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更加美好明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共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更加美好明天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3-01-15
1
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委书记 唐小平
2
市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校长 张卫国
3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赵宝权
4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涂兴永

核心提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市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细化量化未来五年“六个显著提升”的目标任务,作出了“十九个着力”的重要部署,描绘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美好蓝图。怎样把蓝图变成施工图、实景画?1月14日,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坚持稳中求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专题记者会,邀请市人大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展开交流探讨,分享心得体会。

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交出靓丽的“沙区答卷”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等进行了部署,对沙坪坝来讲十分有针对性。”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委书记唐小平表示,作为重庆中心城区的科教文化大区、开放口岸大区,沙坪坝使命重大、责任重大,应有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

沙坪坝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主阵地,有16所高校,人才聚集、成果富集。然而,如何将人才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是摆在沙坪坝面前的一道题目。

“我们坚持用创新理念来抓创新,通过理念、方法、机制变革,系统重塑创新驱动新优势,以务实建好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为切入点,高位嫁接校企政各方资源,让市场主体、高校和金融等资源产生‘化学反应’。”唐小平介绍,“特别是在人才方面,沙坪坝实施‘沙磁菁英’‘归巢行动’‘青春筑梦’‘人才三宝’人才计划,建设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把沙坪坝打造成为青春之城、创新之城,让沙坪坝不仅能育人,更能养人、留人、成就人。”

“其次,我们将在加快提升开放引领能级上全面发力。”唐小平介绍,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沙坪坝是全国第一列中欧班列的始发地,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策源地,目前从沙坪坝区团结村发出的班列已联通113个国家335个港口,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640亿元。接下来,沙坪坝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拓通道、强枢纽、聚产业、提能级,聚合叠加各类功能要素、口岸要素、制度创新要素,努力在全市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此外,沙坪坝还将在建设人民城市上全面发力。“我们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唐小平表示,在城市更新中,沙坪坝坚持“为人民、靠人民”,推动全域空间优化、全域品质提升、全域产业升级、全域城乡融合,努力让沙坪坝“长架子、长肌肉、长模样”,真正把沙坪坝建成人们喜欢的样子。

如沙坪坝下决心治堵、治乱、治危、补短,启动了“四周四沿”整治,集中梳理扎实开展近33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和CD级危房改造;精心设计打造古镇十二巷,留住千年古镇独有的根和魂……这些真实可感的变化,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享受。

沙坪坝还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据悉,当前沙坪坝正在深入开展“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30万红岩志愿者队伍已成为活跃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流动风景线。唐小平说,沙坪坝的目标是让沙坪坝人不仅能讲好红岩故事,更能以行动诠释红岩精神,让红岩精神真正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地标。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市两会精神,重在破题、要在落地,关键在状态、关键看状态。”唐小平表示,在工作中将更好统筹全局与一域、当下与长远、发展与安全,确保干得风生水起、带得风清气正、守得风平浪静,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靓丽答卷。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高校力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高校的力量不能忽视。市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推动科教实力显著提升作出了部署。重庆高校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把工作放在全国教育版图中去谋划,摆在全市新时代新征程中去推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高校力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智力支撑。

在张卫国看来,重庆高校要着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构建起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相匹配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展现新作为,推动形成以师育才、以才育才的新格局。

以西南大学为例,学校围绕“本科教育创一流、研究生教育抓创新、基础教育上台阶、继续教育促转型、教师教育成品牌、农科教育树标杆”的发展思路,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深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改革,强化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目前,西南大学生物学、教育学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2个。

“其次,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关键突破与改革驱动并重,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提供新动能。”张卫国表示,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承载着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所以,高校要强化科学研究的战略力量、基础能力和产出效能,统筹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要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前瞻性研究、引领性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持续优化创新创造的供给侧和支撑度。”

张卫国说,高校还应聚焦产业亟需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主动谋划制定新的策略、新的计划,要推动科研论文、技术报告、实验室样品等一系列科研成果融入到发展之中,牢牢占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地,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西南大学将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自身置于创新体系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创新链与产业链价值链衔接起来,实现教育体系和产业体系在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上共享共建,提升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水平。同时,开展一系列前瞻性、针对性和储备性研究,促进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真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做出更大贡献。”张卫国说。

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使命任务 抓好七方面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宝权表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韧劲和潜力。今年,重庆面临着诸多战略机遇、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将促进重庆在更大空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全市经济增长6%以上、争取实现更好结果的目标,这个预期目标统筹当前与长远,兼顾需要与可能。”赵宝权说,设定这个目标既是为了对冲去年经济低基数影响,也与增长潜力相适应,有利于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赵宝权表示,谋划制定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低线是确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高线是争取“咬咬牙、会更好”的目标,体现了尽最大努力、求最好结果的要求。接下来将奋力抓好7个方面重点工作。

