部和市委网信办,是他们的鼓励让我们越做越精良,是他们的推送让亿万观众得以参与到这个作品的创作和展示中来。他们是助梦成真的推动者。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438

当然还要感谢我们研究会老老少少的同志们。他们是无梦成真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研究重庆的革命史已经40年了,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又承担了党中央决定编纂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的部分工作,使我们能够站到民族复兴史的高度,领略到其中的魅力和精彩。我们便把它运用于《百年百篇》的创作之中,使其具有了不同于同类作品的神韵。

图片2022年10月《复兴文库》出版

对于《百年百篇》这个融媒体作品而言,我和傅德岷老先生、黄晓东先生都是第一次。我们还要带领着这支80、90后的团队一起奋斗。

挑战是巨大的。既需要高水平的学术性撰稿,还需要撰写适应观众的极具网言网语的讲述稿,更需要鼓起极大的勇气走进演播室,克服面对镜头的恐惧,经受长时间灯光的“烤”验,反复讲述以求最佳的煎熬,还要像明星一样享受化装、服装、海报摄影的待遇,最后还能真情地、精彩地讲述出来……这真是全方位的全新体验。再者,我们的研究团队是全国性的,有的研究者分散在天津、湖北、河南等地,他们不能到重庆录制,因此委托其他学者代为讲述。谢谢我们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勇气、智慧和付出,让我们见证了他们不断探索、天天向上的成长。

微信图片_20230103151446

中宣部表彰的《这,就是100年前重庆青年的中国梦》,是我在《百年百篇》结束时讲述的特别篇。

如今整个作品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且是专题报道类的第一名。这是重庆史研究会和重庆华龙网集团的集体荣誉,是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记协、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该作品研究、宣讲、制作、宣发团队的共同光荣。

这三年的“《百年百篇》时光”中,我们的“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更名为“重庆市重庆史研究会”。这标志着与改革开放共生的本会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也是一份不亚于获得中国新闻奖的巨大进步。

三年的“《百年百篇》时光”,就是一个努力向前的时光,一个无梦也成真的时光。

这就是我的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