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促进服务消费回暖
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系列政策逐步见效,服务消费必将加快迎来“春天”。

加快促进服务消费回暖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越来越多人重拾“诗和远方”,旅游、文娱、餐饮等消费市场回暖升温。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交通出行需求也在上升,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12月30日以来,全国铁路预计日均发送旅客508万人次,较11月份增长109%,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地区客流明显增加。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逐步提高。据统计,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4.2%,比2013年提高4.5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居民消费逐步从实物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但许多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还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着眼当下,新冠疫情令消费特别是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大伤元气,目前服务消费的复苏还是乍暖还寒。PMI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37.4%,较上月下降4个百分点,创2022年下半年新低,仅略高于4月份的36%。按可比口径,2023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仅分别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和35.1%,受抑制的消费需求仍有待释放。

加快推动服务消费回暖,既要促恢复也要挖潜力,既要优供给也要扩需求。

从供给侧看,要推动促进服务消费实现的“幸福产业”提质扩容。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提升教育服务质量,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大力营造便利消费的环境条件,加快实现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丰富创新服务消费场景。

从需求侧看,要增强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一般来说,实物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服务消费则更多是为了满足发展型、享受型生活需要,与居民收入水平息息相关。因此,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释放消费潜能。

近期,多地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鼓励居民消费,涉及餐饮、零售、文旅、娱乐等多个领域,社会反响热烈。随着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地落实和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系列政策逐步见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服务消费必将加快迎来“春天”。 (熊 丽 来源:经济日报)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加快促进服务消费回暖

2023-01-06 06:30:14 来源:

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越来越多人重拾“诗和远方”,旅游、文娱、餐饮等消费市场回暖升温。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交通出行需求也在上升,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12月30日以来,全国铁路预计日均发送旅客508万人次,较11月份增长109%,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重点地区客流明显增加。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逐步提高。据统计,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4.2%,比2013年提高4.5个百分点。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居民消费逐步从实物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但许多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消费需求还难以得到有效满足。着眼当下,新冠疫情令消费特别是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大伤元气,目前服务消费的复苏还是乍暖还寒。PMI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37.4%,较上月下降4个百分点,创2022年下半年新低,仅略高于4月份的36%。按可比口径,2023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仅分别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和35.1%,受抑制的消费需求仍有待释放。

加快推动服务消费回暖,既要促恢复也要挖潜力,既要优供给也要扩需求。

从供给侧看,要推动促进服务消费实现的“幸福产业”提质扩容。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增加养老育幼服务消费,提供多层次医疗健康服务,提升教育服务质量,促进群众体育消费,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大力营造便利消费的环境条件,加快实现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丰富创新服务消费场景。

从需求侧看,要增强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一般来说,实物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服务消费则更多是为了满足发展型、享受型生活需要,与居民收入水平息息相关。因此,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消费能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释放消费潜能。

近期,多地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鼓励居民消费,涉及餐饮、零售、文旅、娱乐等多个领域,社会反响热烈。随着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地落实和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随着扩内需促消费系列政策逐步见效,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服务消费必将加快迎来“春天”。 (熊 丽 来源:经济日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陶龙鑫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