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方面,将实施“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一揽子政策,实施《稳经济政策包(第三版)》,实施“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推动消费、投资、外贸“三驾马车”开足马力,争取全年分别增长6%、10%和3%,跑出经济恢复提振加速度。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将谋划实施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大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实施“2+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提升培育行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将切实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实施国企改革提效增能行动,扎实推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实力持续壮大。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将树牢“一盘棋”思想,强化“一体化”发展理念,实施一批牵引性项目,做强一批支撑性平台,加快推进10个川渝毗邻地区功能平台建设,落实一批关键性事项,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在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加快自身发展。

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升内畅外联水平,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更好地辐射西部地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行动,全力维护政治安全,全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全力维护社会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将实施惠民暖心优服行动,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力争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深入实施“就在山城·渝创渝新”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继续滚动实施15件重点民生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增强认同感。

聚力三大领域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推动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的重要部署之一。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涂兴永表示,市经济信息委将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培育三大领域,全力推进产业体系全面升级。

聚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将推进“三个专项行动”实施,不断提升制造业规模和水平。一是实施传统支柱产业提质增效行动,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500亿元以上;推动构建“产业大脑”体系,力争2023年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0%左右;扩大绿色化改造实施范围。二是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力争2023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60万台;加快新型终端产品发展,构建更为完整的电子元器件配套体系,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三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行动,聚焦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引进补链强链项目,常态化运行保链稳链工作专班和行业工作专班,提升关键核心零部件能力。

聚力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方面,将扎实抓好“三个重点任务”落实,不断提升数字经济规模和水平。一是加速打造“芯屏端核网”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更具竞争力和更高发展水平的数字产业链条,针对性布局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力争2023年“芯屏端核网”智能产业收入达1.1万亿元。二是加速实施软件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计划,完善载体建设,盘活存量楼宇,引进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一批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建设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力争2023年软信产业总规模突破3500亿元。三是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支持“链主”及产业链重点企业建设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力争2023年新建设10个智能工厂和100个数字化车间。

聚力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方面,将实施“四个行动”,不断提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实施梯度培育行动,聚焦“‘选种’、‘育苗’、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六大环节,打造中小企业全成长生态。“一企一策”培育一批领军(链主)企业。二是实施融资纾困行动,优化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推动商业银行根据企业成长阶段量身定制专属金融产品。三是实施融通发展行动,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计划,促进供应关系稳定、供需信息互通、资源要素融通。四是实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专项行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本栏图片由记者齐岚森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记者 周尤 王天翊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共创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更加美好明天

2023-01-15 07:26:01 来源:
1
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委书记 唐小平
2
市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校长 张卫国
3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赵宝权
4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涂兴永

核心提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全市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细化量化未来五年“六个显著提升”的目标任务,作出了“十九个着力”的重要部署,描绘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美好蓝图。怎样把蓝图变成施工图、实景画?1月14日,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坚持稳中求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专题记者会,邀请市人大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展开交流探讨,分享心得体会。

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交出靓丽的“沙区答卷”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培育内陆开放新优势等进行了部署,对沙坪坝来讲十分有针对性。”市人大代表、沙坪坝区委书记唐小平表示,作为重庆中心城区的科教文化大区、开放口岸大区,沙坪坝使命重大、责任重大,应有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

沙坪坝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主阵地,有16所高校,人才聚集、成果富集。然而,如何将人才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是摆在沙坪坝面前的一道题目。

“我们坚持用创新理念来抓创新,通过理念、方法、机制变革,系统重塑创新驱动新优势,以务实建好环大学创新生态圈为切入点,高位嫁接校企政各方资源,让市场主体、高校和金融等资源产生‘化学反应’。”唐小平介绍,“特别是在人才方面,沙坪坝实施‘沙磁菁英’‘归巢行动’‘青春筑梦’‘人才三宝’人才计划,建设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把沙坪坝打造成为青春之城、创新之城,让沙坪坝不仅能育人,更能养人、留人、成就人。”

“其次,我们将在加快提升开放引领能级上全面发力。”唐小平介绍,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沙坪坝是全国第一列中欧班列的始发地,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策源地,目前从沙坪坝区团结村发出的班列已联通113个国家335个港口,去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640亿元。接下来,沙坪坝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拓通道、强枢纽、聚产业、提能级,聚合叠加各类功能要素、口岸要素、制度创新要素,努力在全市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此外,沙坪坝还将在建设人民城市上全面发力。“我们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唐小平表示,在城市更新中,沙坪坝坚持“为人民、靠人民”,推动全域空间优化、全域品质提升、全域产业升级、全域城乡融合,努力让沙坪坝“长架子、长肌肉、长模样”,真正把沙坪坝建成人们喜欢的样子。

如沙坪坝下决心治堵、治乱、治危、补短,启动了“四周四沿”整治,集中梳理扎实开展近33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和CD级危房改造;精心设计打造古镇十二巷,留住千年古镇独有的根和魂……这些真实可感的变化,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享受。

