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南方局对职业妇女的政治话语建构——以《职业妇女》为中心(二)鼓励职业妇女转向农村工作
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解放运动历来高度重视,职业妇女工作是其妇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职业妇女的政治话语建构——以《职业妇女》为中心(二)鼓励职业妇女转向农村工作

2023-01-03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摘要: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解放运动历来高度重视,职业妇女工作是其妇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南方局贯彻党的妇女解放运动方针,通过南方局妇女委员会创办《职业妇女》杂志,宣传党的职业妇女政策。《职业妇女》通过揭露职业妇女困境、塑造革命妇女形象、指明职业妇女奋斗方向,揭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对职业妇女政治话语建构的内在逻辑。中共南方局通过对职业妇女的政治话语建构,使社会解放与民族解放相融相通,表明中国共产党才能充当职业妇女权益代言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进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形象。

职业妇女是指不依赖他人供养,走出家庭,走进社会,通过自主劳动取得经济独立的女性。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高度重视妇女解放工作,职业妇女作为妇女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共妇女解放工作的重要内容。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对妇女工作高度重视,要求“立刻建立与健全各级党的委员会下的妇女部与妇女运动委员会,认真地经常检查与帮助其工作,使之成为各级党的委员会内最重要的工作部门之一”。中共中央南方局作为中共中央在国统区的派出机构,成立了妇女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南方局妇委”)以开展妇女工作。

学界对南方局妇女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著名妇女代表人物,妇女运动团体或机构,妇女动员,妇女统战等方面,专门针对职业妇女群体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实际上,南方局妇委对职业妇女工作也相当关注,创办了《职业妇女》杂志,作为职业妇女的“文化园地”。该杂志由杜君慧负责,1944年11月至1946年6月发行,共两卷十一期,内容丰富,是展示中共南方局对职业妇女政治话语建构的重要载体。由于其发行期间,正值国际国内局势急剧转换,学界更多关注联合政府,日本投降,重庆谈判等重大议题,对这一杂志的关注和研究相对欠缺。有鉴于此,本文以《职业妇女》作为核心文本,结合《现代妇女》等相关文本,揭示中共南方局对职业妇女的政治话语建构,以丰富和完善中共南方局在国统区开展妇女工作的相关研究。

中国共产党自大革命失败后,工作中心转向农村,在农村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为此,中共南方局鼓励职业妇女到农村去工作,把民主作风带到农村,更直接地为农村大众服务,特别鼓励在城市找不到工作、被裁员、生活困苦、对机关单位贪污腐化失望的职业妇女们转向农村工作。因为当时农民,政治上还没有发言权,受着种种压迫和剥削,迫切需要帮助,“妇女真正的解放只有在大多数的妇女本身具有高度的为人类幸福而战斗的觉醒的时候”。

(一) 介绍成功走向农村工作的范例

农村意味着落后和艰苦,要鼓励职业妇女走向农村并不容易。为此,《职业妇女》讲述了在农村工作的职业妇女的经历,提供了具象化的参考与可复制的经验。在农村做教育工作的曾小姐就是一个范例。农村中有着“男女授受不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落后思想,在学校里具体表现为男女分班授课,女教师必须得为人母后才能给男生班级上课,曾小姐在还没有做母亲时,经县政府老教育科长介绍,去农村的一个中心学校任教,担任男生部的教师以“开通风气”。一段时间后,由于曾小姐教学得当,学生成绩出众,各大学校争相下聘,曾小姐专门挑选了一家离城市数百千米,更为传统守旧的农村学校。为了推进男女合班,促进风气开放,曾小姐想方设法,最终得以成功。后来,校长将男女合班提到全县行政会议议程中并获得了通过。在农村工作中,曾小姐不仅为农村落后思想革命尽了一份力,为改善社会风气作出贡献,还收获了个人事业的成功,她成为了学校的首席教师,被推崇为品学兼优的知识妇女,打破了农村传统观念,和广大农村妇女建立了亲密友谊,当地人都以妻女接近她为光荣,她也在农村的锻炼中变得更坚强独立,学到了农村许多鲜活的知识。

当然,农村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事妇女教育工作的职业妇女们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转变策略。为此,南方局通过《现代妇女》陈述了不少到农村工作可能面临的困难,提醒职业妇女走向农村,需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农村,女性读书识字并未被真正理解,如为扫除文盲而举办的农村妇女识字班便遭到怀疑,首先是男性怀疑“读:书是好呀!但读书有没有猫头儿吃呢?”妇女去参加识字班,意味着家庭劳动力的减少,损害经济利益,对于本就贫寒的农村家庭是一件极不划算的事,所以家中男性对妇女识字班持消极态度。其次是农村妇女怀疑“读了书是要当兵去:的!”“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不要钱,就教你读书,还要发书给你?”“一定是等你读了书再向你要钱,不然就有别的用意!”就算招到了年轻妇女做学生,妇女识字班也难以维持,最后“能留下来的往往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而这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是大部分未出嫁的姑娘,年纪甚小,几乎不是我们所要教育的对象”。面对这些难题,农村妇女教育工作者转变工作方式,从改变农村妇女的生活着手,使她们感到学习与自己生活相关,产生兴趣。“因为所学的都是实际要用的东西,为学而用,在学习上的态度便不同。”合作社算账分红之后,社员们既学习了知识又获得了收入,附近妇女纷纷积极加入合作社,“有一位妇女因没有答应她入社,回家还哭了一场”。

南方局通过介绍到农村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为职业妇女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范例,体现了中共一贯主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深入基层与普通民众打成一片,进而获得民众支持。正如杂志所呼吁的“走进劳动妇女里面去,:给她们服务,向她们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的优良性质,这样彼此交换长处,克服短处。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做到知识妇女和劳动妇女结合,才能把一向想在城市和上层兜圈子的妇女鼓励建立在生产事业的基础上,真正深入下层,影响广大的妇女,得到有力的推进。”

(二) 介绍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模范

除了介绍知识职业妇女的经验外,中共南方局在《职业妇女》中还详细介绍了在中共陕甘宁边区的妇女工作模范。陕甘宁边区以农村为主,没有知识文化的农村妇女居多,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妇女工作的模范。《职业妇女》介绍了清涧县官天河村的朱秀英如何从一个不识字的朴素小脚妇女成为职业妇女工作模范的过程。朱秀英虽不识字,但她热心于革命工作,表现出众,得到了其他妇女拥护,担任了妇女贫农会会长,区妇女代表主任,抗敌后援会妇女干事等职务。1940年在民主政府普选运动中,她当选为民主政府第一届参议会的县议员并在下一届改选中继续连任,成为边区的妇女模范。陕甘宁边区对职业妇女在工作学习上大力支持与培养,还体现在对职业妇女的生育福利的关照。怀孕的职业妇女得到应有的休息,并照常享受着她应得的薪金及一切供给的待遇。陕甘宁边区在衣食的分配上尽力满足产妇的需求,为了不致妨碍母亲们工作学习,母亲多的机关都附设有完全托儿所或日间托儿所,解决职业妇女的后顾之忧。

《职业妇女》《现代妇女》对农村工作模范事迹的报道与城市中职业妇女的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相关报道一方面为城市中的职业妇女实现政治民主,妇女解放展示了农村道路;另一方面也宣传了中共对于妇女从事各项工作的支持,有助于在国统区国共两党博弈中争取职业妇女的好感,也有利于中共在大后方对职业妇女群体进行统战工作。

(作者:洪富忠、蒋欢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