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魔芋产业奠基人刘佩瑛因病逝世 享年102岁
中国魔芋产业奠基人、著名蔬菜园艺学家、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刘佩瑛因病逝世,享年102岁。

中国魔芋产业奠基人刘佩瑛因病逝世 享年102岁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3-01-04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1月2日12时15分,中国魔芋产业奠基人、著名蔬菜园艺学家、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刘佩瑛因病逝世,享年102岁。

刘佩瑛,女,1921年5月17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她从事蔬菜学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成为中国南方现代蔬菜栽培学的主要创立者;她发现并命名的白魔芋,将魔芋这个半野生蔬菜作物转化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农产品。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从“0”开始 让魔芋从野生到栽种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魔芋处于房前屋后的野生半野生状态,有关魔芋的应用也一直停留在作药引和磨浆加碱制作魔芋豆腐食用,一直没有突破。

1979年,58岁的刘佩瑛在承担 《中国蔬菜栽培学》编写时,考察发现中国几乎没有成规模栽培的魔芋,又得知日本在中国大量寻购“金河芋角”,这促使她亲自带队赶赴四川宜宾屏山等金沙江流域的魔芋生长地考察调研。

此后,她几乎从零开始,专注魔芋生物学、生理生化、栽培、育种、加工及开发利用系统研究。在她的带领下,魔芋实现从野生到大面积栽培与深加工利用的转变,逐渐形成了一个100亿产值的巨大产业链。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联合研制中国首台魔芋精粉机

她曾在日本考察发现,日本魔芋能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拥有魔芋精粉机。但日本制造的这种机器售价昂贵,一台就要几十万元,运到深圳再运回重庆,光运费就得2万多,当时国内企业无力承担,所以难以普及应用。

1985年,在刘佩瑛的牵头下,学校申请了科技部的“魔芋综合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开启了魔芋防病丰产栽培技术、魔芋防褐变干燥工艺、设备的研制和系列魔芋食品的开发研究;1986年,她又带领科研团队,联合攻关研制出中国的第一台魔芋精粉机,造价仅日本机器的十分之一,解决了魔芋产业最重要的设备难题。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国产魔芋精粉机的成功研制,实现了魔芋加工设备国产化,让我国魔芋粉从无到有。刘佩瑛和团队一鼓作气,接续开发出魔芋面条和雪魔芋等20余种魔芋食品,推进了我国魔芋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时至今日,魔芋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石油、化工、地质、汽车、印染、建材、农业、环保、航天及航空等众多领域。仅西南大学成立的西大魔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现年销售额就已过亿元。

西南大学关于刘佩瑛教授讣告。受访单位供图
西南大学关于刘佩瑛教授讣告。受访单位供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中国魔芋产业奠基人刘佩瑛因病逝世 享年102岁

2023-01-04 14:02:15 来源: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1月2日12时15分,中国魔芋产业奠基人、著名蔬菜园艺学家、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终身荣誉会长、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刘佩瑛因病逝世,享年102岁。

刘佩瑛,女,1921年5月17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她从事蔬菜学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成为中国南方现代蔬菜栽培学的主要创立者;她发现并命名的白魔芋,将魔芋这个半野生蔬菜作物转化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农产品。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从“0”开始 让魔芋从野生到栽种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魔芋处于房前屋后的野生半野生状态,有关魔芋的应用也一直停留在作药引和磨浆加碱制作魔芋豆腐食用,一直没有突破。

1979年,58岁的刘佩瑛在承担 《中国蔬菜栽培学》编写时,考察发现中国几乎没有成规模栽培的魔芋,又得知日本在中国大量寻购“金河芋角”,这促使她亲自带队赶赴四川宜宾屏山等金沙江流域的魔芋生长地考察调研。

此后,她几乎从零开始,专注魔芋生物学、生理生化、栽培、育种、加工及开发利用系统研究。在她的带领下,魔芋实现从野生到大面积栽培与深加工利用的转变,逐渐形成了一个100亿产值的巨大产业链。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联合研制中国首台魔芋精粉机

她曾在日本考察发现,日本魔芋能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拥有魔芋精粉机。但日本制造的这种机器售价昂贵,一台就要几十万元,运到深圳再运回重庆,光运费就得2万多,当时国内企业无力承担,所以难以普及应用。

1985年,在刘佩瑛的牵头下,学校申请了科技部的“魔芋综合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开启了魔芋防病丰产栽培技术、魔芋防褐变干燥工艺、设备的研制和系列魔芋食品的开发研究;1986年,她又带领科研团队,联合攻关研制出中国的第一台魔芋精粉机,造价仅日本机器的十分之一,解决了魔芋产业最重要的设备难题。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刘佩瑛教授。受访单位供图

国产魔芋精粉机的成功研制,实现了魔芋加工设备国产化,让我国魔芋粉从无到有。刘佩瑛和团队一鼓作气,接续开发出魔芋面条和雪魔芋等20余种魔芋食品,推进了我国魔芋完整产业链的形成。

时至今日,魔芋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石油、化工、地质、汽车、印染、建材、农业、环保、航天及航空等众多领域。仅西南大学成立的西大魔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现年销售额就已过亿元。

西南大学关于刘佩瑛教授讣告。受访单位供图
西南大学关于刘佩瑛教授讣告。受访单位供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茜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