沙坪坝还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据悉,当前沙坪坝正在深入开展“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30万红岩志愿者队伍已成为活跃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流动风景线。唐小平说,沙坪坝的目标是让沙坪坝人不仅能讲好红岩故事,更能以行动诠释红岩精神,让红岩精神真正成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地标。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市两会精神,重在破题、要在落地,关键在状态、关键看状态。”唐小平表示,在工作中将更好统筹全局与一域、当下与长远、发展与安全,确保干得风生水起、带得风清气正、守得风平浪静,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靓丽答卷。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高校力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高校的力量不能忽视。市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推动科教实力显著提升作出了部署。重庆高校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把工作放在全国教育版图中去谋划,摆在全市新时代新征程中去推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贡献“高校力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智力支撑。

在张卫国看来,重庆高校要着力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构建起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相匹配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展现新作为,推动形成以师育才、以才育才的新格局。

以西南大学为例,学校围绕“本科教育创一流、研究生教育抓创新、基础教育上台阶、继续教育促转型、教师教育成品牌、农科教育树标杆”的发展思路,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深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改革,强化基础学科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目前,西南大学生物学、教育学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2个。

“其次,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关键突破与改革驱动并重,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提供新动能。”张卫国表示,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承载着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所以,高校要强化科学研究的战略力量、基础能力和产出效能,统筹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要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前瞻性研究、引领性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持续优化创新创造的供给侧和支撑度。”

张卫国说,高校还应聚焦产业亟需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主动谋划制定新的策略、新的计划,要推动科研论文、技术报告、实验室样品等一系列科研成果融入到发展之中,牢牢占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地,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西南大学将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自身置于创新体系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创新链与产业链价值链衔接起来,实现教育体系和产业体系在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上共享共建,提升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水平。同时,开展一系列前瞻性、针对性和储备性研究,促进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真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做出更大贡献。”张卫国说。

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使命任务 抓好七方面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宝权表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韧劲和潜力。今年,重庆面临着诸多战略机遇、政策机遇、市场机遇,将促进重庆在更大空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全市经济增长6%以上、争取实现更好结果的目标,这个预期目标统筹当前与长远,兼顾需要与可能。”赵宝权说,设定这个目标既是为了对冲去年经济低基数影响,也与增长潜力相适应,有利于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赵宝权表示,谋划制定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低线是确定“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高线是争取“咬咬牙、会更好”的目标,体现了尽最大努力、求最好结果的要求。接下来将奋力抓好7个方面重点工作。

推动经济企稳恢复提振方面,将实施“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一揽子政策,实施《稳经济政策包(第三版)》,实施“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推动消费、投资、外贸“三驾马车”开足马力,争取全年分别增长6%、10%和3%,跑出经济恢复提振加速度。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将谋划实施制造业提质增效行动,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大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实施“2+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提升培育行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将切实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实施国企改革提效增能行动,扎实推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实力持续壮大。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将树牢“一盘棋”思想,强化“一体化”发展理念,实施一批牵引性项目,做强一批支撑性平台,加快推进10个川渝毗邻地区功能平台建设,落实一批关键性事项,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在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加快自身发展。

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将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升内畅外联水平,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更好地辐射西部地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将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行动,全力维护政治安全,全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全力维护社会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将实施惠民暖心优服行动,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力争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深入实施“就在山城·渝创渝新”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继续滚动实施15件重点民生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增强认同感。

聚力三大领域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推动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的重要部署之一。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涂兴永表示,市经济信息委将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壮大、优质企业培育三大领域,全力推进产业体系全面升级。

聚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将推进“三个专项行动”实施,不断提升制造业规模和水平。一是实施传统支柱产业提质增效行动,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500亿元以上;推动构建“产业大脑”体系,力争2023年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0%左右;扩大绿色化改造实施范围。二是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力争2023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60万台;加快新型终端产品发展,构建更为完整的电子元器件配套体系,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三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行动,聚焦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引进补链强链项目,常态化运行保链稳链工作专班和行业工作专班,提升关键核心零部件能力。

聚力加快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方面,将扎实抓好“三个重点任务”落实,不断提升数字经济规模和水平。一是加速打造“芯屏端核网”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培育一批更具竞争力和更高发展水平的数字产业链条,针对性布局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力争2023年“芯屏端核网”智能产业收入达1.1万亿元。二是加速实施软件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计划,完善载体建设,盘活存量楼宇,引进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一批重点软件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建设中国软件特色名城,力争2023年软信产业总规模突破3500亿元。三是加速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支持“链主”及产业链重点企业建设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力争2023年新建设10个智能工厂和100个数字化车间。

聚力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方面,将实施“四个行动”,不断提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实施梯度培育行动,聚焦“‘选种’、‘育苗’、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六大环节,打造中小企业全成长生态。“一企一策”培育一批领军(链主)企业。二是实施融资纾困行动,优化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推动商业银行根据企业成长阶段量身定制专属金融产品。三是实施融通发展行动,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伙伴计划,促进供应关系稳定、供需信息互通、资源要素融通。四是实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开展“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专项行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本栏图片由记者齐岚森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记者 周尤 王天翊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