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进行时︱秀山县龙池镇: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的战略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保障种粮农民受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巴渝大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和亮点成效,反映巴渝大地敢闯敢干,唯实争先,奋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场景。即日起,重庆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华龙网推出《乡村振兴进行时》系列报道,将重庆各乡镇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果“晒”出来,激励各地在比学赶超中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通讯员 文睿玄 覃亦欣)近年来,秀山县龙池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高位推进,聚合优势,整合资源,以产业振兴为支撑,以环境治理为牵引,以三治融合为导向,跑出了乡村振兴的“加速度”,一幅“产业兴、环境美、民安乐”的优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乡村要振兴
产业必先行
深秋时节,花香四溢,在龙池镇杉木村的田间地头,山银花长出花蕾,黄精抽出新叶,一簇簇熠熠生辉的金丝皇菊随风舞动,放眼望去,龙池镇杉木村宛如是一片黄色的海洋。
“外出务工的两个儿子都回来了,在村书记的带领下一起种植中药材,这几年收入很可观。”杉木村村民黄臣双高兴地说。在龙池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杉木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银花、黄精、金丝皇菊等特色中药材种植,带动近千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杉木村取得的“亮眼成绩”只是龙池镇产业兴旺的缩影。2022年,龙池镇的山银花和金丝皇菊的鲜花产量分别达22万斤、5万斤,黄精收获80万斤,发展优质粮油基地2000亩,为村集体带来50余万元的收入,带动农户户均增收9000余元。
龙池镇党委书记杨宏表示,龙池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坚持农业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逐步形成了干川河谷农旅结合带、洞坪片区高质粮油片、319建国等村(社区)优质粮油蔬菜布局,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
乡村要振兴
环境是底色
走在龙池镇洞坪村的石板路上,两旁的庭院干净整洁,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有用竹木编织而成的篱笆,一块块工整的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点缀着村庄的多彩。
洞坪村村民李洪江早早起床,将院里院外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村里定期要举行‘美丽庭院’评比,庭院干净了,心情也舒畅。”李洪江说,“每月村里还开展‘村庄清洁’活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带领大家整理柴堆、疏通阳沟、修葺门窗,一个个都干劲十足,彻底告别了过去脏乱差的环境。”
近年来,龙池镇以推进“通道三化”工程为重点,“小切口”推动人居环境“大提升”。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激发广大村民主动性、参与性和村庄主人翁意识。利用石块、竹木等资源,打造景观小品,形成“微田园、生态化”的布局,让村庄更美、更靓、更绿。
龙池镇党委组织委员杨飞告诉笔者:“在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干群合力、标本兼治,促进生态宜居乡村的共建、共治、共享,通过外修‘颜值’、内提‘气质’,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要振兴
治理要有效
在龙池镇小坝村便民服务中心里,“乡邻和事团”正耐心倾听着村民叙述纠纷产生的前因后果,通过公开调查、公开政策、公开评理,又成功化解了一场纠纷。
“乡邻和事团是由退休干部、乡村老教师、村民代表组成,地熟、人熟、事熟,村民也信服他们的调解。”小坝村党支部书记廖汉勇介绍道。除此之外,小坝村还以村规民约为基础,建立了村民积分制,根据积分排名评选“先进户”“文明户”。村干部会定期入组到户听取意见和建议,建立群众“需求”清单,及时改进工作的方法、程序。“邻里和谐相处,老少其乐融融。”小坝村村民肖吉祥说。
围绕破解“乡村治理碎片化、分散化、矛盾化”等难题,龙池镇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创新模式,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变“刚性管理”为“三治融合”。2022年共调解纠纷50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龙池镇党委副书记张万成说:“在现有的治理架构上,我们正考虑增设‘网格和事佬’,选派法律专业的返乡大学生挂任村‘法治副主任’,进一步优化乡村治理路径,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