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提升开放引领能级 增添发展“新动能”
2022年以来,沙坪坝区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机遇,以推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强化“四向齐发”“四式联运”、集散分拨等通道集疏运体系,着力拓通道、强枢纽,聚产业、提能级,系统重塑开放引领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沙坪坝:提升开放引领能级 增添发展“新动能”

来源:沙坪坝报2023-01-15

2022年以来,沙坪坝区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机遇,以推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强化“四向齐发”“四式联运”、集散分拨等通道集疏运体系,着力拓通道、强枢纽,聚产业、提能级,系统重塑开放引领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中欧班列(成渝)开行突破20000列。记者 裴梓臣 供图
中欧班列(成渝)开行突破20000列。记者 裴梓臣 供图

拓展通道 通达世界

近日,在位于沙坪坝区的团结村中心站,一个个集装箱堆放整齐,经过吊装后,即将搭乘中欧班列前往欧洲。

作为成渝两地联通欧亚的铁路大通道,2022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过4000班。而到目前为止,从沙坪坝开出的国际班列就有约2万列。

这些班列开行的背后,是身处内陆腹地的沙坪坝,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敢为人先,不断拓展对外通道,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生动实践。

沙坪坝区率先开行中欧班列(渝新欧),现已形成“3+8+N”集结分拨体系,稳定运行线路近40条,可通达境内外100余个城市和地区。后又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四向齐发”国际通道格局,目的地已辐射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8个港口,累计货值超过400亿元,货物品类超640种。作为长江黄金水道的“替补”,同样由沙坪坝区始发的渝甬班列,也保持了常态化开行,2022年前11个月开行量已接近1300班。

2022年,沙坪坝区加速通道拓展,南向,在中老、中越班列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成功开行中老泰铁路双向直达班列和渝滇缅印度洋班列;西向,继波兰、德国杜伊斯堡、汉堡、匈牙利直达班列之后,新开了到德国不来梅、意大利的直达班列,实现南通道“跨两海”新线路常态化运输,并打通中吉乌公铁联运新线路。预计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3650亿元,增长4%,占全市比重四成以上。重庆各区县、重庆周边各省市的货物从这里出发,通达世界。

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西部智慧冷链基地。记者 裴梓臣 供图
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西部智慧冷链基地。记者 裴梓臣 供图

产业聚集

重塑创新开放新优势

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不仅要建设通道,更要打造开放平台。沙坪坝区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开放大通道,加快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门户,开放引领示范区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日前,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出炉,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的沙坪坝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入选,成为重庆市首个被纳入国家骨干冷链基地网络建设体系的物流园区。该基地占地4253亩,主要围绕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铁路口岸、集装箱中心站和编组站连片发展,以政府规划、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现代化管理为原则,将整合枢纽、口岸、通道资源,探索标准,补齐短板,提升智能化运营水平,引领冷链物流数字化,实现100%在线检测率、提高10%冷链流通率、提高8%冷链运输率、降低5%产品腐损率等建设目标。

目前,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冷库库容已达到45.92万立方米,吸引了中国远洋、民生冷链、永辉物流、普洛斯、深国际等一大批知名冷链物流企业入驻园区,年交易量超过5000万吨。接下来,沙坪坝区将继续高标准建设功能完善、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投资87亿元,建成冷库6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此外,沙坪坝区依托重庆铁路口岸进口肉类、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等口岸功能,以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逐步构建起国际贸易、特色金融、新型消费、智慧产业及数字经济等为支撑的产业升级示范高地。据统计,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市场主体已从10年前的不到200家增加到现在的5300余家,税收从最早的1000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55亿元。

铁路口岸灯火通明作业忙。记者 裴梓臣 供图
铁路口岸灯火通明作业忙。记者 裴梓臣 供图

优化环境

对外开放全面提速

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大力推动和倡导下,日前,一批宾利车从欧洲运抵沙坪坝,这批进口车开出欧洲首份平行进口豪车铁路提单,将海运贸易规则沿用至跨境铁路。这也意味着,陆上贸易规则探索的工作,由中国扩展到德国,并在两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范围内形成共识,也让发端于沙坪坝的铁路信用证有了输出到境外的案例。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不仅要有实力过硬的硬件设施,更要大胆创新,不断优化开放发展环境,在“软件”配套上下功夫。

面对跨境铁路没有提单无法实现信用证结算的难题,沙坪坝区以整车进口为切入点,积极寻求和金融机构合作,开创性赋予铁路“货代单”唯一提货权,使其具备银行议付凭据功能,实现铁路运单物权凭证化,推动国际贸易结算规则创新,入选国家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并向全国宣传推广。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沙坪坝区借鉴先进经验,不断优化开放发展环境,坚定不移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施行铁海联运“一单制”等措施,为企业节约运输时间。

沙坪坝先后建成内陆首个一类铁路口岸、首个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全国首个国际邮件互换局铁路口岸中心等,带动促进重庆开放型口岸体系日益完善。28天建成中心站高规格展厅,3个月建成7.3万方整车进口口岸,8个月建成5.4万平方米铁路保税物流中心,园区建设不断提速……国际物流城“升级版”的美丽版图日益显现。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沙坪坝:提升开放引领能级 增添发展“新动能”

2023-01-15 06:30:44 来源:

2022年以来,沙坪坝区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机遇,以推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强化“四向齐发”“四式联运”、集散分拨等通道集疏运体系,着力拓通道、强枢纽,聚产业、提能级,系统重塑开放引领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中欧班列(成渝)开行突破20000列。记者 裴梓臣 供图
中欧班列(成渝)开行突破20000列。记者 裴梓臣 供图

拓展通道 通达世界

近日,在位于沙坪坝区的团结村中心站,一个个集装箱堆放整齐,经过吊装后,即将搭乘中欧班列前往欧洲。

作为成渝两地联通欧亚的铁路大通道,2022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成渝)开行超过4000班。而到目前为止,从沙坪坝开出的国际班列就有约2万列。

这些班列开行的背后,是身处内陆腹地的沙坪坝,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敢为人先,不断拓展对外通道,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的生动实践。

沙坪坝区率先开行中欧班列(渝新欧),现已形成“3+8+N”集结分拨体系,稳定运行线路近40条,可通达境内外100余个城市和地区。后又打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四向齐发”国际通道格局,目的地已辐射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8个港口,累计货值超过400亿元,货物品类超640种。作为长江黄金水道的“替补”,同样由沙坪坝区始发的渝甬班列,也保持了常态化开行,2022年前11个月开行量已接近1300班。

2022年,沙坪坝区加速通道拓展,南向,在中老、中越班列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成功开行中老泰铁路双向直达班列和渝滇缅印度洋班列;西向,继波兰、德国杜伊斯堡、汉堡、匈牙利直达班列之后,新开了到德国不来梅、意大利的直达班列,实现南通道“跨两海”新线路常态化运输,并打通中吉乌公铁联运新线路。预计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3650亿元,增长4%,占全市比重四成以上。重庆各区县、重庆周边各省市的货物从这里出发,通达世界。

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西部智慧冷链基地。记者 裴梓臣 供图
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西部智慧冷链基地。记者 裴梓臣 供图

产业聚集

重塑创新开放新优势

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不仅要建设通道,更要打造开放平台。沙坪坝区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开放大通道,加快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门户,开放引领示范区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日前,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出炉,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的沙坪坝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成功入选,成为重庆市首个被纳入国家骨干冷链基地网络建设体系的物流园区。该基地占地4253亩,主要围绕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铁路口岸、集装箱中心站和编组站连片发展,以政府规划、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现代化管理为原则,将整合枢纽、口岸、通道资源,探索标准,补齐短板,提升智能化运营水平,引领冷链物流数字化,实现100%在线检测率、提高10%冷链流通率、提高8%冷链运输率、降低5%产品腐损率等建设目标。

目前,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冷库库容已达到45.92万立方米,吸引了中国远洋、民生冷链、永辉物流、普洛斯、深国际等一大批知名冷链物流企业入驻园区,年交易量超过5000万吨。接下来,沙坪坝区将继续高标准建设功能完善、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投资87亿元,建成冷库6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此外,沙坪坝区依托重庆铁路口岸进口肉类、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等口岸功能,以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逐步构建起国际贸易、特色金融、新型消费、智慧产业及数字经济等为支撑的产业升级示范高地。据统计,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市场主体已从10年前的不到200家增加到现在的5300余家,税收从最早的1000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55亿元。

铁路口岸灯火通明作业忙。记者 裴梓臣 供图
铁路口岸灯火通明作业忙。记者 裴梓臣 供图

优化环境

对外开放全面提速

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的大力推动和倡导下,日前,一批宾利车从欧洲运抵沙坪坝,这批进口车开出欧洲首份平行进口豪车铁路提单,将海运贸易规则沿用至跨境铁路。这也意味着,陆上贸易规则探索的工作,由中国扩展到德国,并在两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范围内形成共识,也让发端于沙坪坝的铁路信用证有了输出到境外的案例。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不仅要有实力过硬的硬件设施,更要大胆创新,不断优化开放发展环境,在“软件”配套上下功夫。

面对跨境铁路没有提单无法实现信用证结算的难题,沙坪坝区以整车进口为切入点,积极寻求和金融机构合作,开创性赋予铁路“货代单”唯一提货权,使其具备银行议付凭据功能,实现铁路运单物权凭证化,推动国际贸易结算规则创新,入选国家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并向全国宣传推广。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沙坪坝区借鉴先进经验,不断优化开放发展环境,坚定不移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施行铁海联运“一单制”等措施,为企业节约运输时间。

沙坪坝先后建成内陆首个一类铁路口岸、首个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全国首个国际邮件互换局铁路口岸中心等,带动促进重庆开放型口岸体系日益完善。28天建成中心站高规格展厅,3个月建成7.3万方整车进口口岸,8个月建成5.4万平方米铁路保税物流中心,园区建设不断提速……国际物流城“升级版”的美丽版图日益显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